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探訪希臘神秘聖域的「大地之臍」 | 陽光歷史

 

A-A+

[圖文]探訪希臘神秘聖域的「大地之臍」

2015年06月24日 考古發現-長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91 次





深山中的世俗享樂


傳說公元前6世紀,宙斯神在大地東西兩端放出了兩隻白鷺。結果兩隻白鷺最終在德爾菲相遇,於是宙斯便從天降下巨石。從此,德爾菲就被希臘人認定為世界中心,這塊巨石也成了「大地的肚臍」。


德爾菲是一個距離雅典170公里的小鎮,1987年被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前往途中高山峻嶺,幾乎看不到人煙。因此,當看到由廣袤的建築群構成的德爾菲遺跡時,誰都會平生驚艷之感。最顯眼的阿波羅神殿雖然僅剩下六根高聳的圓柱與一片低矮的石基,但是那磅礡的氣勢,複雜的構造,仍然讓人感歎不已。


在古希臘的傳說中,宙斯之子阿波羅射死了德爾菲的大蛇,取而代之成為德爾菲的主人。他借巫女比悠提婭之體降臨人間,並在「大地之臍」前傳授神喻。神殿入口兩側那些石砌的小房子,就是各國為了感謝神喻而建的寶庫。裡面裝的是各國獻上的豪華禮品。


不能不提「德爾菲祭」,祭典每4年舉行一次,既要演劇,還要競技。雖然這一切是為神而為,但又何嘗不是人們在自娛自樂呢。


希臘人為此傍山修建了可以容納5000人的圓形劇場,不用麥克,最上層的觀眾就可以聽清台詞。在神殿的左上方又建造了一個大型「競技場」,白色大理石砌就的起跑線,巨石建造的跑道標識。這一切,是德爾菲的深山老林中藏著的生活快樂。


真假肚臍都撩人


寶庫前面有一個灰色石錐,遊客們都要停下來摸一下。這個石錐是「大地之臍」的雛形。傳說摸了「大地之臍」就可以獲得幸福。雖然只是個雛形,但是人們仍然樂此不疲。


「大地之臍」的真品存放在遺跡旁的博物館中。在博物館入口處,一幅遺跡復元全景圖吸引了我。高山之中,一座宮殿氣派恢宏,我看呆了,甚至沒有發覺爬到手上的蟲子。終於,相機在我的大叫中應聲而落,兩名館員衝了上來,以為發生了「恐怖事件」。等眾人明白真相後,都鬆了一口氣。懷著歉意,我找到了那塊嚮往已久的巨石——「地球之臍」。舉起劫後餘生的相機,留下了永久的記憶。


尼羅河是真主安拉對埃及的慷慨饋贈,他同時賜予埃及的,還有綠洲。埃及大部分國土是浩瀚的沙漠,星星點點的綠洲像綠寶石一樣鑲嵌在茫茫大漠之中,其中最遙遠、最神秘、最傳奇的要數錫瓦綠洲。


無非是一個簡單甚至於破落的小村鎮,但錫瓦的特別,在於荒漠與豐饒的對比。從地中海沿岸行車約500公里後,轉入沙漠公路約300公里,漫天的白沙、黃沙、岩石、荊棘……旅行者的狀態心情從興奮到新奇到昏睡到猜疑到忍耐到近乎絕望,然而,就從路邊一抹鮮綠開始,到一棵棵驕傲挺立、茂密交織的椰棗樹,到遠處蓬蓬勃勃的蔥綠,和隱隱約約的波光粼粼,好像海市蜃樓,人們開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希望像火焰一樣在心中燃起——原來綠洲就在眼前,錫瓦就在腳下。


不知道兩千多年前,尋找錫瓦的亞歷山大大帝,帶著他那精疲力竭、形容枯槁的部屬們,闖過荒漠來到此地,看到那第第一棵鮮綠的椰棗樹,心中作何感想?竊喜,作為一個現代世界的旅人,坐著舒適的空調大巴,喝著清涼的礦泉水,輕而易舉地來到了錫瓦,還仍體驗了一把亞歷山大彼時的感覺,哪怕是千萬分之一。


