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二戰謎中謎:巴頓口無遮攔反倒令德國人中計 | 陽光歷史

 

A-A+

[圖文]二戰謎中謎:巴頓口無遮攔反倒令德國人中計

2015年08月16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274 次




為什麼希特勒在敦刻爾克三十多萬英法軍隊被圍的關鍵時刻下達一道奇怪的命令?為什麼希特勒對主攻列寧格勒還是莫斯科一度猶豫不決?諾曼底登陸,盟軍對德軍施展了怎樣的「詐騙術」?本書是著名軍事專家馬駿先生在北京電視台「名師講壇」所講《戰爭謎中謎》基礎上修訂而成的。他對於二戰一些重大戰役重要細節的解析別有新意,引人入勝。


主攻莫斯科還是列寧格勒———


「狼穴」演說一錘定音


德軍豎起「通往莫斯科」的標誌牌


1941年6月22日凌晨時分,蘇聯西部4500公里國境線上,夜黑如墨,駐守西部國境線的170個紅軍師的幾百萬官兵,依然按平常作息安排,在夢鄉中酣睡。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兩千餘架德國飛機打破午夜的寧靜,隆隆飛越蘇聯幾千公里邊界,炸彈冰雹般傾瀉在蘇軍各營房、據點、前線機場、鐵路交匯點和後方補給中心。與此同時,幾萬門德國野戰炮和坦克炮沿幾千公里邊境線一齊開火,猛烈轟擊蘇軍前沿陣地,為進攻部隊開闢通路。幾百萬德國侵略軍分為3個集團軍群,以坦克為先導,乘機蜂擁而入,向蘇聯腹地全線推進。這就是希特勒進攻蘇聯,執行「巴巴羅薩」———希特勒以德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命名進攻蘇聯的作戰計畫。「紅鬍子」的義大利譯名叫「巴巴羅薩」。「紅鬍子」腓特烈一世是德國乃至中世紀歐洲最具有冒險精神和前瞻性的君主,是他領導發起了進攻東方的第三次十字軍遠征。希特勒以其名字命名進攻蘇聯作戰計畫,令人毛骨悚然。


在戰爭開始的前十幾天裡,三路德軍向前推進的速度驚人。至7月5日,德軍北方和南方兩個集團軍群分別向前推進450和350公里,北方集團軍群已經進逼蘇聯西北重鎮列寧格勒。


由博克元帥指揮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40個師的兵力以南北兩路的鉗形向蘇軍發動進攻,至7月10日,已經深入蘇聯境內450至600公里,幾乎佔領了白俄羅斯的全部領土。


7月16日,古德裡安上將指揮的德軍坦克部隊佔領了橫跨第聶伯河兩岸的斯摩稜斯克。


斯摩稜斯克素有「莫斯科門戶」之稱,它們之間只有不足400公里的距離。


德軍的坦克手們在這條混凝土公路上豎立了許多標誌牌,上面寫著「通往莫斯科」的德文。毫無疑問,莫斯科將是德軍進攻的下一個目標。


德軍統帥部爆發激烈爭論


然而,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德軍最高統帥部內卻發生了一次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是:要不要從7月16日已經到達的斯摩稜斯克繼續向東推進,拿下莫斯科?還是以北路和南路兩翼為主攻?換句話說,德軍到底是以莫斯科還是以列寧格勒和烏克蘭作為最後目標?


以布勞希奇和哈爾德為首的陸軍司令部,唯一的目標是殲滅蘇軍主力,而莫斯科方向恰恰部署了蘇軍主力,因此他們堅決主張全力進攻莫斯科。因為,莫斯科是蘇聯首都,同時也是蘇聯整個鐵路交通網的中心,鐵路癱瘓了,蘇軍調動的自由就會大大受到限制。


但希特勒卻決定以列寧格勒和烏克蘭作為進攻目標。他突然改變主力的進攻方向,是從兩個角度考慮問題的。進攻烏克蘭是從經濟角度考慮的。希特勒認為,烏克蘭是蘇聯的大糧倉,其東部緊連頓巴斯工業區,佔領烏克蘭將導致蘇聯經濟的完全癱瘓,並為德國獲取重要的經濟支撐。進攻列寧格勒是從政治角度考慮的。希特勒認為,列寧格勒是蘇聯十月革命的發源地,也是舊俄國的首都,佔領列寧格勒對於打擊蘇聯民眾的抵抗意志意義重大。


爭論持續一個多月,德國陸軍司令部沒有說服他們的元首。8月21日,希特勒下達了一項新指令,聲稱德軍在冬天到來以前的重要目標是要佔領烏克蘭和列寧格勒。


於是,在德軍入侵蘇聯的第一個夏天,最激烈的戰鬥一直是在南部的烏克蘭進行的。9月19日,德軍攻佔基輔,蘇聯軍隊遭遇慘重損失,傷亡和被俘的人數高達100萬。


儘管希特勒稱基輔之戰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戰鬥」,但他很快就發現,蘇軍的抵抗沒有任何減弱的跡象,而蘇軍所有的作戰命令,全都來自於莫斯科。

