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她是一位在中國歷史資料中有很多記載的女人,也是一個被某些歷史名人否定了的女人。多才多藝、箭射針眼的她,被莫名其妙地選入皇宮。進宮後無故被羈押,又突然得到「恩遇」並懷龍子,卻面臨著被處死的危難。艱難中,小兒子當了皇帝。她被推為太后,又被尊為「陛下」。成為一個文武兼備的女皇,為中國歷史添上了一個又一個留芳千古的遺產...她有情也有愛,幸運和災難也緊隨著她。一個宮廷政變,再一次把她...
後唐莊宗李存勖簡介 死於兵變的後唐開國皇帝
莊宗,名李存勖(公元885—926年),小名亞子。李克用長子。李克用病死,他襲晉王位,建立後唐,稱帝。在位4年,在兵變中被箭射死,終年42歲。葬於雍陵(今河南省新安縣境內)。 李存勖,自幼喜歡騎馬射箭,膽力過人,為李克用所寵愛。他少年時就跟隨父親作戰。11歲隨李克用到長安向唐報功,唐昭宗特地賜賞他翡翠盤等珍寶,撫摸著他的背說:「這孩子與眾不同,日後富貴了,可不要忘了大唐!」李克用於公元...
宋慶齡為何沒有與孫中山合葬或附葬於中山陵?
宋慶齡於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根據其生前遺囑,骨灰安葬於上海萬國公墓其父母合葬墓的東側。宋慶齡為何沒有提出與孫中山合葬或附葬於中山陵成為後人評說的話題。今天,我們將通過一些歷史資料為您揭開這一謎團。 宋慶齡與孫中山在反對聲中完婚 宋慶齡從美國畢業後,也加入了父親與姐姐的行列,協助孫中山處理英文信件。1914年9月,宋靄齡回上海與孔祥熙結婚,宋慶齡接替姐姐,做了孫中山的...
清代蒲松齡簡介 《聊齋誌異》作者蒲松齡的生平
蒲松齡簡介:蒲松齡,字留仙,又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蒲家莊人。生於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6月5日)四月十六日。他生長在一個漸趨敗落的地主家庭裡。遠祖蒲魯渾和蒲居仁,做過元代般陽路總管。高祖蒲世廣是個廩生,曾祖蒲繼芳是個庠生,祖父蒲生訥連秀才也未考取。祖父輩蒲生信,做過玉田知縣,即《聊齋誌異·夢別》中的玉田公。父蒲槃,字敏吾,「少力學」,至二十餘歲還未能考中...
張國燾叛逃後總結「教訓」:長征中不夠心狠手辣
那段時候,張國燾不僅是戴笠宴會上最受歡迎的佳賓,也是戴笠最引為驕傲的部屬。每次請客,他都要邀請張國燾參加,宴會之前,他會用很神秘的口吻對朋友說:「明天請你來吃飯時,你可以看到共產黨裡面坐第三把交椅的人物。」張國燾不同意戴笠把他位列第三,排在毛(澤東)王(明)之後。他說:「在長征途上,要是我心狠手辣一點,我在共產黨內的地位就不是第三、第二了。」 雖然都是先盛後敗,但張國燾的...
汪宏華解《西遊記》:唐僧仨徒弟影射三位帝王
唐僧仨徒弟原型是誰?著名學者汪宏華新解《西遊記》的觀點受到國內外讀者的廣泛好評,近日他又撰文揭示了《西遊記》的「三重神化-還原」結構。汪宏華認為,《西遊記》運用時間跳躍、空間循環的神話手段,同時雜糅統合發生在東漢、唐朝、明朝的三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西域取經盛事。沙僧、孫悟空和豬八戒分別影射了當朝的漢明帝劉莊、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祖朱元璋。由於朱元璋取經的目的最滑稽,後果最危險...
揭秘:太保張廷玉如何歷三朝 居官五十年不倒?
張廷玉: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研齋,安徽桐城人,清朝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太保,封三等伯,歷三朝元老,居官五十年。康熙進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學士、吏部尚書、軍機大臣,加少保銜,後加太保。雍正八年(1730年),長期和清廷對抗的蒙古準噶爾部煽動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及西北各族反清,雍正帝為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決定出兵征討。因戰事緊急,軍令需要迅速處理和嚴守秘密,...
揭秘:北宋抗金名將岳飛 精忠報國 光昭日月
導讀: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1-2],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在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穎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
趙儷生:革命隊伍裡的自由主義者
趙儷生先生(1917年4月25日——2007年11月27日)是百年中國史學地圖上,一位具有獨特思想和傳奇經歷的學者。 按照輩分,趙儷生介乎第三代和第四代之間,王瑤、馮契、陳旭麓之屬。趙儷生的學思歷程和思想路線,都受到正能量的熏陶。抗戰時期,先知先覺,加入革命隊伍,要是按照這種態勢發展下去,這位「老八路」,革命成功後,極有可能像匡亞明、郭影秋、朱九思那樣,掌管一所高等學府,成為副部級的老...
千古冤將趙括:趙括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嗎?
秦趙兩國戰前綜合實力對比 秦趙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期的關鍵戰役,秦國的武安君白起因此威名大振,而趙國的趙括卻留下了「紙上談兵」的千古笑柄。成王敗寇是歷史鐵律,作為失敗者的趙括背負罵名無可厚非,可歷史非身處其中不能感同身受,趙括其實並不是不堪大用的紈褲子弟,他的失敗也自有其苦衷:其實,秦強趙弱是當時總的形勢,趙國最後的失敗實際上是一種必然,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