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重臣黃子澄和齊泰結局都是怎麼死的?
毛主席曾經說過,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句話直接點名了在政治鬥爭中軍權的重要性,而在歷史上也多次出現書生誤國的事情,還有很多則人是有心殺敵,可是自己手中沒有一兵一卒,眼睜睜看著局勢惡化,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的那些書生們。
靖難之役中氣死人的黃子澄
明成祖朱棣在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後發起了靖難之役,最終經過苦戰獲取了皇權,而在這場政變之前有幾個人確實起到了不好的作用。這幾個人就是朱允炆身邊的黃子澄、齊泰,這兩位都是朱允炆身邊的重臣,而且很忠誠,可是他們的書生氣太重,特別是黃子澄先生。
從兩人和建文帝商量削藩開始,黃子澄和齊泰兩人便意氣風發,整天在商量先滅這個王還是先滅那個王,彷彿兩人已經勝券在握了。削藩這種秘密的事情居然做的這麼光明正大,而他們連續削弱了5個王爺,也說明了這些問題王爺確實沒有特別的想法,除了燕王朱棣。
自己騙自己的迷惑敵人
朱元璋忌日的時候按照禮制朱棣必須過去,可是他知道如果去京城可能就會被扣留,於是他讓自己的三個兒子去。齊泰建議將朱棣的兒子扣押,這樣可以用來給朱棣討價還價。而黃子澄先生則高深的表示這樣不可以,因為會打草驚蛇,還是應該把三人送回去來麻痺朱棣。
看到黃先生的建議真的讓人很感動,按照古代人樸素的價值觀來說,黃先生的計策絕對行得通,我連你的兒子都送回去了,由此可見國家對你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你也不要做什麼準備,在北平等著我們去削藩就行了。但是朱棣並不樸素,他壓根就不會相信黃先生的意思,因為此前的五個王爺已經被扣留這又是怎麼回事?
推薦李景隆自毀長城
而後來的戰鬥中,朱允炆本來運用爺爺朱元璋給他留下的最後一員大將耿炳文,朱元璋之所以將其他將領都屠殺殆盡而單單留下耿炳文,那是因為這位老將最擅長的不是攻擊而是防守,在其軍旅生涯中多次上演防守的好戲。然而面對這樣以為功勳老將初期的討伐不利,黃先生又有自己的看法,覺得老將軍太過老城沒有進取精神,於是他推薦了李景隆。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景隆不負朱棣軍眾望將,將幾十萬大軍給朱允炆賠掉。在最後一戰他熱血奮發開金川門迎敵,致使南京失守。而在成祖繼位後李景隆居然還繼續當著官,也難怪他可是幫了朱棣大忙。
不降被殺
黃子澄在南京城破之前秘密被朱允炆召回京城,黃子澄準備秘密反抗朱棣,可是行蹤被人告發,於是他被抓。被抓後他並沒有投降,而是大罵朱棣,而後被肢解,滅族。
同時另一位朱允炆的重臣齊泰也對朱允炆忠心耿耿,在城破後他也是積極的奔走組織人抵抗朱棣,後被抓住部員投降,最終被殺株連九族。
有氣節沒能力
如果上讓黃子澄和齊泰這兩個人治學文或者當一個地方官,也許兩人會做得很好,可是面對你死我活的奪權鬥爭,兩人的卻顯得天真切稚嫩。造成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而兩人雖然對朱允炆忠心耿耿不惜以身殉國,可是卻也是這兩人的能力和判斷導致建文帝朱允炆在這場初期具備極大優勢的戰鬥最後被翻盤失敗的。
這就是說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好的效果,想想我們身邊的很多企業不是也存在著這種情況嗎?公司大權掌握在一個不懂業務的人手裡,或者公司的行政人員可以直接參與業務的操作,這些公司的發展往往都不會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