希特勒「借酒」掀「颱風」


1941年9月21日中午,希特勒在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也就是號稱「狼穴」的拉登斯堡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德軍高級將領。希特勒飲食簡單,不喜煙酒,一般極少舉行什麼宴會。知道希特勒習性的人都猜測元首的這頓飯可能大有文章。


午餐非常豐盛。盛滿冰塊的銀質小桶裡放滿了一瓶瓶法國香檳酒,侍者們把夾有魚子醬、火腿和鮮魚的麵包分放到盤中,酒杯裡斟滿白蘭地、羅姆酒、威士忌、杜松子酒……


果然,希特勒是「借酒生事」。當宴會舉行到了一半,從不飲酒的希特勒站立起來,滿面紅光,笑容可掬地招呼著大家。大廳慢慢地靜了下來,希特勒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然後用他帶有濃重奧地利口音和鼻塞般的德語在餐桌旁發表了他著名的「室內演說」:


6月22日早晨,世界上最偉大的一次戰役開始了。一切都按計畫發展,我們在北翼圍困了列寧格勒,在南翼佔領了基輔,在中央佔領了斯摩稜斯克,通往莫斯科的門戶已經被我們打開了。敵人已經被打倒,再也爬不起來了!


希特勒的話音剛落,席間頓時發出一片爆裂般的瘋狂歡呼:「向元首致敬!向元首致敬!」


希特勒滿意地笑了,笑得那樣開心。他接著說:


只有我們德國才有權利獲得生存空間。我們最終將享受到世界宴席上的一切美妙食品!


「砰———」,他將空中劃著弧形的手,猛然落在桌子上,震得桌子上的酒杯一陣亂響,大家不由自主地被嚇了一跳。希特勒完全沒有理會這些,大聲宣佈:


我決定,我們下一個進攻的目標就是莫斯科!莫斯科將在冬季到來之前被毀滅,完全從地球上抹掉!


說完,希特勒的手在空中用力地一揮,頓時,全場再次響起一片歡呼……


9月30日,希特勒親手簽訂了進攻莫斯科的軍事行動計畫,代號為「颱風」。就這樣,希特勒在北路重兵集團對列寧格勒久攻不下的情況下,決定實施「中間突破」,把所能抽調出的部隊全部用於莫斯科方向,以攻佔蘇聯首都莫斯科及圍殲其附近的蘇軍。


於是為,在人類戰爭史冊抹有濃重一筆的莫斯科會戰發生了。


諾曼底登陸———


盟軍「詐騙」希特勒


巴頓牽愛犬招搖過市


在諾曼底登陸前,盟軍除了嚴格保密外,還採取了各種疑兵之計,以防無孔不入的德國情報部門。這些疑兵之計包括:設置假目標、假陣地、兵力佯動、電子佯動和散佈假情報等,使希特勒深信盟軍的登陸地點在加萊而不是諾曼底,至於登陸時間就更加撲朔迷離了。


何為疑兵?疑兵之計如同演戲。盟軍演假戲的功夫真是到了家了。


有兩個例子:一個是巴頓的「影子部隊」。巴頓能打硬仗,所以凡是重大的戰役都少不了他。德軍元帥龍德施泰特說過:「盯住巴頓,他在哪裡,美國人的主攻就可能放在哪裡!」


盟軍利用了這一點,把當時因為在西西里打士兵耳光而被免職的巴頓,弄到了加萊海峽對岸的英國多佛爾市,讓他到處牽著愛犬招搖過市,而且到處發表講話,講完話,還賣一個關子,告訴大家:我在這裡的事仍是一個秘密,希望你們不要提及我的名字。這就等於說:「你們可以把我在這裡的事,告訴任何人,特別是我的名字不要忘記提起。」這使得德軍認為在加萊地區有巴頓指揮的一個重兵集團,而巴頓在哪裡,美軍的主攻方向將選定在哪裡。


鐵血將軍口惹是非,德國間諜深信不疑


不久發生的「納茲福德事件」,使得德國人更加相信盟軍將在加萊登陸。


1944年4月7日,因在地中海戰區打耳光事件而被撤職賦閒的巴頓奉命調到了英國,準備參加諾曼底登陸作戰。這次巴頓指揮的是第3集團軍,而對外講是「第9集團軍」。巴頓部隊的駐地在加萊附近的納茲福德地區。


納茲福德地區的民眾聽說巴頓來了,高興極了,邀請巴頓參加這一地區「歡迎美軍俱樂部」的成立大會。這個俱樂部的主席是位女士,名叫康斯坦丁·史密斯。


巴頓有些猶豫,因為,接二連三出現的煩心事兒,都是嘴巴惹的禍,說出的話又被記者捅了出去。可是,對方盛情難卻,於是他提出幾個條件:


一是以非正式身份參加,務必不要公開他來出席開幕式的消息;二是不能有記者參加;三是照相可以,但不能發表(自己當紀念可以);四是會場人數不得超過50人。


史密斯夫人完全答應了巴頓的條件。4月25日18時,巴頓在當地官員的陪同下,來到了會場。當時,為了讓人不注意他的到來,巴頓還故意遲到了15分鐘。


巴頓到了會場,才知道史密斯夫人答應的條件,並沒有完全落實。有記者,人數也超過50人。他有些吃驚。但是,史密斯熱情的開幕詞,卻使他有點飄飄然了:「巴頓將軍不是以官方身份來出席會的,他將以純朋友的方式對你們講話,但他的講話切記不可引用。」


