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憲太后(902年-961年9月17日),杜氏,名失考,定州安喜人,贈太師杜爽長女,母範氏,宋宣祖趙弘殷的妻子,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的生母。杜氏初因兒子趙匡胤為官緣故,受封南陽郡太夫人。趙匡胤登基稱帝后,尊為皇太后。建隆二年(961年),杜氏去世,終年六十歲,謚號明憲太后,葬於安陵,後改謚號為昭憲太后。 治家嚴謹 杜氏約在十五歲時,嫁給趙弘殷為妻。杜氏婚後,治家嚴謹果毅,很有...
宋朝是如何救助流浪乞丐的:政府給乞丐發放米錢
導讀: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朝廷頒發了「惠養乞丐法」。「惠養乞丐法」規定,每年十月入冬之後,天下各州政府必須「差官檢視內外老病貧乏不能自存者(包括流浪乞丐)」,將他們一一登記在冊,每人一日「給米豆一升,小兒半之」,每三天發放一次。 如果你展開《清明上河圖》,仔細些看,可以在畫中的城門外,找到三個乞丐,一個似乎是殘障人士,坐在地上乞討,另一個是孩童,還有一個是位老婦人。...
外國婦女前來「借種」:宋朝無比誘惑力
《清波雜誌》記載:「倭國(日本)一舟飄泊在(宋)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日本)婦女悉被發,遇中州(中國)人至,擇端麗者以薦寢,名『度種』」。
這則記載說日本婦女來到宋代中國,遇到宋朝美男子就要而主動獻身,目的是生下後代,來給日本改良人種。
宋人洪皓在《松漠紀聞》記載:「回鶻自唐末浸微,本朝盛時,有入居秦川為熟戶者。女未嫁者先與漢人通,有生數子年近三十始能配其種類。媒妁來議者...
宋朝為何那麼富有?富甲世界的宋朝何以國盡可欺?
北宋即便以今天的眼光觀之,亦可謂赫赫經濟大國。以下數據屢見現在網路報端:宋朝經濟最頂盛的時候占世界經濟總量百分之八十。中國以不足世界15%的人口,創造了80%世界財富的經濟奇跡。北宋的都城東京(開封),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城市」,總人口不下200萬。 這些數據,不知是否得到世界學界公認。如果上述經濟總量記錄屬實,哪怕是一半屬實,那麼這個中原國家亦配得上「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稱號。...
宋朝服飾:宋代女子髮型
宋代婦女髮式多承晚唐五代遺風,亦以高髻為尚。宋代髮式仍可謂豐富多彩,無奇不有,亦頗具特性。 雖然宋代也流行過梳大髻、插大梳的盛妝,然就整體而言,還是不像唐朝那般華麗盛大;面部的妝扮雖也有不少變化,但也不像唐朝那麼濃艷鮮麗。總而言之,宋代婦女的整體造型給人一種清雅、自然的感覺。 宋代婦女很喜歡高髻,她們為了使自己的髮髻變得高一點,就在裡面摻上假髮,據說宋朝婦女的高髻還有...
宋朝宋哲宗趙煦生平簡介
宋哲宗趙煦(1077年1月4日-1100年2月23日),北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是前任皇帝宋神宗第六子,原名傭,曾被封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時立他為太子,元豐八年,神宗死,趙煦登基為皇帝,是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24歲。謚號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宋哲宗趙煦生於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陰曆十二月初七(陽曆1077年1月4日),哲宗登基時,只有10...
宋朝歷史上誰是因說暗號被彈劾丟掉性命的外交官
導讀:在一些諜戰劇中,我們常會看到深入敵戰區的某特工人員,往往以暗語與自己的上、下線兒聯繫。諸如,表哥從鄉下來了,家裡人很惦念你等等。雙方需一字不差,一字不漏地說出來。否則,會丟掉性命,甚至還會牽連一大批人斃命。在宋代,就曾發生過這麼一檔子事兒,不過其性質大不一樣。這呢,還得從金朝的主事人完顏亮講起。常言說,孩子沒娘,說來話長。自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北方地區連年征戰,老百...
宋朝服飾:宋代軍事服裝
唐宋是鎧甲的大發展時期,是古代甲士披甲最全備的時期。 我國甲冑在五代時型式已規範化,北宋曾公亮著《武經總要》記載,甲冑形成定制,以甲身掩護胸背,用帶子從肩上系聯。腰部用帶子從後向前束,腰下垂有左右兩片膝裙,甲上身綴披膊(掩膊)。兜鍪呈圓形復缽形,後綴防護頸部的頓項。頂部突起,綴一叢長纓以壯威嚴。《夢溪筆談》卷十九《器用》,記宋代鐵甲,用冷鍛法制甲片聯綴而成,在五十步外用...
賢相張儉:遼國皇帝親征宋朝計畫被一碗泡飯斷送
公元1041年正月,是一個多事的月份。宋仁宗很煩,跟西夏交兵遲遲看不到捷報;遼興宗很惱,藉機敲宋的竹槓——割地和親,卻得到了三個字「不同意」;李元昊很急,和宋打仗,青鹽無法出口,窮得快要當褲衩了。
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曾真實地在再現了這個時期的微妙局勢,只不過將遼興宗換成了他的兒子耶律洪基。遼興宗一旦御駕親征,宋王朝必將陷入兩面作戰,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倒霉蛋兒。實際上,真正使三國走...
大宋的新聞事業:宋朝起開始有了非官方的報紙
電視劇《新水滸》中有個鏡頭讓人笑崩了:李逵那大肚子貨,打開包肉的油紙,紙上赫然印了4個大字——「法制日報」。宋代沒有《法制日報》,李逵無法穿越。但宋代確有報紙,官辦報紙多為手抄版,被稱為「邸報」,又稱邸抄、朝報、狀報、除目;民間或私辦報紙,除手抄外,還有印刷版,稱為「小報」,偶爾也稱「新聞」。宋初各州設進奏院,辦公地點則在首都開封,相當於今天的駐京辦。全國250多個州,設置在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