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劉安歷史上有沒有造反?豆腐是不是他發明的
淮南王劉安是誰?據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豆腐之法,始於前漢淮南王劉安。」煉丹藥居然煉出了豆腐,也算奇才。
此外,據《水經注》、《太平寰宇記》等古籍記載,「八公」還是劉安煉長生不老丹藥的得力助手。劉安篤信神仙秘法鴻寶之道,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欲求長生不老之術。一日有八位老者求見劉安。門吏見是八個鬚眉皓素的老人,不願通報,八公頃刻變成八個童子。門吏大驚,即告劉安。劉安顧不得穿葑,赤腳出迎,執弟子禮。
八公留下後,既與劉安登山修道煉丹。不久丹藥煉成,劉安服之,與八公「白日昇天」。余藥在器,雞犬舔啄之,盡得升天,出現了「雞鳴天上,犬吠雲中」的奇觀。因此留下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諺語。
劉安是當時貴族階級中少有的飽學之士,治政有方,有德於民。他博學多才,一生著述宏富,碩果纍纍。他廣招天下英才,蓄養數千賓客,探討天下興亡,研究學術科技,使淮南國成為西漢前期著名的文化學術中心。他常與其賓客一起談道論文,後來編成《淮南子》一書。成為西漢時期一部影響巨大的社會百科全書。
《淮南子》初名為《鴻烈》,經西漢文學家劉向校定後稱《淮南》,《隋書"經籍志》始題為《淮南子》。東漢高誘《淮南子敘》中說:「其旨近老子,淡泊無為,蹈虛守靜,出入經道。言其大也,則燾天載地,說其細也,則淪於無垠,及古今治亂,存亡禍福,世間詭異之事。其義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類,無所不載。」
唐代學者劉知幾也說它「牢籠天地,博極古今」。它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由於是集體編撰,又多「掇拾舊文」,所以它的思想觀點很複雜,但以道家為主。劉安及其編輯們對於其他各家思想,既有批判,又有吸收,顯著表現了漢代文人在學術文化上那種兼容並蓄的氣魄。它還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說的重要淵藪。如共工怒觸不周山、羿射十日、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神話傳說都賴本書得以保存。
武帝「方好文藝」,對族內長輩劉安較為敬重。每次給予書信,常召司馬相如等文士看過草稿才發出。劉安入朝獻上新作,往往為武帝喜愛而秘藏。曾受命寫《離騷傳》,早上受詔,日食(中午)時就獻上。可見其文采斐然!每次宴見,談說政治及方技賦頌,直至黃昏才罷休。
元朔三年(前126),漢武帝賞賜淮南王几案手杖,恩准他不必入京朝見。漢朝循上古禮制,諸侯王要定期朝見天子述職。劉安享此待遇,可見武帝對他這位文學家叔叔,是多麼的尊敬。此外,劉安後來數有謀逆行為,曾被張湯查出蛛絲馬跡,武帝殺人何曾手軟過,可就對劉安格外器重不忍。
可見,劉安不僅是當時政治上的一個頭面人物,而且還是當時學術界一個著名學者。他是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是一位具有多種身份的人,既是諸侯王,又是文學家、思想家、科學家,還是神仙家,據傳甚至是發明豆腐的美食家,並且是一個由各種人才彙集的知識群體的首領。
雖然劉安才氣縱橫,以智慧稱著於當世。但其並非帝王之材,不懂軍事。上書反對武帝出兵援助東甌國,打擊閩越國,說一通黃老的無為而治的大而無當的話。這是明顯不符合當時政治軍事態勢的。後來漢武帝抵擋住來之各方面的壓力,強勢出兵維護附庸國的利益,獲得了很好的政治資本,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和振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文人遭遇了政治。劉安生活在漢武帝即位前後,正處於西漢政治、經濟、文化都發生巨大變化的歷史轉折時期。周朝以來的家天下,分封制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種種措施激化了與分封諸侯王的矛盾,劉安沒有順應歷史潮流,最後落的個自我了斷,實在可歎。
