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評價明朝將領李成梁? 明朝中後期,有兩名大將最值得大書特書,一位是戚繼光,另一位就是李成梁。前一個人幾乎已成定論,他是最值得我們學習與景仰的民族英雄,而後一個人卻無法評論,雖然,他已經死了好多年,但我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他,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矛盾體。 直到四十歲,李成梁還是一個「諸生」,只是秀才身份。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當時的遼東巡按御史非常器重他,特意資助...
明朝服飾:明代曳撒
明代較為流行的服飾之一,自元代辮線襖演變而來。短袖或無袖者稱褲 褶,長袖者稱曳散。前身份裁,打馬面褶子,後身通裁,無褶;身側有擺。明中後期,服飾花樣翻新,眾彩紛呈,縉紳士大夫很熱衷於創新服飾新式樣。士大夫閒居,出現了曳散、程子衣、道袍三種式樣,總稱「褲褶」。 明代曳撒又稱「一撒」,為「一色」變音,來自蒙語「質孫」。明代曳撒服至為質孫服別稱。
明朝歷史解密:朱棣篡位後是如何迫害政敵的?
科學研究表明,一個家族的男人往往在天性上和思維方式上有著驚人的相似。看來這話不假,朱元璋的殘忍在他的子孫身上如同密碼一樣流傳著。他的兒子永樂帝是在燕王位上通過造反,推翻了建文帝而登上寶座的。這個皇帝對歷史的唯一貢獻大約只能算是修了《永樂大典》,而其殘忍與陰損刻毒,和朱元璋相比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永樂的皇位來得不正,這是天下都知道的,但刀把子出政權,當他一旦推翻了他那...
揭秘:大明朝太祖朱元璋時代的文字獄有多可怕
導讀:文字獄歷代都有,可是到了明代,就不一樣了。出身貧苦的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忌諱就格外多了起來。除皇帝的名諱外,許多詞也是犯大忌的,那些舞文弄墨的人搞不好就會掉腦袋。中國人避皇帝或長輩的名諱,不知從何時起。不過直到今天,對長者、尊者直呼其名都是不禮貌的。農村小孩之間罵架,互相指著鼻子叫對方父母的名字,便是一種侮辱對方的精神勝利法。過去的人在自己文章中不得以需要祖輩、師...
明朝名臣楊博三代顯貴:皇帝倚仗其為「左右手」
導讀:「天報厚德」,當然是宣揚因果報應的迷信說法,在清朝張廷玉(清宮戲《康熙大帝》、《雍正王朝》常見到以此公為原型的藝術形象)主修的《明史·列傳》第一百二十中,確實看到了楊家的「世代貴顯」的事實。「楊博……父瞻,御史,終四川僉事。」楊瞻也是個讀書人,是1519年(明正德乙卯十四年)的舉人,官授河南扶溝知縣,後來任陝西扶風縣知縣,再升為貴州道監察御史,改大理寺評事。 楊博,嘉靖八年...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為爸爸改皇統的孝順皇帝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憲宗庶孫,明孝宗之侄,明武宗堂弟,興獻王朱祐杬次子。由於武宗死後無嗣,因此張皇太后(明武宗的母親)和內閣首輔楊廷和決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嘉靖元年(1522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位,(在位時間之長在明代皇帝中僅次於其孫子明神宗),年號嘉靖,與楊廷和等朝臣在議父興獻王尊號的問題上發生爭論,史稱...
大明朝亡於所謂正人君子之手:東林黨誤國
大明朝之亡,除了慣常說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原因之外,還有很大一個原因是亡於一個字,便是那個正人君子的「正」字。
自明成祖作序頒布理學之《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朝開始「家孔孟而戶程朱」,「八股行而古學棄,《大全》出而經學亡」。到明中葉和明季,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斷地推波助瀾,幾乎完全屏棄了中國自秦漢以來「內聖...
明朝北京保衛戰:文弱書生于謙妙招力挽狂瀾
【于謙像】 現在,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在五百四十多年前發生過一場異常慘烈的北京保衛戰。在刀光劍影中,拯救國家於危難之時、力挽狂瀾的人,卻是一位文弱的書生——于謙。雖然戰爭的烽煙已隨著歷史遠去,但是我們不能忘記那個立下豐功偉績的民族英雄于謙,也不能忘記那個兩袖清風的清官于謙,更不能忘記那個身赴刑場的悲劇人物于謙。 于謙是明朝歷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大臣,以拯救民族、國家命運為...
鄭和下西洋:明朝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遠洋航行
首先說明西洋是指什麼地方。明朝時候把現在的南洋地區統稱為東洋和西洋。西洋指的是現在的印度支那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婆羅洲等地區;東洋指的菲律賓、日本等地區。在元朝以前已經有了東、西洋之分,為什麼有這樣的分法呢?因為當時在海上航行要靠針路(指南針),針路分東洋指針和西洋指針,因此在地理名詞上就有「東洋」和「西洋」。鄭和下西洋指的是什麼地方呢?主要是指現在的南洋群島。
...
明朝平叛農民起義的悍將曹文詔:最後自殺殉國
早年在遼東從軍,歷事熊廷弼、孫承宗,積功升至遊擊。1629年冬,隨袁崇煥入關保衛京師,在抵抗後金侵略中有功。1630年7月,陝西民變勢大,曹文詔被封為延綏東路副總兵,進行征討。1631年4月,曹文詔擊滅據守河曲的變民首領王嘉胤,以功升任臨洮總兵官,又連續擊滅點燈子、李老柴、一條龍、掃地王等民變首領。 1632年三月,曹文詔與變民軍大戰於西濠,斬首千級,生擒杜三、楊老柴。接著又擊斬紅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