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青島商周遺址現一米八高「山東大漢」遺骸
青島市文昌路拓寬改造途經李滄區十梅庵古城頂遺址,從6月22日起,省市區三級考古工作人員再次對遺址進行了保護性挖掘,一具商周時期的骸骨出現,身高達1.80米,「山東大漢」的說法看來是有根源的。經鑒定,遺址現場為古代祭祀的廣場,現場挖掘出的房址、窯穴、灰坑、祭祀坑、柱洞、墓葬等生活遺跡,對研究中原文化和當地文化的融合有重要價值。
半月考古挖出商周骸骨
昨日上午,記者趕到十梅庵古城頂遺址現場,在文昌路拓寬部分已經被圍欄圍了起來。在圍擋之內,考古人員半月挖掘了13個考古坑。考古人員告訴記者,這次主要是為了在文昌路道路拓寬前對遺址進行保護性挖掘。令考古人員驚喜的是,前天下午,他們在一個長約兩米的坑裡,挖掘出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古屍遺骸。雖然遺骸還沒有完全出土,但是很容易辨別遺骸的形狀,遺骸自東向西躺著,考古人員測量,這具骸骨的主人生前身高1.8米左右,是典型的「山東大漢」。根據考證,這具骸骨大約是商周時期的,距離現在有3000多年,但保存得非常不錯。
生活遺跡見證昔日輝煌
考古人員還發現了當時的房址、窯穴、灰坑、祭祀坑、柱洞、墓葬等重要生活遺跡,出土了許多諸如陶罐、陶鬲、陶簋等炊煮、飲食器皿殘片,遺跡磨石、石刀等石製遺物。文化層還夾雜著大量的紅燒土塊、草木灰燼等火燒痕跡,看似簡單的古代土層中,透露出古人當年濃厚的生活氣息,也見證了當年的輝煌。 遺址為祭祀專用場所 這處遺址為古人祭祀場所,僅祭祀坑就發現了6處。遺址的南北曾有古代城牆和壕溝遺跡,考古人員正在根據遺址勾勒出一個商周古城址的大致輪廓。據負責這次考古的青島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玉海介紹,大量繩紋陶片的出土,是商周中原文化的典型特徵。古城持續時間跨度可達幾百年,說明當時當地人的生活已受到商周文化較大程度的同化,而在此之前居住在這一帶的則是與中原文化殊異的東夷人部落。據介紹,這處古城頂遺址是青島市內四區目前所發現的年代最為久遠的古文化遺存,把青島的文化推到了3000多年前。
古城牆還在挖掘中
古城頂的城牆部分一直沒有發現,按照推算,南北城牆的長度應該在160米到170米之間。目前考古挖掘仍在進行中,能否發現古城頂遺址的城牆成為最大的懸念。 記者 原野 攝影報道
此處曾多次出土文物
據瞭解,1949年國民黨軍隊修築防禦工事在此處挖壕溝時,曾挖出過陶器、獸骨、銅鏃、石器等遺物。1955年冬和1956年春,當地農民在修建水庫時,又發現了陶器、骨針、石器、青銅短劍等珍貴文物。1958年擴建水庫時,又在深土層的斷面中發現已坍塌的穴居洞室,內有很厚的灰土層,其中還有陶片、石器、獸骨和貝殼等遺存物。
由於修建水庫、燒窯取土及建築住宅,古城頂遺址文化層大部分被破壞,現僅保留高台地一處,文昌路從中間穿過,形成兩個小台地,分佈於文昌路東西兩側。路西的高台地面積約200平方米,最高處高出路基1.5米,文化層厚約2米。路東的台地面積約400平方米,最高處高路基約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