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房玄齡曾勸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 陽光歷史

 

A-A+

揭秘:房玄齡曾勸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2017年01月06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58 次

在隋末唐初的動亂中,房玄齡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廓清海內;局面安定下來之後,又輔助李世民建章立制,休養生息。雖有大功,卻常懷淡泊之心,勤於政事,不愧是一代治國良相。

一、善謀大事

房玄齡自幼聰明機敏,又勤奮好學,博覽經史,特別對歷史上朝代的興衰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少年時代就已經對世事有了精闢獨到的見解。十四歲時,他隨父親去了都城長安(今陝西西安)。當時還是隋文帝時代,長安歌舞昇平,一片大好的太平景象。但房玄齡卻通過細心的觀察和瞭解發現了問題。他私下對父親說:「皇帝不為國家長治久安著想,他的兒子們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驕奢淫逸之徒,最終一定會相互傾軋誅殺。現在看起來國家強盛太平,但滅亡的日子已經翹足可待了。」

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時,每次戰役勝利,軍中許多人都全力搜求珍寶錢財,而房玄齡卻四處尋訪英傑人物,並把他們推薦給秦王李世民,並傾心結交這些謀臣猛將,使他們為秦王效力。

唐朝建立後,由於秦王李世民功勳顯赫,手下猛將如林,謀臣如雨,威望日盛,使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感覺受到了威脅,為削弱李世民的勢力,先後奏請高祖李淵將秦王府的謀臣猛將陸續調離。房玄齡及時提醒李世民說:「他人調出,不可惜,唯獨杜如晦是輔佐您不可缺少的人物,您如果還想成就大業,富有四海,沒有此人的輔佐是不會成功的。」李世民於是竭力留住了杜如晦,為日後的謀劃大事打下了人才基礎。

公元626年的一天,太子李建成請秦王李世民喝酒,疑在酒中下毒,幸好李世民有防備沒有多喝,有驚無險。房玄齡知道後,當即找到長孫無忌(也是李世民的謀臣,還是他的小舅子)說:「現在仇恨已經積累很深了,禍亂會隨時爆發,不僅會危及秦王府,也會給國家帶來災難。現在應當勸秦王反擊了。」倆人聯合勸說李世民立即行動,消滅太子的威脅。李世民依計而行,在皇宮的玄武門誅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不久,李世民繼承了皇位,史稱唐太宗。房玄齡因功官拜中書令(宰相之首,當時的宰相不止一名)。

公元648年,唐太宗李世民決意對高麗(今朝鮮半島的一個國家)發動一場宣揚國威的戰爭。已近七十高齡,又重病纏身的房玄齡聽說後,認為不利於國家的安定。於是自己口述,由兒子代筆,上書痛陳發動戰爭的利害。不久,房玄齡病情加重,死在家中,唐太宗聞訊悲痛不已,暫時中止了這場戰爭。

善謀大事使他成為秦王的超級謀士,成就了李世民帝王大業,也使他自己成為開創「貞觀之治」的千古名相。

二、淡泊名利

房玄齡雖有大功於國,卻把名利看得很輕。他認為自己長期身居高位,不利於國家社稷,多次提出辭掉宰相的職務,都被唐太宗拒絕了。公元642年,他又以年老為由申請退休。太宗說:「辭讓,固然是一種美德。但國家突然失去賢良的宰相,就像一個人失去兩手。你如果精力還行,就不要這樣辭讓。等到你感到確實衰老無力的時候,再另奏明。」

公元637年,唐太宗下詔賜封房玄齡為首的十四位開國功臣為世襲刺史。房玄齡被封為宋州刺史。作為首輔大臣,房玄齡敏銳地察覺到這種裂土分封的世襲制度,必然會導致「重裂山河,下擾百姓」,而不利於國家的安定統一。他想自己身為宰相,應該為其他人做出榜樣,以國家社稷為重,不貪圖私利。於是主動向唐太宗堅決辭謝:「我已經擔任宰相,再賜封世襲刺史,這樣恐怕會使其他大臣們爭相追逐名利,使朝政大亂。我的兒女都已長大,自當為國家出力,不需要為他們考慮。我所做的都是作為臣子應當做的,您的封賞讓我十分不安,請您罷免給我的刺史封賞。」由於房玄齡德高望重,於是授封的大臣們也紛紛上書請求罷免封賞。就這樣,一場可能使國家分裂動盪的隱患被消除了。唐太宗十分感慨地說:「上行下效,朝中大臣今天能有這樣的行動,都是房玄齡的功勞!」

從627年到648年。他執掌朝政二十多年,始終為唐太宗信任和倚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謙和,不居功自傲,自律,淡泊名利。

唐太宗每次同房玄齡商議國家大事,房玄齡一定說:「非如晦不能決定。」等到杜如晦來了,用的仍是房玄齡的計策。房玄齡善謀,杜如晦能斷,二人忠心謀國,珠聯璧合,琴瑟和諧,從沒有過失誤。雖然杜如晦當了不到兩年宰相就死了,但房玄齡將二人共定的典章制度堅持執行並有所發展完善。當時人們譽稱為「房杜」,留下了「房謀杜斷」的千古佳話。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