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歷史上的高考:末代狀元或因名字吉利中榜
導讀:關於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究竟是誰眾說紛紜,沒有準確的說法,最後一位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劉春霖。劉春霖考中狀元後的第二年,清廷即下令停止科舉,他也因此成為末代狀元,所以他經常自嘲說是「最後人中第一人」。
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不僅牽動著千千萬萬父母和孩子的心,也備受國人的矚目。每逢這個時節,不管是局內人還是局外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說起「今年高考如何如何」之類的話題,高考在中國已成為一場全民的盛筵。其實類似於高考的這種人才選拔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從古代的科舉考試到晚清民國時期的大學招生,無不昭顯著今天高考的影子,它們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與傳承。
科舉:古代的高考
科舉制是中國歷代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制度,從隋代開始實行,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止,共經歷了1300餘年。由於科舉制度與今天的高考在某些方面有些類似,故也有「古代的高考」之稱。科舉考試制度自隋唐至兩宋,都沒有很大的變動,到了明清時期才有所變化。史學家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說:「唐宋兩代的考試,由民間先在地方政府呈報,由地方送上中央,這些人就叫進士。考取後稱進士及第。譬如你是山東人,便向山東省政府報名,他把你送到中央,你就是山東省進士。考試錄取,就叫進士及第。因此主要的考試只有一次。到了明代,殆因報考的人數更多了,才分成幾次考。」明清時期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四級,即府縣考、鄉試、會試和殿試。
首先是府縣考試,錄取了叫入學,又叫縣學生,就是人們常說的秀才,是科舉功名中最低級的一等。鄉試一般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一次,由於是在秋季舉行,所以又稱秋闈。參加鄉試的是秀才,鄉試考中後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讀書人中舉後就有了做官的資格,所以被人們稱作「老爺」。「范進中舉」是人們熟悉的一個文學故事,出自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小說對范進中舉繪聲繪色的描寫有助於我們瞭解古代鄉試的情形。
會試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舉行,所以會試又稱為春闈。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後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是皇帝主試的考試,參加殿試的是貢士,取中後統稱為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關於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狀元究竟是誰眾說紛紜,沒有準確的說法,最後一位狀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劉春霖。劉春霖考中狀元後的第二年,清廷即下令停止科舉,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名狀元,所以他經常自嘲說是「最後人中第一人」。據說劉春霖開始並不是狀元,第一名叫朱汝珍,廣東人。當時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她對廣東人有偏見,認為梁啟超、孫中山這些廣東人喜歡造反,所以覺得朱汝珍不可靠;再者她還覺得朱汝珍這個名字裡邊有一個珍妃的「珍」字,慈禧最討厭珍妃,所以決定把朱換掉。後來慈禧看到劉春霖,認為這個名字很吉利,於是便把他取為第一名———當然,這只是野史傳聞,正史中並無類似的記載。
狀元一般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編修,其他進士擅長文學書法者授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學習,其餘的分別授為各部主事和知縣等,正式進入了仕途。在北京孔廟院內,今天仍然豎立著元、明、清三朝的進士題名碑,學者姜鳴在《天公不語對枯棋》中對其有一段精彩描述:「這裡有3座元碑,77座明碑,118座清碑,記載了600多年中中榜的5萬數千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及考試名次。它是古代知識分子孜孜矻矻、宵衣旰食、皓首窮經地拚搏奮鬥,終於通過國家級考試,晉身上流士大夫階層的象徵,是勝利者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