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漢朝與羅馬:兩種文明生產、生活方面優劣比較
■演講者小傳:孫機,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館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文物學家。1929年9月28日生於山東青島。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60年畢業後在北大歷史系資料室工作。1979年調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部工作。1986年評為研究館員。著有《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論》、《中國聖火》等書。
■中國著名文物學家精心研究並全方位講述漢與古羅馬文化差異。
■兩個文明很多地方是很難比較的,有的是不能比較的,有的是不好比較的。
■中國在漢代的生產、生活方面,不僅領先羅馬,而且領先世界。
■主講人:孫機(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時間:2009年8月29日
■地點: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大螢幕廳
■哪些方面難做比較
把漢和羅馬兩個不同的文明放在一起展覽,這在咱們國家還是第一次。把兩個文明做比較是很難的。在談到兩國文明比較之前,有一些事情應該說清楚。有種觀點是,絲綢之路的兩端是漢和羅馬,這個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絲綢之路是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提出來的,在中國古代的文獻裡從來沒有出現這個名稱。直到魏晉南北朝,絲綢之路在地圖上還只是一條虛線。據唐朝《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裡的說法是根據馬糞或枯骨作為路標,然後進行九死一生的探險式穿越。
絲綢是通過很多的間接的渠道,一站一站的逐漸傳過去的。這時候羅馬和東漢不是絲綢之路的兩端。所以,兩個文明很多地方是很難比較的,有的是不能比較的,有的是不好比較的。
首先,不可比較的是社會制度。
羅馬從事生產勞動的基本上是奴隸,是奴隸制國家,羅馬公民後來一般不參加勞動。而漢代不是奴隸社會,是封建社會。到了東漢中期一個貧苦的農民還能保持差不多有25畝地。
另外,還有一個方面無法比較,就是宗教。漢代人宗教觀念比較淡,沒有形成一個全國人民共同崇拜的大神。
還有一層不太好比較,有的民族有一些藝術的或者文化上的特殊成就。它是很長的歷史的積累,不在這個環境很難出現。比如羅馬雕像。西方注重人體美,最早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人家都是光著身子跑的,這個傳統中國沒有。而且西方出現了雕塑家藝術家,而漢代以前中國沒有這個職業。所以不同的民族在歷史過程裡形成的一些特殊成就有時不太好比較。
