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東沙群島緣何靜悄悄:清廷及時驅走日本
近幾年,南海形勢風起雲湧,圍繞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而發生的一系列爭端愈演愈烈,加上某些域外大國的無理參與,這片海域似乎再也難以平靜。相比之下,東沙群島不曾發生島礁爭端,因而略顯「寂寥」,似乎被世人遺忘。東沙群島為何靜悄悄?
先佔先得有理有據
東沙群島是南海諸島中最北端的一群島嶼,物產豐富,地理位置重要,是通往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巴林塘海峽等國際航線的必經之地,是扼守東北亞航運和西太平洋「石油生命線」的要衝,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東沙位於台灣島和海南島間連線的中部,因居萬山群島之東,故稱「大東沙」「東沙群島」。 東沙的礁盤是一個馬蹄狀環礁,形如彎月與東沙島相對,環礁弧長46公里,寬2000米,中間是一個直徑達11海里~12海里的潟湖,水深在0.6米~18米,可以停泊艦船,是優良的避風港。東沙島東西長約2800米,寬865米,是南海諸島中的大島之一。 在公元4世紀,晉代的《廣州記》就把東沙群島稱為「珊瑚州」,記載有「昔人於海中捕魚,得珊瑚」。唐、宋時起,中國一直對東沙群島實施行政管轄。清代稱它為「南澳氣」和「沙頭」。我國漁民世代在此以捕撈為生,進行開發作業,說明東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中國首先發現、命名、開發和經營東沙群島,符合國際法中領土取得的「先占」原則,具有享用領土主權的合法性,是認定國土的法理基礎。
驅除倭寇捍我主權
東沙富饒而地處戰略要衝,法、英、日等列強都曾覬覦寶島尋機侵佔。日本政府為擴大南洋殖民勢力範圍,縱容、支持日本人入侵東沙。日本浪人賴茨一郎曾竄上東沙,在島上營造船舶、蓄水池及房舍等,後被巡查的廣東水師拘押,對其警告後押解出境。1901年,日本商人西澤吉次發現島上有豐富的磷質礦沙。次年,他率船前來挖掘了大量磷質礦沙,運到台灣販賣,獲利頗豐。1907年,日俄戰爭結束,西澤吉次率人再登東沙島,建築碼頭和小鐵路,肆意掠奪磷質礦沙和海產品,在島上豎立木牌,升起日本國旗,聲稱佔領了「無主地」,將該島命名為「西澤島」。日本軍艦滿載日本移民和軍火為其保駕護航,企圖長期佔據東沙。 同年,南澳總兵李准率領3艘軍艦,前往西沙、東沙群島巡視,在主要島嶼上「勒石為碑,宣示主權」。在巡視東沙時,發現日本人非法登島,軍方和當局一面派「飛鷹」艦再赴東沙,查清日本人強佔事實,並拍攝照片為證,還收集包括英、法海軍的相關海圖等有關東沙島各種文獻,連同「飛鷹」號拍攝的照片,急送北京外務部。呈文指出:日本人「私佔有據,若不設法爭回,則各國必援均沾之例,爭思攘占,所關非細」,希望外務部「迅與日使交涉,飭將該國商民一律撤回,由我派員收管,另籌佈置,一申主權」。一面積極備戰,準備武力收回東沙島,並威懾其他國家「爭思攘占」我國南海諸島的企圖。李准義正詞嚴責問西澤:「東沙群島入中華版圖已有幾百年,東沙主權一直在我,爾等何得私占?」日本政府狡辯該島是「無主荒島」,中國則出示《國圖柔遠記》《中國江海險要圖志》以及中國和英國出版的一些地圖據理力爭,充分證明東沙群島是中國領土,屬廣東管轄。日本領事在確鑿證據面前啞口無言,只得承認東沙島為中國固有領土。1909年10月11,中日雙方簽訂了《東沙問題條約》,明確東沙群島為中國固有領土,日本人立即撤出,將東沙島歸還中國,並賠償中國漁民及損壞廟產的損失,向清政府補納稅款。 1909年11月19日,中國水師「廣海」艦上響起震耳欲聾的21響禮炮聲,這是中國島礁鬥爭上的一次軍事、外交雙勝利。在中、日兩國參加交接儀式的官員面前,一面黃龍旗在東沙島上空冉冉升起,與「廣海」號軍艦上迎風飄舞的黃龍海軍旗遙相呼應,替代了降落的日本國旗。 大清帝國在暮日餘暉中不忘南疆國土,派遣軍艦巡視南海諸群島宣示主權,對入侵者採取斷然措施,及時收回了東沙主權,是奠定今天東沙和平局面的保證。收復東沙群島主權,維護了國家海洋權益,樹立了一座歷史豐碑。
實際管轄有效控制
在現代國際法中,存在著「先占」和「時效」兩個概念。有「先占」而無實際控制和管轄,就會被別國乘虛而入,導致島礁被奪或造成主權爭議。而東沙群島是「先占」「控制」「管轄」3個環節緊扣,別國無隙可乘。 1910年7月,清政府設立了「管理東沙島委員會」,實施管理東沙島事務,並頒發「辦理東沙島委員會之關防」。清政府還對東沙島進行經濟開發,曾同日本「大澤商會」簽約合資開發水產品。水師則以東沙島為基點派兵駐守,巡視洋面,以示保護,初步改變了我國南部海疆無人駐守的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東沙一度被日本佔領。「二戰」結束,當局及時將東沙收回,1945年劃歸廣東省管轄。1949年10月國民黨退踞台灣,繼續留守駐軍控制東沙,並在1979年將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一起劃歸台灣高雄市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未對中沙群島採取軍事行動,繼續維持台灣當局守衛,只是將行政劃歸廣東省汕尾市管轄。 現在東沙由台灣「海岸巡防署」實施管理,台灣領導人數次登島視察,1999年高雄市長登島在漁民服務站釘上了「旗津區中興裡18鄰東沙31號」門牌。2007年,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東沙島納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管轄,成為台灣地區面積最大的國家海洋公園。 回顧東沙歷史,我們甚為欣慰。當年清朝處於沒落時期,海軍艱難生存,但仍駕駛著排水量僅幾百噸的木殼老式軍艦,巡航南海諸島宣示主權。堅決趕走入侵者,保衛東沙群島主權。 國際法中「先占」和「時效」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隨著殖民時代的結束和海洋形勢的變化,「先占」不能一勞永逸,國土需要堅守和有效管轄方能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