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現大規模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 | 陽光歷史

 

A-A+

廣東發現大規模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

2016年06月06日 考古發現-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131 次

從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考古人員在廣東台山核電主場區建設用地內發現新石器時代沙丘遺址——腰古沙丘遺址。據專家介紹,這是迄今為止嶺南地區揭露出的面積最大、保存狀況較好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活動面」。

  據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魏峻介紹,2007年底考古人員在台山市赤溪鎮台山核電主場區建設用地內發現腰古遺址,2008年7月初開始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該遺址坐落在核電主場區所在的腰古灣瀕海第二道沙堤上。整條沙堤長近1公里,大致呈西北-東南向。


  經過考古勘探,腰古遺址的第一發掘區位於沙堤北端,發掘面積3950平方米,是單純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分佈區。第二發掘區位於沙堤中部偏南,發掘面積3300平方米,除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外,還發現明清時期墓葬四十多座。第三發掘區位於沙堤南端,在已發掘的700平方米面積內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和漢代文物。


  據魏峻介紹,腰古遺址相對完整地揭露出一處新石器時代的古代聚落,其中已清理出的聚落明顯存在空間上的功能分區。如第一發掘區的南部和東部是房屋建築區,北部和西部為生產生活區。房屋建築區內發現大量的柱洞,一些柱洞圍成較為規則的圓形或長方形,這是當時房屋建築的基本平面形態。同時現場的一些線索顯示,當地新石器時代晚期居民的住房應該是干欄式建築。


  考古人員還在現場發現,生產生活區內不僅有殘碎的日用器皿,而且散佈著大量經過古人初步分選的石料,製作石器過程中產生的石核、石片等廢料,石器半成品和少量的成品石器,由此可推斷這裡是石器、骨器製作場地。而在房屋建築區和生產生活區之間,古代文化遺物的數量明顯較少,應該是類似「廣場」的屋前活動空間。


  魏峻說,腰古遺址反映的是典型的狩獵-採集社群的居所,遺址背山面海的自然環境為遠古人類提供了豐富的陸生和海洋動植物資源。由於遺址所在區域的地理位置較為閉塞、交通不便,因此遺址保存情況較好,為研究嶺南沿海地區古人類的文化和生活提供了理想的資料。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