於是,巴頓即興發表簡短講話。巴頓說話,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巴頓先講他的戰功。他說:「到今天為止,我在歡迎方面的唯一經驗是歡迎德國人和義大利人到『陰間』去。而在這方面,我是幹得相當有成績的,因為我指揮我的部隊已經打死或俘虜了大約17萬敵人。」接著,他繼續說:「我感到貴國民眾成立一個這樣的俱樂部確實很有意義。因為,我記得英國大文豪蕭伯納曾經說過,英、美兩國人民是被一種共同的語言分開的。所以,我認為,既然英國人和美國人注定要主宰世界,那麼我們越是相互瞭解,我們的事就會辦得越好。」


就是這句話給巴頓惹來了很大的麻煩,差一點終結了他的軍人生涯。


4月26日快吃午飯的時候,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新聞處長托馬斯·戴維斯准將給巴頓的副參謀長蓋伊將軍打來電話調查這件事。因為,當天英國的報紙幾乎都報道了這件事。遠在華盛頓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將軍給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發來了一封憤怒的電報:巴頓的講話沒有提及蘇聯在戰後歐洲的地位,引起美國新聞界和國會的強烈反響。保守派與自由派人士攻擊巴頓在干軍人干預政治的事情;左翼分子攻擊他成了污蔑蘇聯的反共人物。


馬歇爾發電報的時候,他正要向國會提交晉陞巴頓等人軍銜的報告。這個事件的發生,使他犯難了,所以,他很惱火。


馬歇爾的電報是由艾森豪威爾的參謀長史密斯接的,因為艾森豪威爾當時正在樸利茅斯觀看第4師的兩棲登陸演習。史密斯的名字也在晉陞名單之列,因此他很怕巴頓這件事情把自己晉陞的好事攪了。於是,在沒有徵求艾森豪威爾意見的情況下,就急急忙忙問馬歇爾「繼續留用巴頓將軍是否會有損公眾和政府對陸軍部的信任」。他表示,倘若如此,就「需要採取嚴厲的紀律措施」。同時,他以艾森豪威爾的名義命令巴頓,「不得再作任何公開的發言」。


艾森豪威爾從內心裡講,他也不太想要巴頓了。他通知馬歇爾將軍說:「根據我所掌握的情況,我準備解除(巴頓的)職務,遣送他回國。」不過,艾森豪威爾強調說:「我非常不願意這樣做。儘管巴頓性情不穩,但戰爭中他往往是打勝仗的主角。」


事件發生在加萊附近,巴頓那個「不合時宜」的講話一被捅出,嗅覺靈敏、一直在搜尋巴頓蹤跡的德國情報部門,很快就知道了巴頓在加萊。而按照「巴頓在哪裡,美軍的主攻方向就在哪裡」的邏輯思維,德軍很可能把主力部署在加萊方向。而這正是盟軍所希望的。


「蒙哥馬利」假戲真做


還有一件事。蒙哥馬利是英國的名將,在北非打敗了赫赫有名的「沙漠之狐」隆美爾。為了讓德國認為,盟軍不會在英吉利海峽登陸,而將在地中海登陸,盟軍找了一個名叫詹姆斯的中尉冒充蒙哥馬利。詹姆斯長得酷似蒙哥馬利,英國情報部門讓他一遍又一遍地看蒙哥馬利的照片和新聞影片中蒙哥馬利的一舉一動,然後,讓他熟記蒙哥馬利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甚至最後連蒙哥馬利吃飯時要不要放牛奶或者要不要放麥片粥,都瞭如指掌。


詹姆斯太像蒙哥馬利了,甚至連蒙哥馬利的警衛也有點分不清是真還是假。於是,情報部門用飛機把假的蒙哥馬利送往直布羅陀,不想,在飛機上出了意外。原來,詹姆斯是個非常好酒的人,而蒙哥馬利不喜歡喝酒。詹姆斯在飛機上酒癮大發,跑到廁所裡一氣喝了半瓶杜松子酒。當情報人員找到他時,他已經有些醉了。這下子壞了!如果這樣出現在機場,德國特工人員一眼就會識破這是個假蒙哥馬利。


於是,情報人員不顧假元帥的面子,立即把他的衣服扒光,把他送到飛機機艙前的通風口的冰冷氣流前醒酒,並強制對其進行按摩。最後一番折騰,終於讓詹姆斯正常地下了飛機,接受大家的歡迎。德國情報部門很快把這個消息發回柏林,最後,希特勒認為,蒙哥馬利在北非,盟軍暫時還不會在西歐大陸發起登陸作戰。


事實上,真正的蒙哥馬利一刻也沒有離開過倫敦。德軍就這樣接連被盟軍的「詐騙術」騙倒了,信以為真地把防守主力從諾曼底調到加萊,最終被盟軍成功地在諾曼底登陸。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