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 | 陽光歷史

 



李鴻章曾談甲午時日本間諜:多改裝易服潛匿街市

 李鴻章曾談甲午時日本間諜:多改裝易服潛匿街市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爆發,8月31日李鴻章給德璀琳寫了一封信,揭露日本間諜在天津及沿海偵探軍情活動,飭令協同「嚴拿送究勿貸」。現將文字錄下:  札津海關德稅務司。札飭事,照得中日開戰以後,倭人奸細每多改裝易服潛匿街市偵探軍情,丞應查拿嚴辦。應飭委津海關稅務司遵照,密速訪查,無論華洋人等,如有為日本做奸細探報我國軍情者,應照萬國公法嚴拿送究勿貸。除行津海關道及大沽、北塘...



揭秘:晚清時期李鴻章為何選擇兩個庸才當統帥?

 揭秘:晚清時期李鴻章為何選擇兩個庸才當統帥?
  導讀:古代中國朋黨之爭,最大的詬病是認「奴」不認「才」。腐敗透頂的晚清在這一點上表現得最為突出,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滅乃至甲午戰爭的完敗亦與黨爭有關。晚清最突出的朋黨之爭,是湘淮黨爭。以李鴻章、左宗棠分別為首的湘淮兩黨,不顧外敵壓境,在窩裡鬥方面不遺餘力,乃至衍生出丁汝昌葉志超無能之輩去前敵「挑大樑」,毀人又毀國。  湘淮黨爭不僅耗去了左宗棠與李鴻章的有限才華,同時,還使得他...



解密:張之洞曾準備推舉李鴻章當總統以備不測

 解密:張之洞曾準備推舉李鴻章當總統以備不測
李鴻章的這個「痞子氣」讓他受益無窮。後來,慈禧太后知道他有辦法,就把一件「燙山芋」的事兒交他辦。這又是一件「痞子」外交的範例。 蠶池口教堂,俗稱北堂。它位於北京皇城西安門內的蠶池口,靠近中南海。這座教堂高達八丈四尺,規模宏大,歸巴黎天主教會管理。中法戰爭爆發之後,慈禧老覺得這個教堂可以直接窺視到皇宮內院,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中法戰爭結束後,1885年慈禧就把這個難辦的差事交給了李...



李鴻章感情太豐富 考場寫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李鴻章感情太豐富 考場寫出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
  導讀:李鴻章滿紙寫的都是卿卿我我,恩恩愛愛,儘是纏綿悱惻,在封建時代,這合適嗎?合適!這是安徽學政說的,馬上錄取為第一。這裡不想說所謂的勵志發憤,而是感歎當年的科舉考試也不是那麼沒人情味。李家四兄弟到李鴻章這一輩,苦讀出來的不是應試機器,而是有情有趣、有創造性的中華讀書人。  中晚清時期的一大批名臣,很多皆為寒門子弟出身,諸如陶澍、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等...



日本為何點名要李鴻章出面簽訂《馬關條約》?

 日本為何點名要李鴻章出面簽訂《馬關條約》?
  導讀:1895年甲午一戰,李鴻章苦心經營20年的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對於李鴻章而言,甲午戰敗是他一生的恥辱,簽訂《馬關條約》更是他一生最大的恥辱。熟悉外交事務的李鴻章,不得不聽從島國晚輩伊籐博文的擺佈。  戰前,李鴻章在1894年6月中旬曾經請俄國和英國駐華公使出面調停中日之爭。但英國人此時正想拉日本制衡沙俄,不願意趟這灘渾水。英國領事曾告訴李鴻章,英國政府請日本與中國共同退兵。但也...



歷史解密:李鴻章訪問法國時為何拒登埃菲爾鐵塔?

 歷史解密:李鴻章訪問法國時為何拒登埃菲爾鐵塔?
  初春的風依然料峭,尤其是在紐約哈德遜河的入海口。   我和所有的人一樣,裹緊了冬衣,戴上了帽子。能在寒風中依然挺拔矗立的,只有她——一手拿著獨立宣言、一手高擎著火炬的自由女神。   她一直這樣站立著,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這群人中,曾有一個來自中國的老人,他的名字就叫李鴻章。   李鴻章當然不知道,他眼前這座巨大的雕像,後來被中國人稱為「自由女神」。「女神」一詞,...



李鴻章與第一批留學幼童:洋務運動的中堅力量

 李鴻章與第一批留學幼童:洋務運動的中堅力量
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對新式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洋務派在國內大力興辦新式教育的同時,又開始創辦出國留學事業。辦新式教育都阻力重重,派學生出洋的困難更不難想像,所以派學生出洋留學的一些重要奏折、函件,均由曾國藩、李鴻章這兩位重臣聯名,足見其對此事的重視,亦可見此事的阻力之大,非曾、李聯名而難成。 曾、李或許早就有派學生出洋留學的念頭,但將此事提上議程、付諸實施,則是接受了處理「...



李鴻章不知吻手禮 送出鑽戒讓俄國皇后白佔便宜

 李鴻章不知吻手禮 送出鑽戒讓俄國皇后白佔便宜
  李鴻章心思機敏,在曾國藩門下時,有一回曾國藩率湘軍與太平軍戰於祁門,大敗。曾國藩欲自請處分,奏稿再三斟酌後,措辭仍不滿意,於是詢問李鴻章。李遂將奏稿中「屢戰屢敗」四字,倒置為「屢敗屢戰」。此一改動,意思完全不同。奏稿報上,不僅未受處分,反蒙受嘉獎。  1896年7月13日,李鴻章訪法,法國外長漢諾威為大清使團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按照法國禮儀,在檢閱儀仗隊時,兩國首領要高唱各自...



袁世凱做了哪件事使李鴻章耿耿於懷?

 袁世凱做了哪件事使李鴻章耿耿於懷?
  1882年朝鮮發生軍亂,高宗李熙的生父興宣大院君李是應利用軍隊嘩變,成功奪權;朝鮮閔妃的黨羽與大院君有隙,請求清廷出兵平亂,當時李鴻章命吳長慶率部東渡。袁世凱其時正在長慶幕中,隨吳軍前往朝鮮。經過一番周折,終將大院君擄至保定長期軟禁,在這場亂事中,二十三歲的袁世凱親自率軍衝鋒,可說是立下不小的功勳。開始進入李鴻章視線。  事平以後,袁世凱奉命駐守朝鮮,協助朝鮮訓練新軍並幾乎...



晚清重臣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籐博文為何經歷相似

 晚清重臣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籐博文為何經歷相似
  大清重臣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籐博文,老冤家。記得有個不知真假的故事,說李鴻章去日本談判時,伊籐博文為嘲弄他,出了副上聯: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將來不免。而李鴻章對的下聯是:天難度,地難量,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無妨。雖說兩人要唱對台戲,卻有著類似的經歷——都被刺殺過。所不同的事,老李運氣好一點,沒死。  李鴻章被刺,是在1895年3月24日。甲午戰爭失敗後,往日本談判簽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