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家港發現鑒真東渡前居所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張家港發現鑒真東渡前居所

2016年06月25日 考古發現-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94 次

張家港發現鑒真東渡前居所(組圖)

考古人員在被稱為「大寺」


張家港發現鑒真東渡前居所(組圖)

張家港發現鑒真東渡前居所




  核心提示: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冬天的一個夜晚,66歲的盲僧鑒真在弟子們的攙扶下登上日本遣唐使的船,開始第六次東渡之旅,這一次他終於成功,在海上漂泊一個多月後抵達日本。


  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冬天的一個夜晚,66歲的盲僧鑒真在弟子們的攙扶下登上日本遣唐使的船,開始第六次東渡之旅,這一次他終於成功,在海上漂泊一個多月後抵達日本。他上船的地點,就是位於今張家港的古黃泗浦,近日江蘇一支考古隊正在這裡進行發掘,他們找到的,很可能是鑒真在中國最後的住地——尊勝禪院。


  如今的黃泗浦是僅10米寬的內河,但在唐代這裡水天蒼茫,是長江的出海口和重要的江南大港。據史料記載,鑒真在當年10月30日抵達黃泗浦,12月16日起航,與鑒真同行的還有弟子、工匠等40餘人,攜帶有大量的佛經、佛像、香料、藥材和佛具,還有王義之、王獻之等書法家的書帖。那麼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這段時間裡,幾十人的生活給養、物資補充從何而來?暫避檢查的七八天裡,他們又住在哪裡?這就需要考察黃泗浦周圍的人文地理。


  考古工作者查閱文獻和古地圖後發現,當時這裡有一座繁華的濱江大鎮——慶安鎮,而鑒真等人應該就住在離海不遠的尊勝禪院,以便於日常修行。


  考古現場就在張家港駿馬農林公司的大棚內,當地人把這一帶稱作「大寺」,世代流傳這裡曾有座很大的寺廟。南京博物院和張家港博物館共同組成的考古隊,在地下發現了瓦當、水井、牆基、排水槽、佛像背光以及大量的陶瓷碎片,時代從西晉至宋代,而隋唐是這裡最為繁盛的時期。而青瓷蓮花盤、青瓷背光形器耳、蓮花瓦當、石佛像殘背光和鴟尾形器等,則與古廟宇遺跡相符,很多青瓷製作精良,非普通人所用。考古專家相信,他們正一點點接近尊勝禪院——一座建於南朝、毀於唐朝、復興於宋代的寺廟。


  考古隊還在這裡發現了明、清墓葬,表明自明代起這裡就已經荒蕪,這與尊勝禪院明代毀於倭寇之手的史料相符。


  按唐代法律,非國家派遣不得出國,因此東渡的鑒真和西去求法的玄奘一樣,都是「偷渡客」,這就注定了東渡之路曲折艱險。在古黃泗浦等候起航的時候,身為江南佛教律宗領袖人物的高僧鑒真,心裡會不會感到忐忑和擔憂,已經無從考證,但是他一定會想起前5次東渡:歷時10年,九死一生,前後參加者有數百人,不幸身亡者有36人,中途放棄者有280餘人……


  第六次東渡已經是5年之後,同樣充滿曲折:日本使團擔心出發前唐朝官吏檢查船隻,引發外交爭端,因此鑒真等人連同大量物品下船暫避;幾天後,船隊啟程,驚飛的野雞落在船頭,被認為是凶兆,船隊又返回黃泗浦耽擱一天。幸運的是,在四艘船中,鑒真等人沒乘坐第一艘船,那艘船遭遇颶風,漂到越南,歷盡艱辛折返長安。


  鑒真到達日本後,開日本佛祖律宗祖庭,並對日本的建築、雕塑、醫藥和書法產生重大影響,被日本人民稱為「盲聖」和「日本文化的恩人」。


  但是在中國,在很長時間內,鑒真並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鑒真第六次東渡起航地古黃泗浦一直是歷史之謎。


  此次考古,不僅將張家港的開埠史推至公元3世紀,更有望破解古黃泗浦這個港口的歷史面貌。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