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一代,打開政變這一潘渡娜盒子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子李建成與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不相容,李世民遂伏兵玄武門,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齊王李元吉誅殺。三天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兩個月後唐高祖李淵禪位於李世民,史稱唐太宗,此次政變被史家稱為「玄武門之變」。而李隆基的政變和登基也幾乎與曾祖父李世民如出一轍。可見李隆基對其曾祖父的尊崇和研究是如何地深刻了。那麼,李隆基為何要策動第二...
袁崇煥的五年平遼大夢被皇太極戳破:己巳之變
崇禎二年己巳之變發生的背景:
歷史學家通常把皇太極於崇禎二年(1629)的第一次入口征掠稱為「己巳之變」。這次戰役在明清易代史上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從宏觀上來說,它標誌著雙方戰略形勢的又一次重大轉變。明朝的堡壘推進、經濟封鎖和外交聯盟政策都在此役後逐漸瓦解,永久性地失去了戰略主動。從微觀上來說,此役又帶出了好幾個關鍵的話題:如督師袁崇煥之因反間而被逮殺;如山、陝、甘等地勤王軍之...
揭秘:釀成北宋王朝靖康之變的罪魁禍首是誰?
導讀:「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短短兩句詞,就已見證了當時的宋人對這段「靖康之恥」是何等的憤恨和悲歎。「靖康之變」也是古代漢人統治天下的歷史裡最讓人感到羞恥的一個歷史事件。 釀成這個讓漢人數百年都引以為恥的歷史事件的罪魁禍首,應該是宋徽宗。當時宋朝經歷了仁宗的盛世之後,英宗即位僅四年便去世。接著,神宗繼位,雖然王安石變法未能成功,但是宋朝仍在仁宗遺下的盛世中...
什麼是甘露之變與爭黨?唐朝為何會發生甘露之變
憲宗李純去世後,穆宗李恆即位,他即位後遊樂無度,藩鎮割據局面再次出現,宦官的權勢更加膨脹,朋黨之爭亦愈演愈烈,朝政又開始走下坡。穆宗即位僅三年就去世。接替即位的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且都是宦官擁立,又都是非正常死亡,反映出唐朝的政治形勢已經越來越壞。敬宗即位後,完全不理朝政,專好遊樂擊球擺宴,連上朝都很少。敬宗過度的玩樂為他最後的結局埋下禍根。...
解析玄武之變後 李世民為什麼不殺魏征?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開始清除建成餘黨,因早聞魏征才名,故專門召見,剛一見面,就質問魏征:「汝離間我兄弟,何也?」沒想到魏征是個人物,竟然回答說:「皇太子若從臣言,必無今日之禍。」其實,即使李建成先動手,歷史也未必改寫。
魏征之所以這樣說,顯然是縱橫家的招數,為的是宣揚自己的高明。關鍵是,他將李建成比作平庸的公子糾,將李世民比作五霸之首的齊桓公,無疑讓李世民萬分受用。...
揭秘:房玄齡曾勸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在隋末唐初的動亂中,房玄齡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廓清海內;局面安定下來之後,又輔助李世民建章立制,休養生息。雖有大功,卻常懷淡泊之心,勤於政事,不愧是一代治國良相。
一、善謀大事
房玄齡自幼聰明機敏,又勤奮好學,博覽經史,特別對歷史上朝代的興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少年時代就已經對世事有了精闢獨到的見解。十四歲時,他隨父親去了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當時還是隋文帝時代,長安歌...
第三次玄武門之變:李隆基自此登上了歷史舞台
李旦有六個兒子,李成器、李成義、李隆基、李隆范、李隆業、李隆悌,最有出息的,就是老三李隆基,老大李成器,名雖成器,實則不怎麼成器。
李隆基,打小就很聰明,七歲封楚王,當時武氏專橫,武則天的親戚武懿宗把守宮門,見李隆基年紀小,便很不敬,不許李隆基的車隊進入宮門,未料年方七歲的李隆基張口即罵:「我李家朝堂,關你何事,敢攔我車騎!」武則天知道此事後,對這孩子的表現很是驚奇,不但沒...
揭秘真實隋唐:無羅成這人尉遲恭策劃宣武門之變
導讀:評書《隋唐演義》是單田芳先生的名作,可謂家喻戶曉。作為一部演義小說,《隋唐演義》推崇的是個人英雄主義,三十六友俠肝義膽,十三條好漢武藝高強,瓦崗寨眾將替天行道,對武功的細緻描寫和單田芳先生的傾力表演,使隋唐英雄們深入人心。近來,此類電視劇越來越多,前有《隋唐英雄傳》,中有《隋唐英雄》,後有《隋唐演義》(據說有單田芳先生投資),一時再度掀起隋唐熱。那麼,這些英雄真有其...
唐玄宗李隆基為何要學習曾祖父上演玄武門之變?
導讀:唐一代,打開政變這一潘渡娜盒子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子李建成與當時還是秦王的李世民不相容,李世民遂伏兵玄武門,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齊王李元吉誅殺。三天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兩個月後唐高祖李淵禪位於李世民,史稱唐太宗,此次政變被史家稱為「玄武門之變」。而李隆基的政變和登基也幾乎與曾祖父李世民如出一轍。可見李隆基對其曾祖父的尊崇和研究是如何地深刻了。那麼,李隆基為何要策動...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殺光兄弟後人:李唐皇族政變
玄武門之變基本上已經畫上了句號,但是李唐皇族的血並未流夠。 因為斬草還須除根! 太子和齊王雖然已經被除掉了,但是他們的十個兒子還在。對於李世民而言,這就意味著殘存的政治異己勢力還在、一種潛在的復仇力量還在!問題倒不是擔心這十個年少和年幼的侄子長大後會揭竿而起替他們父親報仇,而是誰也不敢保證,將來不會有心懷叵測之人利用他們的仇恨、打著他們的旗號來興風作浪。所以,既然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