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倫敦1月4日電 世界範圍的氣候改變是否導致了古文化的消亡?英國廣播公司3日報道稱,一項最新研究認為,中國歷史上輝煌的王朝──唐朝由於古季風的改變而致其逐漸衰亡。
德國波茲坦地學研究中心氣候動力與沉積主管豪格率領的科研小組對雷州半島湖光巖湖取得的鑽孔巖心進行了高分辨率古氣候研究。
科學家們認為,通過鑽孔獲取的巖心樣品的磁屬性和鈦物質可以揭示東亞古代冬季季風強度。他們發現,...
[圖文]科學家研發世界第一張互動式電子皮膚
科學家設計出一種可對觸摸和壓力作出反應的新型皮膚。這是世界第一張互動式「電子皮膚」。 觸摸、彎曲或按壓這種彈性皮膚時,內置LED就會發亮。壓力越大,亮度越高。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研究人員稱,這種柔韌的電子皮膚用途廣泛,例如讓配有假肢的人恢復感覺,還可用於智能手機顯示器和汽車儀表盤,或令機器人有觸摸感等。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教授阿里-加維發明這種皮膚。 ...
[圖文]俄科學家成功鑒別出成吉思汗部分後代
俄科學家在圖瓦共和國境內找到成吉思汗的後代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道,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生物遺傳學家伊利亞·扎哈羅夫日前宣佈,利用DNA分析方法,他成功地在俄境內的圖瓦共和國找到了兩位成吉思汗的後代。據他估算,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成吉思汗的後代總數已高達大約1600萬人。
在長達十餘年的時間裡,扎哈羅夫一直在世界各地尋找成吉思汗的後代。此前,科學家們的研究已確定出了...
[圖文]科學家宣稱已經發現了暗物質的蹤跡
來自達勒姆大學的科學家宣稱已經發現了暗物質的蹤跡,並形成了「暈」狀物質,此前我們已經發現在一些星系周圍存在暗物質團,但有些星系卻沒有類似的結構,這些信息有助於我們揭開暗物質之謎。同時,科學家也發現宇宙「暈」物質可隨著宇宙的演化而變化,這可能是暗物質發展過程中的證據之一。 宇宙學研究所的卡洛斯教授認為在過去的30年內,我們對暗物質的研究進展不大,如果這些暗物質團(暈)被證實是存在...
[圖文]科學家成功鎖定停留光線一分鐘
光線是目前已知宇宙中傳播速度最快的,在空氣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萬千米;但在通過某些透明介質時,比如水或者玻璃,由於折射的關係,光速會稍微減慢,當然,這種減速極其有限,這一過程根本不可能被人們感知。 不過,科學家希望通過類似的效應來攔截、捕獲並重新釋放光,這是研製量子中繼器的重要步驟,也是未來打造強大的量子計算機以及構建長距離量子通信的基礎。事實上,在過去的研究中,光的...
[圖文]科學家發現奇特豹蟾魚會用歌聲吸引異性
奇特豹蟾魚會用歌聲吸引異性
據國外媒體報道,在電影《西城故事》中,托尼為心上人瑪利亞演唱情歌的場景,讓人記憶深刻,而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外貌粗野的豹蟾魚竟會唱歌以此來吸引異性,當然,說它們唱歌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事實上更像是哼唱。
通過研究豹蟾魚發音神經系統的奧妙有助於科學家研究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動物早期發音法進化過程。在本月1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中,研究人員撰文稱,許多動物依...
魏朝發明家馬鈞:三國比諸葛亮還出色的科學家
其實,三國時最出色的科學家還不是研究出木牛流馬的諸葛亮,而是曹魏的馬鈞,就是改進諸葛亮連弩的那個人,被譽為「絕世巧思」。他出身貧寒低微,卻聰明好學,肯於鑽研,發明改進了很多東西。 一提到三國時期的科學技術,人們最容易想起的恐怕就是諸葛亮的木牛流馬了,因為小說賦於它神秘的色彩,好像是一種無動力的自行機械,這在科學上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劉仙洲教授,在幾...
[圖文]科學家讓章魚玩魔方欲揭動物觸角秘密
科學家讓章魚玩魔方,以觀察出章魚是否也有「慣用手」
大多數人習慣用右手,也有一部分人慣用左手,人們戲稱為「左撇子」,那麼章魚有那麼多只觸角,它們是否也有慣用的「手」呢?為解開這一謎團,近日,英國海洋生物學家展開了一項實驗,讓章魚玩魔方,看看哪只觸角是它們的最愛。
在為期一個月的實驗中,科研人員將仔細觀察25只章魚,為它們提供豐盛的食物。所有章魚除了吃、休息只有一件事可做:玩...
[圖文]科學家精準計算出月球的年齡
科學家認為月球的形成與地球存在更大的關係,模型顯示46億年前,在太陽系的形成之初,地球曾遭到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隨後形成了月球。對此,我們可以通過對地球和月球的礦物進行調查,發現其是否有著相同的起源,最近科學家公佈了最新的研究結果,月球的年齡在45.1億歲,也就是說月球具有非常老的「資格」,在太陽系形成之後的9500萬年就形成了。該研究所使用的模型還可以用於調查水星、金星以及地球...
[圖文]中國科學家首次用皮膚創造出活體老鼠
中國科學家首次用iPS細胞克隆出活體小鼠
每一分鐘,世界各地的實驗室都有無數只小鼠誕生,但在7月23日,兩隻來自中國實驗室的黑色小鼠卻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這兩隻毛色發亮、眼珠烏黑,時而會在鏡頭前搔首弄姿的小鼠,正是世界上首次以皮膚細胞克隆而來的產物。就在同一天,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高紹榮博士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周琪博士領導的研究小組,分別在《細胞·干細胞》和《自然》上發表論文,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