除此之外,一些生產生活的具體領域是可以比較的。但是,我們應把它的背景弄清楚。比如羅馬金銅的水龍頭閥門,羅馬的鉛管,還有中國六角形陶管。六邊形陶管是下水道,走髒水的,羅馬那個閥門及渡槽是供水的,是世界建築的奇跡。不能據此得出古羅馬文化比漢文化先進或落後的結論,因為不能用下水道和人家上水的閥門相比。
在西方學者有一種說法,認為羅馬後來的衰落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鉛中毒,就是因為鉛的水管裡鉛超標了,以至於使羅馬人的智商降低了。如果這個說法有一點成立的話,那麼還不如乾脆喝漢代的井水更加安全。所以,有些東西的比較還是要慎重。如果是把性質不同的相比較不太合適。
我把漢代和羅馬的一些生產、生活方面據我所知做一下比較。
■農業
漢時已有犁鏵,掌握了發酵技術
農業的第一個事情就是你得耕地,松土犁地。
犁這個東西是什麼?犁的作用是松土。有的時候不好往前,揚一點,拉不動了往上一翹,讓它過去再來。
而羅馬當時還沒有像中國這樣的犁鏵。後來,差不多在十三、十四世紀以後,歐洲,那時候已經沒有羅馬了,歐洲犁上才有一個泥土翻板,是木頭做的,不像金屬做的那個樣子,角度老不合適,有的土翻起來了,可是就地就掉下來了,不是翻到一邊去。
除了翻土,我們看糧食去殼(去糠)。羅馬人是拿著一個籃子,最好是到山坡颳風的時候,籃子來回抖把糠吹出去,而中國在漢代就有了碓與扇車。這個東西歐洲知道是十六世紀,很晚了。
中國糧食作物是粟(小米)、水稻,羅馬不是,所以不能作比較。不過中國有小麥,歐洲也有小麥,小麥中國也吃歐洲也吃。吃麵就要磨,漢代也是石頭磨,羅馬也做,磨出來的面做麵食,中國在漢代的時候就有饅頭,而且是發面饅頭,當時叫起酵餅。羅馬人吃麵包,我們現在吃的麵包也挺好的,可是那時候的麵包是不發酵的,是死面的。
死面的麵包烤出來以後不吃,放幾天再吃可就考驗你的牙口了。
十五世紀,奧斯曼帝國打亞美尼亞的時候,有一個奧斯曼帝國的將領,亞美尼亞人很不歡迎入侵者,一個婦女拿一個麵包一下子就把一位奧斯曼將軍腦袋開瓢了。大概一個死面麵包就像一個磚頭一樣堅硬。
中國有發酵的工藝,所以中國的酒很先進。我們知道世界上酒是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自然發酵的果酒(水酒),水果幾天不吃會發酵,這樣的叫果酒。
再進一步是糧食酒,商代人用糧食做酒,分兩步,第一步先把澱粉變成糖,第二步再把糖變成酒精。第三個階段是已經釀出來的酒再蒸餾,就是蒸餾酒,蒸餾酒度數高。這個階段漢代和羅馬都沒有突破。
但是漢人喝的酒是兩個步驟,第一步用曲把澱粉變成糖,第二步用酵母把它變成酒精。歐洲的伏特加、白蘭地等一直是果酒,沒有第二步。所以說古代中國在生物化學這方面很發達。
■手工業
古羅馬發明了架鋸和刨,優於漢朝
這次展覽中有一些基本的生產工具,不論羅馬也好,漢代也好,非常一樣,斧子、錘子等,基本一樣。其中有一個線錘,就是吊線的線錘,我們這次展出了羅馬的線錘,那個圖是中國的,我們看是一模一樣,說明人類有很多共同的想法。但是,有很多我們司空見慣的工具中國沒有羅馬有。比如架鋸,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就很普遍了,中國沒有。中國人如果開木,是根據直線一個一個打楔子,最後撐裂。
另外一個是刨子,公元前一世紀羅馬既有架鋸又有刨子。
中國的架鋸最早見於《清明上河圖》圖中十字路口有一個修車的車攤,地下放著一個鋸,那是中國看到的最早架鋸,中國之前有的是刀鋸,刀鋸都比較小,是無法開大樹的。同時我們也沒有刨子,什麼時候有的?到了明朝才有刨子。這些中國開始沒想到,有了以後,中國很快發展成蜈蚣刨,蜈蚣刨現在不大常見,它不是一個刨刃,是一排刃,所以後來中國硬木傢俱很快發展起來了。
