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瀋陽考古新發現 重現2000年前戰國古城
出土的元代白瓷刻龍紋灰藍彩罐的口、肩殘片,圖案很精美
每一鍬下去都是一段歷史
修復後的元代「鈞瓷」碗
瀋陽一處考古新發現,涵蓋了長達2000餘年的歷史遺存,從戰國時期的「候城」延續至明清時期的「方城」
出土的3個元代「鈞瓷」碗和一個白瓷刻龍紋灰藍彩罐殘片,做工精美引人注目
久遠的底層:發現戰國、漢魏陶器殘片
在沈河區朝陽街路西、「盛京花園」小區東側的工地上,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挖掘了12個考古「探方」,探尋沈城2000多年的神秘身世。7月29日上午,記者獨家採訪了這次考古發掘的成果。
這次考古發掘,由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專家劉煥民、李曉鍾相繼主持,他們於6月下旬開始考古發掘。
當天上午,記者在該工地西南角看到,考古人員們發掘了12個各5米見方的「探方」。其中的202號、101號、102號「探方」,已深達6米多,露出了生土層。在地層底部近20厘米厚的文化層內,展現出戰國時期的「灰坑」遺跡,出土了火候高、質地堅硬的細泥灰陶陶器殘片,有壺、罐、甕、豆等器物,以及灰色繩紋板瓦等建築構件。
在戰國時期以上的10多厘米厚文化層內,漢魏時期遺跡赫然在目,有建築構件繩紋板瓦,生活器物泥質灰陶盆、甕等器皿殘片。
歷史背景
該考古發掘現場應為「候城」遺址。瀋陽最早稱為「候城」。戰國時期的公元前299年,燕國名將秦開大敗東胡後,燕國修建一條從河北省造陽到遼寧省襄平的長城,並設立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以防東胡侵犯。其中,遼西、遼東位於遼寧省境內。西漢時期設遼東郡,下領18縣,「候城」便是其中之一,成為東部長城中段地區指揮中心所在地,足見「候城」軍事上的重要地位。據考證,「候城」位於瀋陽故宮及其南部一帶。這次考古發掘,進一步驗證了「候城」的位置。
豐富的中層:元代遺存沈城考古史罕見
考古人員興奮地告訴記者,該考古發掘現場的元代遺跡十分豐富,文化層竟然厚達半米深,在歷來瀋陽城區文物考古發掘中十分罕見。
在出土的大量元代陶器、瓷器殘片中,考古人員業已修復了3個精美的「鈞瓷」碗。3個「鈞瓷」碗,直徑17厘米左右,高度約9厘米。據介紹,這些碗並非平民所用,應為元代「瀋陽路」的高級官員生活器具。出土殘片中,一個做工精美的殘片格外引人注目。該殘片為白瓷刻龍紋灰藍彩罐的口、肩殘片,顯示出它主人高貴的身份和地位。
歷史背景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候城」舊址之上,置建了「沈州」城。當時,沈州城下轄兩縣:東北樂郊縣;西南靈源縣。金代仍然稱為「沈州」,成為東京道遼陽府北部的重要城市。元代初期,洪福源率40餘城軍民來降,元朝便將這大批軍民分散安置在遼陽、沈州兩地,在沈州舊址上重建州城。元代中統四年(1263年),洪福源分2000戶軍民到沈州,設立沈州安撫軍民總管府,以王子淳任總管。元代元貞二年(1296年),遼陽、沈州兩個安撫軍民總管府,合併為瀋陽路安撫軍民總管府。於是,首次出現了「瀋陽」稱謂,當時的瀋陽稱為「瀋陽路」;其城池,已初具都市風範。
遺憾的上層:明清遺跡惜遭破壞
當考古人員進入考古現場之前,該工地已將土層挖掘掉3米多深,致使該工地的明代、清代地層蕩然無存,令考古人員扼腕不已。儘管明、清城池地層已遭到攪亂,但考古人員們還是從殘土中,揀回不少明代、清代,乃至上世紀初的陶瓷器物殘片,印證了此地明清時期的內城資格。
歷史背景
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皇太極擴建瀋陽城,將城牆增高至三丈,城周擴為九里三百二十三步,城內面積佔地近300畝。擴建瀋陽城後,將原有4城門改為8座城門;將原來「十字街」改為「井字街」,從而形成了帝都風貌的瀋陽城。如今中街地區的街路格局,依然保持了「方城」內「井字街」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