漢武帝非常欣賞劉安的才情,但他強力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治思想,卻和劉安推崇的「無為而治」的道家學說南轅北轍,而父親劉長之死(其父劉長自持與皇帝親近,驕縱妄法,無視朝廷的各種典章制度。公元前173年,漢文帝下令廢劉長王位,劉長被廢王位,在流放蜀郡的途中絕食而死。)更成了劉安心中的一個「死結」。因此,劉安在廣置門客進行「學術研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積蓄力量,為有朝一日的謀反做著準備。
建元六年(前135年),慧星出現,淮南王心生怪異。有人勸說淮南王道:「先前吳軍起兵時,慧星出現僅長數尺,而兵戰仍然血流千里。現在慧星長至滿天,天下兵戰應當大興。」淮南王心想皇上沒有太子,若天下發生變故,諸侯王將一齊爭奪皇位,便更加加緊整治兵器和攻戰器械,積聚黃金錢財賄贈郡守、諸侯王、說客和有奇才的人。各位能言巧辯的人為淮南王出謀劃策,都胡亂編造荒誕的邪說,阿諛逢迎淮南王。淮南王心中十分歡喜,賞他們很多錢財,而謀反之心更甚。
淮南王有女兒名劉陵,她聰敏,有口才。淮南王喜愛劉陵,經常多給她錢財,讓她在長安刺探朝中軍政內情。據野史記載,在武帝大婚前,曾和劉陵發生私情。不過劉徹是個愛美人更愛江山的雄主,事後對她異常冷漠。
其後,劉陵靠美色結交朝中權貴,皇帝的舅舅-當朝太尉田蚡,將軍岸頭侯張次公,漢賦大家中大夫嚴助,豪強俠客郭解等,都做了陵翁主的入幕之賓。用身體換情報,可謂當下「潛規則」的始作俑者,一時之間,長安城多少香艷故事。
劉安的門客,「八公」之一的雷被,是江南的劍術名家,淮南王太子劉遷向他挑釁,雷被失手擊中劉遷,懼怕劉遷報復,就逃離淮南國去長安投軍,劉遷派人阻擊雷被。武帝曾下詔召天下武士從軍抗擊匈奴,根據漢律,凡阻撓執行天子詔令者,應判棄市死罪。
雷被逃到長安,告發劉遷阻攔一事。漢武帝考慮到劉安在皇室宗親中的地位,漢律在貴族那裡並無多少意義,同時又需要保持國內的穩定局勢,並沒有認真追究此事。其時正在削藩,就順勢剝奪了淮南國封地中的三個縣,也算小懲大誡。不久,門客伍被和劉安的孫子劉建相繼首告淮南王謀反。劉安更加惶惶然,再也按捺不住,加急了舉兵的步伐。
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劉安在漢武帝巡遊淮南國期間失去了一次絕好的機會。武帝察覺劉安有不臣之心,決定敲山震虎。於是任命老衛尉將軍李廣為郎中令,到他叔叔的地盤旅遊。劉安的太子劉遷建議他收買李廣,攻擊天子行轅,再派遣刺客除掉漢軍首領衛青,則大事成矣。
關鍵時刻,劉安躊躇不定,後來也終於下了決定,前去收買李廣。所幸,飛將軍並不買他的賬,面陳武帝詳情,劉徹馬上決定取消休假,返回長安。此時,劉安又怕狼怕虎,不敢追擊武帝。至此,謀反計畫告以流產,不臣之心徹底暴露。
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酷吏張湯入淮南國辦案,在淮南王宮搜出用來行事的攻戰器械和天子符印。證據確鑿。武帝遣宗正入淮南召其入長安治罪。劉安從容自盡,尚不失文人的錚然傲骨。
淮南王劉安、衡山王劉賜,謀反事洩,相繼自殺身亡。漢武帝取消淮南國封地,設置九江郡,又取衡山國內六縣、安豐等縣首字,寓「六地平安,永不再叛」之義定地名為「六安」,今天的安徽省六安市由此得名。
以劉安其人之思想之廣博,精神世界之豐富,怎麼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呢,如若其能審時度勢,韜光養晦,附和武帝的政治策略,交出封疆權利做一個政治上的逍遙王,日子過的還是養尊處優,平日裡舞文弄墨,悠哉遊哉豈不是快樂自在。可是呢..卻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實在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