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河姆渡是怎樣發現的?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發現了處於母系氏族公社繁榮階段的典型文化遺址-河姆渡文化遺址。
這座遺址的發現,純屬偶然,是當地人民修建排澇工程時發現的。
河姆渡是河姆村和渡頭村的合稱,位於風景如畫的四明山麓的寧紹平原,流經平原的姚江將河姆村與渡頭村一分為二。1973年7月,紅星大隊接受了排澇站基礎工程任務。因當時開鐮割稻在即,工程日夜進行。開工後不久,發現地層下有些陶器碎片,再往下挖時,又陸續發現鹿角、象牙等物,這個情況引起人們的注意,逐級上報到有關部門。考古工作者很快趕到現場,經過考證,一處令世界震驚的古文化遺址得以確認。
河姆渡文化遺址約4萬平方米,經過兩次局部發掘,出土了大量文物,有許多重要發現。出土的骨、石、木、陶等文物達七千多件,許多文物,像象牙雕刻件、漆器、陶制藝術品,價值極高,堪稱國寶。遺址中還有大量保存完好的稻穀和典型的木建築房屋。這一切都說明,這裡和黃河流域一樣;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
河姆渡文化遺址的發現,引起世界的關注。近兒年來,己有二十多個國家、地區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官員前來考察。
1991年,國家決定在這裡建立博物館。經過幾年努力,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於 1993年5月12日落成並開放。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為博物館題寫了館名。題字願額長6·5米、高1·8米,懸掛在博物館的正門上方。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為博物館題寫了"河姆渡遺址的發現,揭開了中華古文明史新篇章"的題詞。
目前,有關部門正準備對河姆渡遺址做第三次考古發掘,並準備在那裡再建一座發掘現場的紀念館和原始部落村。河姆渡遺址不僅將成為人們領路和研究我國南方史前文明的重要去處,而且還將成為我國南方一處風格獨特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