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后」慈禧的少女時代:美若天仙 驚為天人!
近日對外開放的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代綏遠大將軍署衙內展出了許多珍貴文物,其中有一部分陳列講述的是慈禧太后少女時代在綏遠城(現呼和浩特市)生活的情況,這一情況至今鮮為人知。
將軍署衙大堂西側原為官房,是將軍以外的官吏處理公務或休息的場所,目前這裡闢為慈禧太后少女時代家庭生活的展室,展出慈禧手繪的兩幅國畫及家庭生活用品銅盆、銅壺、銀錠等。
慈禧之父名惠征,是鑲黃旗人,惠征由安徽的後補道台升任歸綏兵備道台,便帶著15歲的女兒蘭兒(慈禧小名)及全家來到綏遠城,先後在慶豐街(呼和浩特現有東落鳳、西落鳳街)等三處生活居住。
從一些歷史資料上看,少女時代在綏遠城居住的慈禧對文學、書畫和歷史非常有興趣,她在此讀書、學畫、下棋、彈琴,且經常騎馬射箭。對於少女慈禧的長相史書中並無記載,野史中描繪她:"每一出遊,旁觀者皆喃喃做歡喜贊,謂天仙化身不過是也"。
慈禧書畫及代筆人
慈禧(1835——1908),民間百姓俗稱"西太后",是位婦孺皆知的人物。慈禧除善弄權術、熱衷政治外,生活中喜愛書畫,尤其愛以"自己所作的"書畫賞賜群臣,以示恩寵,籠絡人心。實際上慈禧本無藝術才華,其書畫多由人代筆,鈐上慈禧專用的印章即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所以,嚴格地說,將慈禧的書畫稱為慈禧款的書畫更準確一些。
那麼,慈禧親手所作的書法與繪畫是什麼樣子呢?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慈禧於光緒30年(1904年)7月2日用硃砂墨書寫的《磐若波羅蜜多心經》,由此可窺慈禧親書的真實面目。此經文其字結構呆滯鬆散,筆力孱弱稚嫩,毫無生氣,屬於初學墨書的水平。至於慈禧親筆繪畫,可見鈐有"慈禧皇太后御筆之寶"的慈禧"蓼花螳螂"畫稿,畫上有老師所作的批語,其中不乏"板墨甚有佳處"、"好"、"有筆意"等阿諛之詞。然而細審其畫,同樣屬於初學者的水平;蓼花幾如斷枝枯葉,枝與枝之間雜陳不接,葉與花零亂,其用筆畏縮遲疑,全無功力;一隻螳螂也畫得離骨岔氣不合章法。由此可見,慈禧的繪畫能力還遠沒有達到獨立成畫的水平。
為慈禧代筆的畫家叫繆素筠(1841年——1918)名嘉蕙,雲南昆明人,是慈禧繪畫的最重要代筆者。繆素筠入宮後,因慣於官場世故,又加之她唯喏承上、和氣對下,故博得上至后妃、下至宮監的一致讚賞,尊稱她為"女畫師"、"繆先生"。慈禧對她優禮有加,賞三品服色,月俸二百金,免其跪禮,常令繆素筠位居其左右,隨時教她畫畫,或為她代筆作畫。而清末宮廷畫家屈兆麟則為慈禧代筆畫松、鶴、靈芝等。
慈禧本人藝術鑒賞力、表現力的低劣,導致了她執政期間宮廷繪畫以平庸著稱。這期間既沒有培養出有創造力的畫家,又沒有創作出對當時的畫壇,或對未來的畫壇有影響力的作品。晚清的宮廷繪畫在來自民間的、藝術上生機勃發的"海派"繪畫的映襯下,越發顯得蒼白無力,以致常使人們忽略了它的存在。
慈禧後裔揭謎慈禧身世
在北京東城區朝陽門內芳嘉園11號,有一座青磚灰瓦,朱漆大門的漂亮院落,門內建有照壁、水池,院內的兩架長勢旺勁的紫籐蘿,以及一株尚在結果的秋海棠,和閒置在牆邊的抱石門墩,廢棄在屋角的剝落磚雕,似乎還能讓人尋覓到這裡昔日作為公爵府邸的遺跡。在這座典型的中國古代套院的大門上高懸著一塊由愛新覺羅·毓垣所書"桂公府"三個大字的匾額。當年,就是從這裡,走出了兩位大清皇后,即慈禧和隆裕。一門兩皇后,兩世皇國丈的特殊身份,也使居住在這座"桂公府"裡的葉赫那拉家族,門庭顯赫,後世清史專家也將這座"桂公府"譽為"清末兩代皇后的鳳凰窩"。
近日,筆者特意去了這座北京城裡的"鳳凰窩",並有幸見到了從這個"鳳凰窩"走出來的一位葉赫那拉氏家族的後人——慈禧的四世曾孫葉赫那拉·根正。
