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3500年前的土墩墓 珍藏「原始瓷」
「China」意為瓷器,中國是瓷器的故鄉,而德清又有「瓷之源」的美譽。
上月,德清小紫山14座土墩墓重見天日,其中一座商代早期土墩墓為全國最早,這座墳墓裡埋著全世界最老的瓷器。
成熟的瓷器燒製始於東漢,距今約2000年。而3500年前的土墩墓裡,珍藏著現代瓷器的祖先「原始瓷」。這批3500歲的瓷器追平黃河流域發現的最古老瓷器紀錄,堪稱世界陶瓷年齡之最,讓浙江的瓷器史向前延伸了約400年。
1
這幾隻破罐子
商朝或許沒幾個人用得起
這幾隻小紫山土墩墓出土的罐子,要麼有缺口,要麼有裂紋,都是商代的物件。
請仔細看,它們的表面是不是有少許光澤;敲擊罐身,還能聽到類似金屬般的清脆聲音。
有光澤,是因為它們的表層有釉面;有金屬聲,是因為使用了燒瓷器的專用土——跨越了作為瓷器的兩大基本門檻,它們告別了低端的陶器,躋身瓷器行列。
三隻罐子形狀大同小異,其中兩隻無蓋,一隻有蓋。無艷麗色彩,也沒有精美紋飾,乍一看和傳統人家中的樸素罈罈罐罐沒太大區別。
當然,我最想知道的是它們在當年是做什麼用的?
沒想到,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小紫山考古發掘負責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博士鄭建明為難,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現在還沒人能給出肯定答案。
或許,這些罐子當年被用來放水果、蔬菜、羊肉,但更大的可能是,當年沒有凡人真正使用過它。古人對神靈的虔誠讓我們難以想像,最好的器物,當然得供給神靈。
瓷器在當時的浙江人眼中究竟有多名貴?聽聽當年燒製瓷器的難度就能想像。
做瓷器的原料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燒製溫度須在1200℃以上。
缺少運輸工具,商周浙江人的活動半徑難上百公里,在狹小活動區域內,找到瓷器原料已屬不易。燒瓷器需要的1200℃以上高溫,在密閉性能甚好的煉鋼爐內自然輕而易舉,但那個沒有金屬器物的年代,造個不讓柴火溫度跑掉的瓷窯難度可想而知。
燒製很難,可以料想一個瓷窯一年到頭難成功燒出幾件瓷器。這種稀罕物件,平頭百姓家廣泛普及不大可能,或許它們是一個族群的公用禮器,屬祭神時的專用品。
史前人的葬禮往往帶有宗教色彩,選擇祭祀器具隨葬,合情合理。
不管它們當年多麼風光,與眼下動輒拍出數千萬上億元天價的精品古瓷相比,這幾個原始瓷實在寒酸,顯現著原始瓷與真正瓷器的本質區別:胎質粗糙,釉面不均勻。
2
周朝人用的碗
碗壁直上直下
鄭建明介紹,這5只,是周朝浙江人用的碗,它們也屬於原始瓷。
粗一看,它們和我們今天用的碗多像。細看看,能發現兩大區別,一是碗的深度大致是現代碗的兩倍,二是碗壁並非斜坡狀,而與碗底垂直。
3先秦最高級陶器
印紋硬陶
這個小紫山發掘的周朝罐子質地是種印紋硬陶,是先秦時期最高級的陶器種類。
陶器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在中國出現,歷史有萬年以上,是三四千年前盛食物的主要器皿。
燒陶器不需要太高溫度,能大規模生產,但用起來麻煩多多:硬度差,容易摔破,質量差的,陶土還會脫落,掉入食物中。
中原地區在商朝進入青銅器時代,青銅有好的柔韌性,能把器皿做成所需的各種形狀;摔不破,還有漂亮的光澤。
浙江缺銅礦,先民沒法享受青銅文明,眼瞅著中原同胞潛心研究新興高科技,只能埋頭在陶器上繼續做文章,造出它的升級版。於是,浙江陶器逐漸超越中原,登上中國古陶之巔。
鄭建明說,當時最好的陶器就是我們看到的印紋硬陶,這個生澀的名詞可拆作兩半理解:「印紋」說的是這類陶器上都有花紋,圖中陶罐外壁上半部的花紋叫曲折紋,下半部花紋像個「回」字,考古學家稱作回字文;「硬陶」的意思是它的硬度超過了中原一般陶器,敲一敲,和原始瓷一樣,也能聽到金屬般的聲音。
登上陶器之巔,商周時代的浙江人創出了兩個絕招:他們找到一種含鐵量很高的黏土,用作燒製印紋硬陶的原料,讓它有了某些金屬的特性;陶窯溫度成功升到800℃,高溫讓陶器變得堅硬。
4
陶器越大越難保存
這個3000歲的陶罐有飯桌高
這個印紋硬陶罐有兩個賣點:一是完好,二是碩大。收藏陶瓷的人都知道,陶瓷易碎,越是塊頭大的器皿越難保存。
這個相當樸素的陶罐,其實也有花紋,遍佈罐身的那些小點叫做「壁點紋」(對3000年前的花紋,不能要求太高)。這是小紫山出土的最大陶瓷物件,它的身高將近1米,和普通飯桌平齊。
4個月裡,在擁有連綿低矮山峰的小紫山上,14座土墩全被打開,清理、取走文物後,這片山峰將被推平,變成經濟開發區。
100多件商周時期形狀各異的原始瓷、印紋硬陶、石器、玉器成為這次發掘的戰果。
先民遺物讓鄭建明和同事們驚喜連連,也帶來更多遺憾:夏商西周時期的浙江歷史,沒有隻言片語的記載,可惜100多件文物上沒能找到哪怕一個疑似文字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