如果當時像文章說的真有一條絲綢之路,那麼,羅馬的架鋸和刨子應該同時傳到中國來,不但當時沒傳來,而且這兩樣這麼重要,這麼好用,木工簡直離不開的東西傳到中國的時間差了很長時間,一個是南北朝之間,一個是到了明朝。所以當時中國和羅馬是沒有直接聯繫的。
■冶金業
歐洲在古羅馬後一千年才有鑄鐵技術
現代國家要立國,冶金業非常重要。冶金方面中國西週末就已經有了人工煉鐵。如果溫度只是1000℃以下,出來的鐵就變成小鐵珠,這種鐵叫做海面鐵,比較鬆軟,海面鐵再需要鍛打,加熱鍛打一晝夜,海面鐵裡的石頭渣子才能排出1%,很緩慢。但是,中國原來在商周青銅時代的時候就有煉爐的豎爐(小高爐),把這種技術用在冶煉上,所以中國到戰國以後就已經用小高爐煉出來鑄鐵,是鐵水,是液態,在海面鐵裡排出渣子。
古代沒有合金鋼,就是鐵,生鐵裡的夾雜物,那些炭是片狀的,所以容易碎,比較脆。漢代把生鐵擱在悶火爐裡多日,900℃左右,把炭從片狀變成團絮狀,這樣的鐵就可鍛鑄鐵,可鍛鑄鐵的性能在某種程度上說已經接近鑄鋼了。
不光是羅馬,到波斯也一樣,表現鐵匠神的標誌物都是鐵砧。
中國這時候可以鑄鐵,鑄完了以後鍛化。一次一爐子生鐵,可以鑄幾百個鐮刀。如果是一個一個地鍛,效率要低了不知多少倍。所以在這方面中國當時遙遙領先,歐洲是公元一千多年以後才有鑄鐵,而且鍛鐵成性,他認為鐵非鍛不可。到了公元前後有的羅馬煉鐵爐溫度提高了,出來鑄鐵了,出來鑄鐵以後,羅馬人認為無法鍛,當廢物扔了。
在電視劇《漢武大帝》裡,說匈奴兵和漢兵打仗,匈奴兵用刀一挑,漢兵的刀劍都斷了,沒辦法派張騫去西域,西域找大月氏女王,後者給了張騫一些黑不溜秋的面兒,大概他認為是添加物,然後漢的武器就好使了。這是顛倒黑白!當時匈奴不會煉鐵,《漢書》裡說一直到中亞全不知道鑄鐵,後來是漢朝的俘虜兵傳過去的。
我們這個展覽裡還展覽了一些錢幣,羅馬的錢和中國的錢,羅馬錢是拿鋼管擀的,一塊銀子、金子或者一塊銅,加熱以後拿鋼膜砸成一個國王的像等等。中國的錢特別是漢代是鑄錢,而且是疊鑄。
錢幣一個一個拿鋼膜去打,這個費勁,貨幣不可能那麼多。用疊鑄方法鑄當然多。從西漢到東漢鑄了多少億枚,而且基本上保持一致,大小厚薄重量一樣。
我們現在從玻璃櫃裡看羅馬錢漂亮,中國古錢都傻眉傻眼一個樣,可是你要知道,四百多年一直保持穩定,作為交換媒體一直在起作用。
■建築
漢建設講究就地取土,古羅馬用石材
羅馬的建築和漢的建築不同。羅馬建築像教堂、鬥獸場、議事廳等等,都是石頭的,當時整個西方建築都是石建築,中國建築是木建築。石頭建築最典型的代表是埃及金字塔,因為金字塔是最適合石頭的特點,是一塊塊平著疊起來的,而且形狀非常穩定,所以金字塔四五千年了還在那兒,雖然高度下降了,上面有很大一塊被風吹了。金字塔根據史料知道,是先有十萬人,用了十年修路,再有十萬人用三十年修塔。尼羅河三角洲根本不出石頭,石頭是運過去的。600萬噸石頭還需要打磨,據說原來兩個石頭中間插不進刀去。這個建築工程,只有在奴隸制發達、宗教狂熱這兩個條件下才能蓋起來。
中國沒有宗教狂熱,沒有這個需要。在漢代,在中國的中原地區,我們知道是黃土地帶,中國的黃土是風塵黃土,不是水沖過來的,揚沙天氣帶來的,幾十米深,黃土有一個特點,只要把它夯實了,就成了房子了,這樣的房子是就地取材,而且蓋起來牆加厚冬暖夏涼。