葉赫納拉氏的起源與大清第一位皇后
據葉赫那拉·根正說:"關於葉赫那拉氏的起源,有這樣一個故事:在元末明初時,已在葉赫河建立了葉赫城的葉赫那拉氏家族與愛新覺羅家氏族發生了一場戰爭,當時,愛新覺羅家族的頭領為了使葉赫那拉氏臣服,就指著大地說道:『我們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愛新覺羅就是金子的意思)!』而葉赫那拉的首領聽了一陣大笑,他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道:『金子算什麼,我們姓它!』葉赫那拉氏最後打敗了愛新覺羅,成為當時東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據史料記載:葉赫那拉氏是滿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較早的姓氏之一。葉赫那拉氏最早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時期的海西女真,其始祖叫星墾達爾漢,原姓土默特。葉赫那拉氏的始祖,原來是蒙古人到扈倫部,他招贅在那裡,那拉的意思就是愛,他領有其地,並成為一國,因為他的國是在葉赫的河邊建立的城市,所以叫葉赫那拉氏。葉赫那拉氏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其中也先後出過許多文豪武將,如歷來被譽為"清初學人第一"的滿族傑出文人納蘭性德就姓葉赫那拉。但真正使葉赫那拉揚名天下的,當屬葉赫那拉氏的三位皇后。
影視劇中的美貌慈禧
那根正(葉赫那拉·根正現用名)先生告訴筆者:"葉赫那拉氏和愛新覺羅氏世世代代都是血統之親,努爾哈赤就是葉赫那拉氏所生,也是葉赫那拉氏家的姑爺,他的皇帝兒子皇太極也是葉赫那拉氏所生,在大清朝時有一個世代說法,叫葉赫那拉家世代出美女。"
這裡那根正所說的努爾哈赤的皇后,也就是皇太極的母親,就是大清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孝慈是葉赫部長楊吉努之女,在明萬曆十六年,她14歲時是作為建州女真與葉赫女真結軍盟的條件嫁與努爾哈赤的,她與努爾哈赤生活了15年,僅生下皇太極一子。她於29歲便病逝,於清崇德元年被皇太極追諡為太祖高皇后。
在孝慈與努爾哈赤共同生活的15年間,正是努爾哈赤積極向外擴張,統一女真各部,並收降一部納娶一妃的輝煌時期。
據那根正先生講,努爾哈赤是用36年的時間統一蒙古與東北其他各部之後,最後才向葉赫那拉氏宣戰的!原因有兩個:其一,葉赫那拉最強大;其二,葉赫那拉的汗是他的親舅舅,各守關的將領都是他的表哥、表弟,都是親人。當時,努爾哈赤帶著他的千軍萬馬,包圍了葉赫城,但他沒有馬上宣戰,而是跪在城前三天三夜,請求葉赫那拉氏投降,團結起來,共同對付明朝政權。可是葉赫納拉家族認為,你是我們家的姑爺,你不聽我的指揮,還要聽你的,那哪行呀!堅決不同意。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努爾哈赤下了一道令,凡是願意投降的,一律高官厚祿,凡是反抗的不管是誰,我六親不認,一律屍首分家。就這樣,努爾哈赤向葉赫那拉宣戰,經過激烈的戰鬥,努爾哈赤最終殺進城去,殺了幾萬人,而葉赫那拉氏的那些被包圍的首領也紛紛自殺,寧死不降,直到最後,老一代的都死了,剩下年輕的看到大勢已去,大勢所趨,才向努爾哈赤投降了。
也正是因為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著葉赫那拉與愛新覺羅為世仇,宮中后妃與秀女,不選葉赫那拉氏的傳說。不過,那根正告訴筆者,"其實這是荒誕無稽之談,不僅高祖(努爾哈赤)的皇后、太宗(黃太極)的生母是葉赫那拉氏,太宗的側妃和以後的聖祖(康熙)的惠妃、高宗(乾隆)的順妃,亦都出於葉赫那拉氏。不過,讓葉赫那拉家族真正門庭顯赫名揚天下的卻是慈禧皇太后!"
