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史風雲 | 陽光歷史

 



被俘日空軍軍曹:中國人給我食物 好意令我驚異

 被俘日空軍軍曹:中國人給我食物 好意令我驚異
 「你們給我食物,這種好意令我驚異」   ——被俘的日空軍軍曹松浦久夫訪問記   《遠東第一次空中大戰記》中收錄了一篇「被俘的日空軍軍曹松浦久夫訪問記」。作者名為佛舟——   讀者還不會忘記吧,前幾天我們在蕭山附近擊落日本重轟炸機一架,裡面四個飛行員逃脫,經我們地方政府的搜尋,結果於昨天將這四個敵人俘獲,送到南京來。這四個人中,除掉兩人身上受點傷送院醫治外,其餘二人受我方優渥招...



英媒:紅海將是第三次世界大戰起源的超級戰場

 英媒:紅海將是第三次世界大戰起源的超級戰場
  紅海正在成為伊朗、以色列和其他一些力圖在該地區尋找立腳點的國家之間戰略爭端的超級戰場。這個水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戰略地位,它透露出該地區目前爭端的許多秘密,特別是伊朗為控制曼德海峽大門對也門胡塞人的大力支持、厄立特裡亞和以色列之間的接近以及美國和歐洲竭力使紅海國際化的企圖。  紅海在許多阿拉伯國家系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除厄立特裡亞外,紅海兩岸絕大部分國家都屬於...



[圖文]盧溝橋事變誰開了第一槍?日本人拉肚子挑起戰爭

 [圖文]盧溝橋事變誰開了第一槍?日本人拉肚子挑起戰爭
  1937年7月7日,日軍進攻盧溝橋       今天是盧溝橋事變的紀念日,73年前的今天,日軍在盧溝橋自導自演的一齣戲,拉開了全面侵華的序幕。日軍在盧溝橋製造事端的借口除「非法射擊」之外,還有所謂「士兵失蹤」的事情。事實上是日本人開了第一槍,而失蹤的日本士兵因「拉肚子」離隊,不久就歸了隊。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華北駐屯軍第1聯隊第3大隊...



武漢會戰時間及經過:武漢會戰爆發的歷史原因

 武漢會戰時間及經過:武漢會戰爆發的歷史原因
    武漢會戰是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6月至10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以湖北武漢地區為中心,在皖中-皖西、贛北-贛西北、鄂東、豫南等廣闊地域抗擊日軍進攻的大會戰。    日軍侵佔南京(參見南京戰役)後,國民政府雖西遷重慶,但政府機關大部和軍事統帥部卻在武漢,武漢實際上成為當時全國軍事、政治、經濟的中心。1937年12月13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



獨臂刀王賀炳炎:共和國上將被譽為紅軍趙子龍

 獨臂刀王賀炳炎:共和國上將被譽為紅軍趙子龍
  開國上將賀炳炎,個子雖不高,但卻虎背熊腰,作戰勇猛頑強。紅軍時期,賀炳炎常揮舞大刀率部衝入敵陣,殺的敵人人仰馬翻,心驚膽顫,人送外號「紅軍趙子龍」。之後,賀炳炎失去了右臂,但他上陣殺敵依然首當其衝,揮舞大刀,勇猛不減當年,大有「獨臂刀王」之勢。   1913年,贊炳炎生於湖北松滋。賀炳炎自幼體魄健壯,喜歡舞刀弄槍。據說,賀炳炎在參加紅軍前曾投師武當一清道長門下學習「凌霄劍」...



抗戰英烈謝升標:國民黨華東敵後遊擊隊總司令

 抗戰英烈謝升標:國民黨華東敵後遊擊隊總司令
  抗戰英烈謝升標(1903-1938),字若鵬。浙江臨海人。國民革命軍陸軍蘇、浙、皖遊擊司令。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謝升標烈士簡介   謝升標烈士是浙江臨海人。黃埔軍校第3期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6師34團機槍連連長,參加北伐戰爭。1929年入廬山軍官訓練團學習,升任團長。1935年入中央防空學校學習,畢業後升任旅長。   1937年,謝升標奉命率部參加淞滬...



揭秘敗退緬甸的國軍殘兵:朝戰妄圖反攻緬甸的國軍

 揭秘敗退緬甸的國軍殘兵:朝戰妄圖反攻緬甸的國軍
  關於建國初期國民黨軍隊(以下簡稱國軍)殘部在滇緬邊境的活動,台灣柏楊的《金三角、邊區、荒城》和《異域》,大陸鄧賢的《流浪金三角》,張伯金的《亡命金三角》,以及徐軍的《流亡異國的蔣軍殘部》等,都有過介紹,但多採用紀實文學的筆法,且多聚焦金三角的毒品問題。近年來,隨著外交檔案的不斷解密,學術層面的研究不斷深入,相關的史實也日益清晰。本文擬根據台灣地區以及美國、日本的外交檔案,...



[圖文]漢奸王克敏的遇刺與被捕蔣介石發肅奸指令

 [圖文]漢奸王克敏的遇刺與被捕蔣介石發肅奸指令
    1937年7月7日,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爆發,中華民族陷於亡國滅種的嚴峻境地。當此國難之時,無數仁人志士為保家衛國紛紛拿起武器,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但投機政客王克敏卻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出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北京)」行政委員會委員長之職,公開投日。王克敏此舉一時間引起國人公憤,國民黨軍統局遂於1938年2月在蔣介石嚴令下展開了對王克敏的刺殺。     偽維...



抗戰中哪位開國將軍曾打得日本軍官敬禮致謝?

 抗戰中哪位開國將軍曾打得日本軍官敬禮致謝?
  導讀:張秀龍是從洪湖蘇區走出來的開國將軍。其家境貧寒,家鄉沔陽過去曾流傳「沙湖沔陽洲,十年九不收」的民謠。他少年離家進入鐵匠鋪當學徒,參與為紅軍遊擊隊打造刀槍兵器和散發傳單、張貼標語等革命活動。15歲參加紅軍,征戰幾十年,至今身上還留有戰爭年代的彈片。  1932年,張秀龍在賀龍領導的紅二軍團川漢獨立團任警衛班長。一次戰鬥中,他帶人一舉擊退敵人,還為紅軍搞回幾百擔糧食。賀龍誇...



揭秘唐朝安史之亂中的血戰:張巡死守睢陽

 揭秘唐朝安史之亂中的血戰:張巡死守睢陽
  導讀:黑壓壓的叛軍似蝗蟲撲向睢陽的城頭,滿地是橫七豎八的屍首,斷裂的戰旗,及至接近城頭,殺聲震天的隊列卻疑惑的放慢了腳步,這個使他們付出慘重傷亡的小城,此時死一般的沉寂,隱約立起幾個面有菜色的守軍身影,吃力的拉開弓弦,搖晃了幾下又倒了下去。   公元757年十月一個悲傷的夜,月光滿面淚痕,沉默的流淌在滿是戰火硝煙的土地上,黑壓壓的叛軍似蝗蟲撲向睢陽的城頭,滿地是橫七豎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