漢代的明堂辟雍,好幾層的樓,地下的角是空面,都是單層的,底下這一大塊是夯土,下面的樓底下的心是夯土。我們知道,在洛陽北魏的時候有一個永寧寺,是當時全國最高的塔,外面看是九層,其實當間有一個土心,一直到五層,外面是一個九層的塔。所以中國當時不願意更多地用民力,對用老百姓的力量是有節制的,要求是既實用又低成本的。這跟當時歐洲的建築不一樣。歐洲奴隸制時代真是有一些很偉大的建築。像埃及有一個卡爾耐特神廟的大柱子斷面上可以坐十個人,整個起來多大個?而且到現在為止我們對埃及的起重技術還不能夠完全瞭解。現在來講那樣的起重技術也是大工程。所以應該有整個社會背景在裡面。
■交通
漢朝優在:馬車駕軛、航船用舵
交通很有意思,最早在原始社會裡用人力,後來有了橇,拖著橇,後來用兩個輪子,開始用人拉,後來用牲口拉。那麼牲口怎麼綁到車上讓它拉車呢?這個叫系駕法。比方說古代印度用牛拉車,把車綁到牛犄角上。在羅馬、埃及都是綁在牲口的脖子上。我們知道無論是馬,無論是別的,跟人頸部構造都差不多,都是頸椎在後面,氣管、食管在前邊,這種系法正勒它的氣管。拿脖子拉車叫頸帶式。這在歐洲用了很長很長時間,一直到九世紀。
中國古代不這樣,最早的時候,那個就是秦始皇的車,他是馬的脖子上架一個軛,軛有兩個角,那時候車是獨轅,一根竹竿旁邊倆馬,其中一個馬有軛,它用軛裡面拴一個繩,那邊也是從裡面拴一根繩,馬是胸部使勁。所以完全不勒脖子,脖子這兒有根帶,是幫助軛位置別偏了。這是軛靷式系駕法。
中國很早的時候就有車戰,車跟車之間作戰。當時大的國家把兵車作為國力的代表,所以有「千乘之國,萬乘之君」的說法。歐洲沒有車,只有工具用車,人要趕快跑到前線,到那兒就下車作戰。我們看羅馬那些戰車都是綁著脖子。但是,西方也有它的長項,西方從很早,公元前一千年開始有一個導輪,單獨轉,所以四輪車能夠發展。最早很簡單,前面兩輪中間一個軸,中國就沒有這樣的方法。所以中國發展不起來四輪馬車。
船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舵對於船來講非常重要,羅馬的船沒有舵,羅馬的船在船尾這個地方出來兩個大槳,之後經過一些年稍微進步了,在船的右舷,船尾有一個大槳,那個大槳就叫舵,歐洲在船尾有了舵是到十二世紀,在歐洲低地,現在的荷蘭比利時低地地區,那兒的水手才開始發明。中國是二世紀,早一千年。在漢代我們就「大海航行靠舵手」了,古羅馬還大海航行靠兩邊的大翅膀(漿)呢。
■紡織
無論紡線還是織布,中國都優於羅馬
紡織也有不好比的地方,比如說絲,絲雖然羅馬人也有,但絲與黃金等價,極其高貴的人才能穿。而且羅馬的絲也不是中國直接運去的,中間經過許多環節。
中國古代主要有兩種麻,一種是大麻,一種是苧麻。苧麻全世界都沒有,只有中國有。苧麻的絲是細長有韌性有亮光,而且在水裡不容易腐爛,而且染色容易,不易褪色。
大麻本身搓出來的線,中國古人穿布衣不是很舒服,大麻線紡織出來的布多少穿著有點不舒服。那時候古代穿布衣,中國是大麻,地中海區域主要是亞麻,中國唐代才有亞麻。黃麻在印度,像麻袋,穿起來特別不舒服。
麻都要先漚,然後麻皮才能剝下來,剝了麻皮之後再拈線。無論漢或羅馬,拈線都用紡輪。但是,中國拈麻線直接用紡輪,這個拈線工作叫績。
羅馬的麻線是先在大腿上搓,但整天在大腿上搓麻,皮膚受不了,所以就有了紗軸,像一塊大筒瓦似的東西,從裡頭看前面的彎和膝蓋的弧度相符合,表面有小魚鱗紋。
我們知道漢代產絲,絲是自然界的超長纖維,絲用不著紡。但要捲繞,然後才能上機。繞絲有筟車,筟車上頭要裝一個筒,絲在上面繞。
在漢代沒有發現紡麻的紡車的圖像,但是有了筟車,再有了紡錠,就知道漢代一定有紡麻的紡車,羅馬沒有。