兩幅慈禧肖像留下的千古謎團
荷蘭人華士·胡博用他的兩幅慈禧油畫肖像,為我們留下了一個百年謎題。這兩幅畫,容貌的細節不同,精神氣質更是迥異,這是什麼原因呢?哪幅畫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實面貌呢?
如果慈禧知道這位畫家還另外為她畫了一幅肖像,她還會對他說「Good」嗎?
當一位荷蘭畫家把他繪製的肖像小樣交給慈禧審閱的時候,太后出人意料地用英語評價道—「Good!」
這是1905年曾經真實發生的一幕。慈禧講出這句英語並不奇怪,此前,她曾多次問過當時擔任外務部右侍郎的伍廷芳,英語中「好」字怎樣說。慈禧也曾向伍博士問過其他一些英語詞彙的發音。不過,也許由於潛意識的作用,她從來沒有問過英語裡用得最多的兩個詞彙—「謝謝」和「對不起」。不管怎樣,說「Good」,證明慈禧對這幅畫十分滿意。然而,對畫家來說,令客戶滿意的作品,一定是最真實的麼?至少,這位叫做華士·胡博(HubertVos)的畫家心中,大概不作如是想。如果說「Good」的慈禧太后知道他此時心中打的主意,只怕會改用滿清十大酷刑來招待這位客人。因為,這位荷蘭畫家還另外為她畫了一幅肖像,太后並沒有見過。
巴黎畫廊展出的慈禧肖像(局部),讓人感受到她強大的意志。
如果到頤和園參觀,在德和園裡可以看到一幅鑲嵌在落地鏡框裡的油畫,高234.5厘米,寬144厘米,畫中的慈禧坐在硬木靠椅上,透視合理,神態安詳,栩栩如生,顯得保養極好。2007年專程從荷蘭趕來修復這幅油畫的文物專家安娜·范·格裡文森評價道:「幾乎可以感到太后臉頰上脂粉的質感。」在很長時間裡,人們都認為這是慈禧的油畫肖像中最為真實準確的一幅。能得到這樣的評價,與華士·胡博的藝術造詣是分不開的。
華士·胡博,本名HubertVos,1855年生於荷蘭,在中國期間一度用名胡博·華士,但被清朝官員提醒在中國姓應在前,於是改而自稱華士·胡博。他是荷蘭最出色的肖像畫畫家,曾為荷蘭女王、朝鮮國王、李鴻章、袁世凱等繪製過肖像。他是歐洲最早開始重視有色人種肖像畫的藝術家,也是唯一為慈禧畫過像的男畫家。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德和園裡這幅畫,並不是華士·胡博為慈禧所繪的唯一肖像。1906年,他在巴黎畫廊展出了另一幅慈禧的畫像。畫中的慈禧完全沒有德和園所存油畫中的慈祥溫和,而是帶著咄咄逼人的表情。展出中曾有報刊評價此畫—「最佳處就是雙眼,讓人直視片刻就不得不閃避開,彷彿這位東方的太后就在你的面前,肆意燃燒著她的權勢和淫威。」這幅畫現存於哈佛大學福格美術博物館。
頤和園和巴黎畫廊,哪一幅肖像才是慈禧的真容?
