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的故事:思想聖哲
19世紀普魯士萊茵省的摩塞爾河畔有一座美麗的小城--特利爾。1818年5月5日,一個男孩在這座小城呱呱墜地,他就是後來名震全球的卡爾·馬克思。他的父親亨利希·馬克思是特利爾高等上訴法院的律師,在當地聲望很高。母親罕麗達·普列斯堡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
馬克思的童年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他是家中最大的男孩子,活潑調皮,善於組織各種遊戲,也很會講故事,深受父母的寵愛。他在小城接受了初等、中等教育,直到讀大學,才離開小城特利爾。
柏林大學在當時不僅學習氣氛濃厚,而且學術方面在思想學術領域都處領先地位。馬克思在柏林大學學的是法學,但主要精力放在學習歷史和哲學上。在大學階段,他參加了傾向進步的「青年黑格爾派」的活動,吸取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在政治上成為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堅決反對普魯士封建專制制度。
大學畢業後,馬克思開始為《萊茵報》撰稿,並於1842年10月擔任該報主編。11月他首次會見了恩格斯。馬克思在《萊茵報》發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魯士貴族地主對農民的殘酷壓迫。1843年1月,普魯士當局決定從4月份起封閉《萊茵報》。股東們要求馬克思將報紙辦得溫和一些,馬克思斷然拒絕,並退出編輯部。不久,他和已經秘密訂婚7年的戀人燕妮舉行了婚禮。他們在美麗的萊茵河畔作了短暫的蜜月旅行,度過了在他們一生中最美好、恬靜的時光。
由於在普魯士難以積聚革命力量和進行革命理論的宣傳。1843年深秋,馬克思來到了法國巴黎。他住在工人區,廣泛接觸工人群眾,瞭解他們的生活;同法國的民主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工人秘密組織的領袖以及德國流亡者的秘密團體「正義者同盟」的領導人建立了密切聯繫;還時常出席法、德兩國工人和手工業者的集會並發表演說。與此同時,他研究了法國革命的歷史、空想社會主義以及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並參與主辦了《德法年鑒》雜誌。1844年2月,馬克思在這份雜誌創刊號上發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論述了科學共產主義的許多重要原理。文章第一次指出無產階級是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社會力量。此時的馬克思已經從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隨後他和恩格斯合作先後寫成《神聖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系統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於1846年在布魯塞爾建立了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同時,馬克思和恩格斯還對改造「正義者同盟」進行了努力,使「正義者同盟」領導人接受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並改名為「共產主義者同盟」。1847年底,「同盟」代表大會委託馬克思與恩格斯一起起草「同盟」的綱領。這份綱領就是流傳後世的《共產黨宣言》,它總結了以往無產階級鬥爭的經驗,論述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極其重要的思想,完整、系統而嚴密地闡述了他們的偉大學說,成了世界各國無產階級運動的指南。
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了革命,馬克思和他的同志積極投入其中,但是革命最終被鎮壓,馬克思和家人被迫流亡倫敦。此後的很長時間裡,工人運動陷入低谷,馬克思開始總結失敗的教訓,埋首著述,倫敦博物館就是馬克思另外一所家。他廣泛收集有關各學科資料,如農藝學、工藝學、解剖學、歷史學、經濟學、法律學等,終於寫出了不朽的巨著《資本論》。在這部巨著中馬克思闡明了自己經濟理論的主要基石———剩餘價值理論,論述了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動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部矛盾。據統計,為了寫《資本論》馬克思閱讀過的書籍有1500多種,所摘的內容和整理的筆記有100多本。
19世紀60年代,工人運動出現新的高漲。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意、波蘭等國的工人代表在倫敦舉行集會,決定成立國際工人組織並組成臨時中央委員會。馬克思作為德國工人代表被選入中央委員會,擔任德國通訊書記。10月份這個組織定名為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然而第一國際內部流派蕪雜,有蒲魯東派、巴枯寧派、工聯派、拉薩爾派等,馬克思和恩格斯同這些流派進行了原則性的鬥爭,堅決反對他們的改良主義、投降主義、無政府主義、分裂主義以及其他破壞第一國際的陰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