這就是織機,紡成線後,絲也好,麻也好,都要織布。中國的叫斜織機,希臘羅馬的是立織機。中國織地毯才用立織機,立式機的缺點是什麼?就是無法提花,紡織織花不是一上一下過去。
無論是紡線還是織布方面,中國都是領先的。歐洲的紡車現在的圖像,1338年才看到。
■武器
都使用矛、盾和弓弩,情況卻大相逕庭
中國和羅馬沒有交過手,沒法打,因為隔得太遠。到了漢代也不用車戰了,用騎兵,中國的步騎兵用矛,歐洲也用矛,羅馬時期主要是步兵。我們知道亞歷山大時期,有馬其頓方陣,步兵排成方陣,比如有四層,四層兵拿的矛長短不一樣,最後一層拿的矛特別長,然後越來越短,到了前邊矛頭形成一面牆。羅馬也有方陣,但他們還用投槍,打仗時先扔投槍,對方就拿盾牌來擋。中國的盾牌中有籐牌、漆盾、革盾等。歐洲都是金屬的,而且在打仗之前邊敲盾邊喊叫以嚇唬對方。因為漢和羅馬沒打過仗,無法比較。
我們看中國的弩有許多種。弓箭是拉開以後馬上放箭,弩不一樣,可以把弓拉開以後到了合適的時候再放箭。戰場上都知道開弓射箭要爭取時間效率。中國的辦法看著比較簡單,節省時間。羅馬人不一樣,他們拿著轉盤、齒輪來開弓,射的力量卻比中國小。
■文具
中國固態墨、紙優於羅馬液態墨、羊皮
中國也好,羅馬也好,都要寫字,寫字要用色料。中國的甲骨片上個別地方有寫的字,這些字現在通過檢測知道它的材料是碳素,來源是燃燒後生成的煙子,經加工而成。中國的書寫的色料是固態的,墨是成塊的。羅馬人寫字的顏料是液態的。我們固態的材料墨可以研,是臨時的水。一直發展到後來的藍墨水,藍墨水裡面主要是沒食子酸。因為碳非常穩定,用其他的材料沒有碳穩定。
另外,在漢代發明了造紙術。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非常卓越的發明,它不是物理變化,是化學變化。
沒有紙以前羅馬用羊皮紙,說是羊皮紙,實際上很多是用犢皮,將犢皮用圓刮刀把上面所有的肉都刮得很乾淨,然後泡,反反覆覆地泡,然後繃起來晾,很費事。據說抄寫一部《聖經》需要三百張羊皮紙。這個代價一般人花不起,所以文化普及受限制。中國的造紙術跟羅馬也不好比,人家沒有。
中國還有一些獨特的長項,如漆器、瓷器等,當時羅馬的陶器也燒得很好,只是溫度差一點,另外是原料的問題,其實歐洲地下也有。
但是,羅馬有玻璃器皿,它是從埃及學到的。羅馬玻璃器皿有很漂亮的雕花玻璃,他們用來盛香水,傳到我們這兒後成了擺設。因為漢代不用香水,漢代的香是熏香,用熏爐,點煙,不用香水。
儘管局限在生產、生活方面,有些方面漢和羅馬仍是不好比的。比如我們的十三陵、長陵,神道前有一個五牌樓,那個大牌樓代表的是中國建築用石頭的失敗。但是如果歸攏起來以後,中國在漢代的生產、生活方面,不僅是領先羅馬,而且領先世界,不僅在當時領先,而且在以後的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領先。在這個情況下,我們看中國,中國的很多漢代文明是中吃不中看,它非常實用,低成本,很省錢,很實用,不那麼花哨。一個雕像實在好看,有的時候不那麼頂用。
有的時候拿漢和羅馬相比較,一些比方不太恰當,比方說漢楊陵出土一些裸體俑,拿這些裸體俑和希臘羅馬的人體造像實在不好比。所謂裸體俑,當時是穿真衣服的,真衣服爛了,為了給皇帝在地下服務,所以要做得很具體,實際是穿衣服的,不是讓你看裸體,和希臘羅馬雕像比就不合適。就像拿下水道跟水龍頭比,非常不恰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