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 | 陽光歷史

 



晚清奇案:戲子竟冒充光緒帝行騙被張之洞殺頭

 晚清奇案:戲子竟冒充光緒帝行騙被張之洞殺頭
  導讀: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將光緒皇帝囚禁於中南海瀛台。這期間,在湖廣總督張之洞眼皮之下的武昌,竟又出現一個「光緒皇帝」。  光緒二十五年,居住在武昌的一位湖北籍候補官員出租公館,這日忽然來了一主一僕交銀租住。主人20多歲,白皙長身;僕人四五十歲,無須,說話似女音。兩人均操北京口音,這僕人自稱「奴才」,每當進呈各種食品用物時,均行跪拜大禮,口稱「...



光緒年的詐騙案:太監冒充光緒行騙被張之洞斬首

 光緒年的詐騙案:太監冒充光緒行騙被張之洞斬首
  1898(清光緒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新政從此日開始,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戊戌變法」。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將光緒皇帝如囚犯般囚禁於中南海瀛台,戊戌新政被扼殺在襁褓中,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喋血北京菜市口。慈禧太后發佈訓政詔書,第三次臨朝垂簾「訓政」。這期間,國內外對光緒的消息格外留心和注意。然而在湖廣總?張之洞眼皮之下的武昌,...



[圖文]張之洞之墓歷經清末民國抗戰皆完好

 [圖文]張之洞之墓歷經清末民國抗戰皆完好
99年前張之洞逝世時,絕對不會想到,其屍骨的命途,比與他氣息相融的晚清更加多舛和弔詭。在不足百年的時間裡,他的屍骨不斷被大時代的風潮所侵擾,一次次被掘出又重新安葬。 不出意外的話,2008年10月4日,停放在河北南皮縣烈士陵園一年多的張之洞屍骨,將被安葬到籌建中的墓地。這片墓地,本是張之洞最初安息的地方。 99年前他逝世時,絕對不會想到,其屍骨的命途,比與他氣息相融的晚清更加多舛...



解密重臣張之洞的最後時刻:主張迅速立憲救國

 解密重臣張之洞的最後時刻:主張迅速立憲救國
  1907年8月10日,張之洞奉旨「著迅速來京陛見,有面詢事件」;9月4日,他與袁世凱一道被朝廷正式任命為軍機大臣。此次張之洞進入中央核心權力機關,是一貫以平衡之術馭臣的慈禧想以其平衡勢力漸大的袁世凱,因張、袁的明爭暗鬥盡人皆知。一年前的「改官制」,袁世凱是唯一直接參與的地方總督,而張之洞只是派代表的六位總督之一,明顯袁在張上。對袁主導的「改官制」,張表面未表態,實際堅決反對,且在...



晚清名臣張之洞軼事:時常會忘記自己所下的命令

 晚清名臣張之洞軼事:時常會忘記自己所下的命令
  張之洞在京時,有次逛琉璃廠,看見一個古董店前擺著一個巨甕,顏色陳舊,形狀古怪,上面還刻著一些模糊不清的古老文字。張之洞左看右看,頻頻點頭,於是問店家這東西賣多少錢,店家說那是某位大臣家裡的物品,是借來陳列,裝裝門面的,屬於非賣品。張之洞歎了口氣,失望而歸。過了幾天,張之洞又去古董店,表示願以重金購買古甕,店主連連搖頭,說不賣不賣。最後在張之洞一再要求下,店主才勉強答應去...



揭秘:晚清名臣張之洞為什麼會舉行四次葬禮?

 揭秘:晚清名臣張之洞為什麼會舉行四次葬禮?
  2008年10月4日,停放在河北南皮縣烈士陵園一年多的張之洞屍骨,被安葬到籌建中的基地。這片墓地,本是張之洞最初安息的地方。99年前他逝世時,絕對不會想到,這一次,已經是他的第四次葬禮。  歸葬  這是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十二月十五日,河北南皮縣雙廟村張氏墳場正在舉行張之洞的葬禮,這次葬禮舉行得十分隆重。孫中山曾說過,「張之洞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意指張在鄂興實業、練新軍、辦教...



張之洞簡介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張之洞生平

 張之洞簡介 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張之洞生平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巖,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武漢大學)、三江師範學堂(...



1887年張之洞視察瓊州:親自選擇築炮台的場址

 1887年張之洞視察瓊州:親自選擇築炮台的場址
  導讀:不論是130年前的中法越南之戰,還是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張之洞都是一個強硬的「主戰派」,主戰不能光靠口號,還要付諸行動,那就得有實力,才能有備而戰。史書稱張之洞愛講「大話」,也會做「大事」。1884年,張之洞在中法戰爭爆發之後臨危受命,赴任兩廣總督。戰後,張之洞更加感到南疆和海防的重要性,尤其是海南島,在張之洞眼中是軍事戰略重地,只能固守,不可丟失。這也許便是他在1887...



張之洞如何快刀處斬假光緒?戲子冒充光緒帝行騙

 張之洞如何快刀處斬假光緒?戲子冒充光緒帝行騙
  《世載堂雜憶》是清末劉成禺根據親身經歷寫成的筆記體史料,記載了晚清至民國時期的人物事跡、政治制度、社會變革等事的書籍。其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案件:武昌假光緒案。  光緒二十五年,居住在武昌的一位湖北籍的候補官員欲將他在金水閘的公館出租,這日忽然來了一主一僕入住。主人20有餘,白皙長身;僕人則四五十歲,無須,說話似女音。兩人均操一口流利的北京口音,入住公館後,少主人每日在家讀書...



[圖文]霸道、蠻橫官場老手-封疆大吏張之洞

 [圖文]霸道、蠻橫官場老手-封疆大吏張之洞
清末,封疆大吏中以袁世凱與張之洞聲望最重。袁世凱曾經這樣描述兩人的差別:「張中堂是讀書有學問人,僕是為國家辦事人。」簡單說,老張有才華,適合做學問,老袁沒學問,只能辦具體事。看上去是自謙,其實是最陰損的貶彼揚己。官場是做學問的地方嗎?中國傳統觀念裡,讀書人簡直就是不明事理和迂腐的代名詞,等同不稱職。官員的內心深處,不擔心你說他像個官僚,就怕說他像讀書人,尤其是在上司面前。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