[圖文]四川閬中挖出古動物化石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四川閬中挖出古動物化石

2016年06月29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47 次


 



 



 


    「靈城巖挖出大量動物化石,快去看啊!」5月15日,記者接到市民電話後迅速趕到閬中市文城鎮。在文城鎮靈城巖,守護在這裡的閬中市道教協會會長楊至渝向記者講述了動物化石發現挖掘的經過。

    奇怪聲響找到絕密地宮

    靈城巖位於東河之上200米的半山腰的一天然石洞,洞長50米、寬36米、高3米,可以容納上千人。越往洞裡走越黑,低處僅能躬身而入,再進則不能行。為探測洞的深度,村民把鴨子放進洞內,鴨子從東河中出來。村民還用煙熏測深度,煙便從文城後山冒了出來,證明洞通外界。

    據閬中市文物管理所考證:唐代時在此山洞前建廟,名靈城寺,香火鼎盛,現存有唐代石刻神像70餘尊、石刻碑記10餘座。民間傳說中的張道陵、何仙姑就是在靈城巖閉關修道,渡人無數,而後得道飛天。解放後這裡房屋拆毀,僧侶遣散。

    2008年,南充市、閬中市宗教管理部門把這裡批准為閬中市道教文化旅遊景點和道教協會固定活動場所。據介紹:自從去年地震後,靈城巖的洞深處經常發出轟隆隆的聲響,在這裡守護的人十分害怕。

    每次聽到聲響,楊至渝採取步測的方法到處聽,經過反覆確定,在靈城巖西部一個岩石角落處,發現一塊很大的石板,足足有兩噸多重。他找來農村建房用的簡易起重「葫蘆」,請人搭架把這塊石板搬走。3月3日下午3點左右,石板終於移開了,聽見裡面很大的響聲。用鋤頭往下挖了20多厘米,地下露出一條縫,一股冷氣冒出,發出呼呼的響聲,10多分鐘後,洞口又開始往外冒蒸汽。4點半後,他們又繼續向裡面掏,發現裡面是滿滿一洞水。他們找來抽水機抽水,但是水位下降後又漲起來。楊至渝等人在清理淤泥的過程中,從洞口往下挖,發現原來是一處天然地宮。


 


    化石成堆好多牙齒化石

    楊至渝等人清除洞中的淤泥,足足挖了2米多深好幾十方泥土後,發現大量的骨頭。在洞中首先出土是4組大型牙骨,有的牙骨有40多厘米長、10多厘米寬。還有腿骨、角骨和一些不知是動物糞便還是血跡的化石,就連附著在上面的小甲蟲都已成為化石了,而且化石的鈣化十分堅固。

    這些化石的顏色十分好看,許多牙齒部位已經像瑪瑙、玉石一樣光滑、透明。在這些化石上,還有許多被利器砍過的痕跡。通過挖掘,在洞中還找到兩塊有打磨痕跡的卵石,楊至渝初步判斷這可能與古代人類活動有關,於是向閬中市文物管理所報告。

    通過文管所鑒定:認為這些都是早期動物化石。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家潤認為:這些化石屬於哺乳動物化石,主要包括象類、鹿類,還可能是鬣狗類和一些不明類群的化石,這些動物的化石所代表生存於幾百——幾十萬年前。

    難解之謎  古人類活動地

    5月16日,記者將相關照片傳往西北大學歷史研究所的碩士研究生導師、副教授趙斌鑒定後得出結論:從圖片上可以判斷這是古生物化石,從現場發掘的卵石等判斷,這裡應該是人類早期的活動點。同時對化石上整齊的剖面來看,一是說明與早期人類活動有關;二是在自然形成過程中產生的碎斷現象。從這些化石來看,是早期大象等大型動物的,可以推斷出早期閬中的自然環境和植被相當好。從這些化石上可以復原和完整勾勒出當時的自然生態環境,對於瞭解閬中的地理地質結構很有幫助。對於動物牙齒骨頭很多的現象,趙教授分析說;這是由於動物頭相對來說個頭小,不便於分解,不像肋骨等,便於分割,所以古代人們在食用和祭祀以後就集中扔掉,形成骨頭成堆的現象。他建議閬中市認真保護髮掘,並尋找早期人類活動過留下的其他灰燼之類的東西。

    目前,按照閬中市文物管理部門的要求,該處已經停止了發掘,楊至渝說一定要保護好原始現場,讓科學家和文物專家來揭開這些謎團。

    「對於這一處古生物化石集中出土和打砸器的發現,對於閬中市的文物考古將會帶來新的空間,一旦得到確切的證實,將會向前推移閬中古人類活動的時間和改變閬中市的考古歷史!」閬中市文物管理所副所長劉富力說。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