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幾千年前良渚人怎樣耕田?茅山遺址有望解謎 | 陽光歷史

 

A-A+

[圖文]幾千年前良渚人怎樣耕田?茅山遺址有望解謎

2014年12月20日 考古發現-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312 次


 


 1.牛腳印痕跡  


 



 


2.稻田遺跡


 



 


3.朱漆黑彩木雕動物合體像 攝影/丁品


 


    去年我省的考古重大發現之一、被列入「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候選的餘杭茅山良渚遺址,這幾天已開始二期發掘。

    提到良渚文化,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那些精美絕倫的玉器。可是,幾千年前的良渚人是怎麼生活的,他們日常吃的是什麼,住的環境怎麼樣,目前我們所知的並不多。而茅山良渚遺址的發掘,卻有望揭開這些謎團。

    良渚遺址中首次發現水稻田

    茅山良渚遺址位於杭州市餘杭區臨平鎮上環橋村北側,去年7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江南水鄉博物館聯合對茅山遺址進行了第一期考古發掘,揭露面積8000多平方米,發現這是一處有居住區、農業耕作區以及墓葬區的聚落遺址。其中最重要的是,這裡發現了規模很大的水稻田遺跡,這是良渚遺址中首次發現的農業遺跡,對於理解良渚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中的作用意義重大。

    「以前,良渚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以墓地(或墓葬)居多,出土了大量玉、石、陶器等。但是良渚文化說到底是一種早期農業文明,而此前,我們對良渚文化的稻作農業所知甚少。而茅山遺址大片水稻田遺跡的發現,正是填補了這片空白。」茅山遺址發掘的領隊丁品對記者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水稻田遺跡位於茅山坡下,目前已發現河溝、堤岸、灌溉水渠等遺跡,區內還有5條南北向、1條東西向的小路(也稱田埂),路面寬約0.6米至1米不等,均鋪墊有紅燒土塊或粉末。

    丁品向記者介紹,目前在稻田遺跡區內發現的種子,已送至有關單位進行科學研究,同時,稻田內也出土了少量陶片和石器,如鏃、刀等。

    「茅山遺址的發掘表明,良渚文化中晚期水稻田已有明確的道路系統和灌溉系統,良渚先民對水稻田已有了比較先進而細緻的規劃。」他這樣表述這片稻田發現的意義。

    發現牛腳印的「三疊層」將進一步發掘

    「雖然我們把茅山遺址歸到良渚遺址中,但其實這裡存在著三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堆積,並且每個時期的堆積中都有重要發現。」

    丁品介紹,茅山遺址年代從早至晚分別埋藏著馬家濱文化晚期到崧澤文化早期遺存、良渚文化中晚期遺存和廣富林文化時期遺存。

    其中,馬家濱文化晚期到崧澤文化早期出土了一件朱漆黑彩木雕動物合體像,由底座和上下騎座的兩隻動物組成,動物造型抽像卻不失生動,為瞭解距今6000年前後太湖地區先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物證。

    而在屬於廣富林文化時期的第一層農耕層上,發現了一組30個清晰的大型偶蹄類動物牛腳印以及零散的人腳印,這也是國內首次在新石器時代農耕層上發現牛腳印。

    「茅山遺址有這麼多豐富的文化遺存,今年我們將進一步發掘出它的整體佈局,並期待有更驚喜的發現成果。」丁品表示。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