那麼,這兩幅畫中,哪一幅更接近真實的慈禧呢?華士·胡博雖然曾兩次訪問晚清的中國,但是他見到慈禧並為其畫像的機會,只有一次。
華士·胡博第一次到中國,是1899年。說來這次旅行頗有些浪漫,那是他環球結婚旅行的一站,他娶了夏威夷公主凱克拉尼(當時夏威夷在一位女王的統治之下,還沒有併入美國)。在中國,他曾經為慶親王奕劻、李鴻章、袁世凱等畫像,並曾提出想為慈禧和光緒畫像,但沒有得到積極的回應。不過這幾張畫還是為他帶來了機遇。1905年,慈禧命人邀華士·胡博來中國為自己畫像,其原因據說是因為看到了胡博為奕劻所繪肖像,十分欣賞。
1905年6月,經伍廷芳邀請,胡博來到北京。從6月20日開始,共畫了四次,但他並不知道繪畫的地點。他的記述稱,是從兵部衙門隨同伍廷芳和載振前去畫像的,「走入城關,看到荷塘環繞花園,乘小船進入,而後在殿宇中等待太后的到來。」後人估計,胡博作畫的地點是中南海,在當時慈禧經常居住的儀鸞殿附近。胡博回憶當時「光從左側射來」,這正是巴黎展出的那幅畫很鮮明的特徵。在這裡,胡博畫出了肖像的小樣,而後在酒店將作品完成,在獲得酬勞後離開中國。三年後,慈禧死去,胡博再不曾見過這位太后。
由此可以推斷,兩幅畫像,描繪的都是1905年的慈禧,時年69歲。顯然,在巴黎展出的那幅慈禧肖像,更為符合這個年齡。
也有與此結論相反的證據。首先,現存當時慈禧的照片中,其形象與德和園的畫像更為接近。頗有人回憶慈禧晚年保養得法,顯得比真實的年齡年輕。不過,考慮到當時的照片都要經過嚴格的修版,真人與照片相差很大的現象並不罕見。其次,在胡博的回憶中,繪畫現場寶座後面是竹林圖案的簾子,慈禧身邊有盛放蘋果的盤子,兩邊還有孔雀毛大扇。這些,都與德和園畫像的背景更為一致。
然而,胡博在回憶中講到,他最初試圖繪製的慈禧肖像,是「希望畫成背景較暗,略帶神秘色彩的圖畫」。在巴黎展出的慈禧肖像正是如此,一條龍在背景中似隱似現。也許這幅畫才是胡博心中理想的創造?
慈禧並不想要一張完全真實的畫像
不妨再看看胡博關於繪畫過程的詳細描述。他說,在巴黎展出的慈禧肖像,是離開中國後參照他在北京所畫小樣繪製的。這個小樣顯然不是慈禧審閱過的那個,而是他當年6月20日第一次繪畫後製作的另一個小樣。這是因為,在6月20日的繪畫完成小樣後,清廷方面曾提出一系列更改要求,包括:去掉眼睛上下、鼻子等處的陰影,眼睛加大,眉毛要直,嘴角要朝上,嘴唇要豐滿。據說,這是慈禧親自提出的要求。
胡博正是根據這個要求完成了第二個小樣,先經過載振等人的審閱,感覺滿意後再次轉交慈禧。這一次,慈禧又提出眼睛要向上睜開一點。這樣,再次修改的小樣才成為德和園保存肖像的藍本。可以看出,德和園肖像上,這些修改意見都得到了充分的響應。胡博也明白了,慈禧並不是如自己所推測的那樣想要一張完全真實的畫像。
巴黎畫廊中的慈禧,雙眼上下都有明顯的陰影,突出了眼袋的存在,而且明顯畫出了彎曲的眉骨,顯示慈禧的眉毛是重新畫過的。鼻樑更加堅挺,突出了額頭的川字文,嘴角很明顯地向下彎曲,嘴唇稜角分明—在西方這或許都是表達人物具有強大決斷力的一種手段,但東方人看來,是有一點女生男相,可能感到不舒服。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慈禧才要求進行修改。
由此可以推斷,巴黎畫廊的作品,與胡博的第一個小樣更加接近。換句話說,也就是與真實的慈禧更加接近,因為胡博在製作第一個小樣的時候,目的肯定是盡量真實。
仔細端詳這幅肖像,誠如胡博對慈禧的描述—「坐得筆直,顯出堅強的意志,臉上皺紋也帶著深意似的。」也只有這樣一個刁悍的那拉氏,才能夠解釋那個時代一件件令人驚怵的往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