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謀士陳佈雷為什麼自殺?陳佈雷簡介及死因
蔣介石謀士陳佈雷是民國史上一個極具個性、神秘性和爭議性的人物,是踩在中國歷史轉折點上的秘書。作為國民黨軍機大臣,陳佈雷為什麼要在抗戰勝利後自殺呢?接下來讓我們通過陳佈雷的生平簡介來全面認識一下陳佈雷。
陳佈雷生平簡介
陳佈雷(1890年-1948年),本名訓恩,字彥及,號畏壘,筆名佈雷,浙江慈溪人。因才華出眾,陳佈雷年輕時,以「迷津喚不醒,請作佈雷鳴」的如椽之筆,橫掃千軍如卷席。中年後步入政壇,抗戰時期,陳佈雷寫出了多篇激揚民族志氣的不朽文章,是蔣介石的「文膽」和謀士,國民黨的「領袖文膽」和「總裁智囊」,素有國民黨第一支筆之稱。但是,抗戰勝利,內戰爆發,他為國民黨統治的腐敗不堪憂傷不已,悲憤交加,只能走向悲劇的結局。如今,他還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一位很受關注而頗有爭議的人物。
人物履歷:
早年就讀於慈溪縣中學堂,後轉入寧波府中學堂,1907年入浙江高等學堂就學(浙江大學前身),1911年畢業,同年任上海《天鐸報》記者,以「佈雷」筆名寫作評論。陳佈雷才華出眾,勤勉敬業,很快成為上海報界的著名記者。同年10月武昌起義後,他寫的《談鄂》十論,按日刊布,響應革命。1912年,加入同盟會,1920年赴上海,先在商務印書館編譯《韋氏大學字典》,後任《商報》主編,後為《國聞週刊》主要撰稿人。
1927年加入國民黨,4月出任浙江省政府秘書長,5月赴南京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處書記長。1928年,陳佈雷辭去中央黨部秘書處書記長職,赴上海任《時事週報》總主筆,創辦《新生命月刊》。1929年8月至1934年4月任浙江省教育廳廳長。1934年5月任國民黨軍委會南昌行營設計委員會主任。1936年至1945年,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副秘書長、蔣介石侍從室第二處主任、中央宣部副部長、國民黨中央委員。1946年任國府委員。1947年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代理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
陳佈雷自殺及自殺原因
1948年11月13日,陳佈雷自殺身亡,終年58歲。陳佈雷去世後,蔣介石追授陳佈雷「當代完人」的稱號。多年來,關於他自殺的原因有多種解釋。國民黨官方說他是「感激輕生,以死報國」;有人說他是為垂死的蔣政權「殉葬」;也有人說他是「以死明志」或是「死諫」。那麼陳佈雷究竟是為什麼自殺呢?
陳佈雷的死因非常複雜。綜觀陳佈雷的一生,他的捨生棄世可以說是他幾十年人生道路走到盡頭的必然結果。作為矛盾的人物,陳佈雷熱愛報業、想當記者,卻身不由己做了高官;他位居黨國中樞,大權在握,卻鄙薄政治,不讓兒女從政,他的子女中沒有一個國民黨員。
陳佈雷從小在封建思想熏陶下成長,作為一個舊知識分子,「士為知己者死」的觀念根深蒂固,並將為國出力與效忠領袖混同一事。再者,因其淡泊名利,不介入派系,深受蔣介石的信任與尊重,這讓陳佈雷對蔣介石感激涕零,更將「知遇之恩」銘記不忘。
陳佈雷與友人合影
抗戰勝利,內戰爆發,他察覺國民黨的政治黑暗、官吏腐敗、經濟凋敝、喪失民心,眼看著他心目中原來的「抗日領袖」、「民族英雄」成了眾矢之的,被作為「人民公敵」陷於全民的包圍中。面對現實他感到絕望,再加上長期超負荷的工作,使他的健康狀態每況愈下,即「今春以來,目睹耳聞,飽受刺激,入夏秋後,病象日增,神經極度衰弱」,這些只能讓他走向悲劇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