這種感覺,是豁然開朗,是絕處逢生,是對神之造化的感激涕零……


錫瓦位於埃及西部沙漠中,離利比亞邊境不遠,離開羅約800公里。千百年來,錫瓦一直是商隊的臨時驛站,曲折蜿蜒的路串連了錫瓦與外面的世界,也帶來了莫大的風險,。傳統的柏柏爾(Berber)文化一定程度上保留著原始的風貌,甚至獨有的西威語(Siwi)也幾乎原汁原味地保存了下來。約公元前6世紀,錫瓦建造了著名的阿蒙神諭所(Temple of the Oracle),使錫瓦成為了神聖之地。古希臘人視之為神居之所,還認為這是神明直接對人類下達旨意的地方,更有人將這裡阿蒙神廟裡的祭司當成神仙下凡,來錫瓦朝拜的人絡繹不絕。


歷史上有兩件事使錫瓦名聲大噪:一是傳說公元前525年波斯王岡比西斯二世征服埃及後,以「欲攻打阿蒙族,將他們貶為奴隸,並焚燬宙斯神諭所」為目的舉兵攻打錫瓦,沙漠中突起罕見大沙暴,5萬波斯人馬消失得無影無蹤,留下一宗千古懸案。二是亞歷山大東征時的錫瓦之旅。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征服埃及後,為贏得埃及人心,確立希臘人統治埃及的正當性,亞歷山大克服沙暴、迷路、高溫、缺水等諸多困難,冒險進入錫瓦,以至阿蒙神諭所的主祭司認為他是「宙斯——阿蒙之子」,君權神授,接掌埃及是天命不可違!這兩件事件在當時都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


走進錫瓦,半天時間,我們馬不停蹄地將景點轉了個遍,雖是走馬觀花,卻大開眼界。不僅感概,在廣袤沙海的保護下,現代文明雖然沒有將錫瓦特色侵蝕殆盡,但錫瓦人卻越來越懂得用真主的恩賜謀生計。「空中之城」、「亡者之山」、「夢幻島」、阿蒙神廟、亞歷山大神諭所、克裡奧佩特拉泉、沙漠落日……一泉一碑皆有名,一山一廟皆成景。


「空中之城」是錫瓦的地標,西威語叫Shaali,小鎮中心一座依土丘而建的廢棄土城,是錫瓦的制高點,也是錫瓦綠洲最早的居民區。當時,整個族群為了居住安全而聚居,隨著人口的增長,密密麻麻的泥屋向上發展,以簡練的外觀、雷同的造型在綠洲中央形成一個不可思議的空中之城。後因房屋倒塌,居民遷出,被遺棄的居民區就形成極其壯觀的空中廢墟Shaali。


「亡者之山」 (Mountain of the dead),是埋葬古錫瓦死者之地。山丘曾層疊狀,從丘頂俯視,密密麻麻的孔穴讓人不寒而慄。孔穴中便是原本埋葬木乃伊的墓室,高級墓室的牆上和天花板上刻著神的形象,現在絕大部分墓室空空如也,現僅有一個保存完好的木乃伊墓室可供參觀,有木乃伊和隨葬品,這些生前企圖得到永恆的錫瓦顯赫人物,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們費盡心機保存下來的軀體而今卻昭然於天下。


被西方遊客推崇的「夢幻島」還是那麼鬱鬱蔥蔥、椰棗纍纍,泉湧的活水池碧綠清透,傳奇的椰棗樹仍橫躺在水面,只是「夢幻之湖」如今幾近乾涸。阿蒙神廟已成斷壁,亞歷山大神諭所依稀記錄著昔日的盛景……


思古探勝的人們,總愛把豐沛的情感繫在景觀上,聯想翩翩,唯恐錯過每一段歷史,每一個軼事。但走在錫瓦僅有的幾條街道上,住在宛若村莊的旅社、路過夜不閉戶的小商店、目睹破落的民居、觸及清碧的泉水、穿過密密的椰棗樹林……處處椰棗飄香,橄欖掛樹,錫瓦的簡單、純樸更加讓人流連。


也許你會說,除卻神的傳說,錫瓦景色就好似許多埃及村鎮。可是別忘了,這是沙漠的腹地,漫漫黃沙隔絕了世間的侵擾,卻掩蓋不了蓬勃的生機。黃沙與蔥綠、荒漠與豐饒的對比,才是錫瓦最大的魅力所在。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