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慎所處的明代,女子入宮前體格也極其嚴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連一根體毛都要看仔細。清代文人紀曉嵐所著的《明懿安皇后外傳》中,詳細記下了明熹宗朱由校選妃子的全過程。
張嫣是河南祥符縣人,天啟元年,朱由校16歲,到了大婚的年齡。明朝皇帝16歲大婚,這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規矩。當時,由司禮監秉筆劉克敬任總管婚事,先期在國內挑選出了一批年齡在13歲至16歲的女孩。官方當時發了...
揭密:明朝最勤勞的三個皇帝為何反而被罵的最慘
明朝有十六個皇帝,在位年數和壽命分別為:朱元璋,31,71;朱允炆,5,26;朱棣,23,65;朱高熾,1,48;朱瞻基,11,38;朱祁鎮,15+8,38;朱祁鈺,9,30;朱見深,24,41;朱佑樘,19,36;朱厚照,17,31;朱厚熜,46,60;朱載垕,7,36;朱翊鈞,48,58;朱常洛,1,39;朱由校,8,23;朱由檢,17,34。 這一張清單出來,可以看出,太祖畢竟是太祖,從戰火裡錘煉出來的大人物,閻王爺也不怎麼敢惹他,活的...
劉協簡介 漢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劉協生平
漢獻帝劉協,181生,字伯和,又字合。漢族,祖籍沛縣(今江蘇沛縣),生於洛陽(今河南洛陽),漢靈帝漢靈帝和王美人的兒子。 劉協在幼年時母親王美人被何皇后殺死,靈帝怕將他受到暗害,於是將他交予董太后撫養成人。漢靈帝在世時認為何皇后之子劉辯輕佻無威儀,其母董太后也數次勸靈帝立劉協為太子,故想傳位於劉協,但考慮到外戚何進家族在朝的勢力以及有違於立嗣以嫡長為先的祖制,因此猶豫未決...
康熙皇帝繼位的歷史特殊性:遺詔取代了貴族公推
順治帝失去愛妃,悲痛過度,匆匆地離開了人間。他臨死前,皇宮裡最要緊的事情當然是商量繼位者的問題。當時,一位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的話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認為應該挑選生過天花有免疫力的皇子繼位。順治認為湯若望的意見很對,於是決定立玄燁為皇太子繼承皇位。 愛新覺羅·玄燁,清世祖順治帝的第三子。1661年,失去愛妃悲痛過度的順治帝又得了天花,確診不治後,馬上召學士麻勒吉、王熙至養心殿,...
宋孝宗為何遭遇不孝皇帝兒子:兒媳離間父子關係
導讀:兒子不孝,本已讓趙慎傷透了心,而兒媳又從中作梗,火上澆油。兒媳李鳳娘作為皇后,本該是後宮的表率,但她卻獨霸後宮,到了十分殘忍的地步。 宋孝宗趙慎雖然只是宋高宗趙構的養子,但他繼位成為九五至尊的皇帝後,也始終把太上皇當成親生父親孝順,把吳太后當成親生母親供養,小事同父母商量,大事聽父親決斷,有時哪怕是太上皇的一些無理要求,他也想方設法給予滿足,為此甚至不...
皇帝玉璽只有一個嗎?古代皇帝玉璽是什麼做的
皇帝玉璽只有一個嗎?玉璽,就是皇帝專用的印章。印章在周朝開始出現,用來表示信用。到了秦朝時期,為了體現帝王與臣民的區別,皇帝的印章被叫做玉璽(因為他們的印章是用玉製成的),而普通官員所用的印章只能叫做印了。那麼皇帝究竟有多少印章呢?是不是只有一個呢?答案是否定的。 一般來說,皇帝有七方玉璽,這在漢代史書上有明確的記載。其中的六方玉璽分別是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
隋文帝楊堅與明太祖朱元璋真是節儉的皇帝嗎?
隋文帝楊堅是以節儉著稱於史的皇帝之一。史籍有關於他奉行節儉的記載:乘輿與日用之物,破損後修補再用,輕易不換新的;後宮妃嬪穿的衣服都已洗過多次;一次拉肚子,太醫為他配止瀉藥,需胡椒粉一兩,遍尋宮內而不得;以自己為榜樣教育子女節儉,把自己穿過的幾件舊衣服送給太子楊勇,令他「時復觀之以自警戒」;即位之初,下詔犬馬器玩美食不得獻上;相州刺史豆盧通拍馬屁獻綾文布,他命堆在朝堂前燒掉,以訓誡百官...
李雄簡介 十六國時期成漢開國皇帝李雄生平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羅氏,十六國時期成漢開國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時,被封為前將軍。303年李特喪身沙場,秦文王李流收拾殘兵敗將,接管其部,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帶兵打敗晉建平太守孫阜,大獲全勝,聲勢復振。李流病死後,將軍權交給侄子李雄。李雄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不久,攻克成都。304年稱成都王,建元建興,306年稱帝,國號...
花花公子朱厚照:大明朝正德皇帝的七大古怪愛好
時間到了公元1505年,勤政,英明的弘治帝因傷寒加上太醫誤診,錯服藥物,導致病重,最終鼻血不止逝世。由於明孝宗的後宮只有只有張皇后一人,生下二子三女,其中二子朱厚煒早年夭折。這也為孝宗絕後埋下了伏筆,造成了明代歷史上影響巨大的大禮儀之爭。可見,封建社會多子也不是一無是處啊?皇長女太康公主也因病去世,所以孝宗只剩下朱厚照這一個兒子,對他當然是萬般呵護,所以父子二人情感很深。孝宗...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被皇帝親自撫養的皇子是誰?
所謂的天之驕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這樣的天潢貴胄。 李治的出生並不平凡。這不單單是因為他的父親是「千載可稱,一人而已」的唐太宗,母親是「賢哉長孫,母儀何偉」的文德皇后,更是因為他的甫一降世就讓父親欣喜萬分,有幸在這一天出生的人都因此得到了賞賜,隨後唐太宗又擺宴大宴群臣。甚至據說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後的「洗三朝」時,長孫皇后將當年丈夫從晉陽宮中得來的玉龍子與綴滿珍珠的襁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