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與上海「申城」的來歷:上海為何又叫申城 | 陽光歷史

 

A-A+

春申君與上海「申城」的來歷:上海為何又叫申城

2015年08月15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403 次

  申城之「申」的來歷

  上海又名「申城」,簡稱「申」。上海的開發起源於何時,有史記載應追溯到戰國後期,在此之前,上海地界雖屬吳越之地,但因地處長江三角洲入海口南岸,受太湖多條出水口和浦江、海潮作用形成的泥沙淤積,土地多呈荒蕪和沼澤狀態,開發極為薄弱。到了戰國後期的公元前248年,因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國令尹(相國)春申君黃歇請封於此,建都邑於故吳墟(今蘇州城),今上海之地遂得治理開發,成為富庶之地,因為春申君封地並得良好治理,上海也就有了「申」城的簡稱。

  那麼,申城之「申」和春申君之「申」既同出一源,又來自何時何處?這要從春申君的最初封地談起。據《史記·春申君列傳》載,「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黃氏。」早年遊學博聞,事楚頃襄王,當時正值秦國脅迫韓、魏欲聯合攻打楚國,黃歇奉命出使秦國,上書秦昭王,使秦國改變了伐楚的計畫。黃歇的這篇「上秦昭王書」可謂名垂青史的奏書,分析透徹入理,引經據典,一舉打動了秦昭王。

  此後,黃歇又隨楚國太子完作為人質,留居秦國咸陽。直到8年以後,楚頃襄王重病在身不久於人世,才設計先後逃離秦國,太子完回國後不久即位為楚考烈王,因黃歇再立大功而為楚相,封為「春申君」,賜淮河以北12縣,在此封地15年後,黃歇主動讓出淮北封地,請封遠在東海之濱的江東故吳地。淮北12縣曾經是古申國從河南省南陽盆地遷往信陽一帶的申國故地,又曾為楚頃襄王的臨時都城「楚王城」的地望所在,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信陽及其以東地區西周春秋時期為古黃國、息國、申國的封地或遷徙地。「春申」之義蓋取「繁榮興旺申地」的涵義,希望春申君能將這裡治理的一派繁榮景象。


  春申君為何放棄富庶的淮北之地而請封到當時屬楚國東部邊陲的江東之地呢?據《史記》載,黃歇初受封15年後,主動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請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其實,身為國相的黃歇,封地近於國都陳郢(今河南淮陽),對楚王室構成威脅,春申君為了避嫌而主動放棄淮北封地,以取得楚王的信任,至於淮北接近齊國,容易受到齊國的威脅不過是一個借口而已。黃歇及其族人在江東吳地一帶經營了10年,以此為基地疏通河道,興修水利,改造糧田,使長江三角洲的浦江地區得到良好的開發治理,受到當地人民和後世的敬仰。

  春申君黃歇的主要歷史業績與後世傳人

  春申君黃歇為「戰國四公子」之一,不僅對楚國後期貢獻很大,而且對戰國時期中國歷史的影響也是突出的。他輔佐兩代楚王,廣招天下賢能,擁有門客三千,對維護當時楚國和天下局勢發揮了重要影響,在楚國的地位「雖名相國,實楚王也。」除上述上書秦王,以智退秦、韓、魏聯軍外,並與太子完一起在秦國作為人質長達8年之久,回國後春申君黃歇就相國的第五年,即「長平之戰」的第二年,受命將兵解邯鄲之圍,迫使秦國引兵退卻。就相國的第八年,帶領楚國軍隊北伐滅魯,並任命著名思想家荀卿為蘭陵令,使楚國顯示出復興跡象。之後代楚王行使多國「縱約長」之職,聯合出兵至函谷關,後諸侯軍敗走,合縱失敗。春申君兩度受封,對淮北封地和江東封地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促進了兩地的開發,鞏固了楚國的生產基地,也使兩地黃氏成為名門望族。對江東吳地尤其是申地的開發,為今上海地區最早的開發歷史記載,開啟了上海地區的先秦文明。楚國後來向東遷都壽春(今安徽壽縣),除避秦兵鋒芒外,與春申君在東方封地的開發不無關係。

  春申君就相國25年後,在楚考烈王去世後遭到趙人李園設計的陰謀行刺,同時黃歇家族也遭到李園勢力的嚴重殘害,但其子孫至少有五支倖存並傳衍下來。他的長子黃尚一支,形成後來的江夏黃氏,次子黃俊一支,形成中原的陽夏黃氏,五子黃堂一支,形成後來的東吳黃氏。另有改姓申氏者,為黃姓一支後裔。春申君在上海的封地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積澱。

  春申君經營江東在申城上海留下的文化遺產

  首先,通過黃歇在江東封地的開疆拓土,在上海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農耕文明和水上航運文明。興修水利,疏浚水道,主持疏浚東江、婁江、吳淞江「三江」,開浚黃歇浦(黃浦江),連通太湖和澱山湖,將其江面拓展到300米至700米,深挖至十數米,與東海、黃海之間的長江出海口連通。後人繼承春申君的傳統,不斷深挖疏浚,至今,黃浦江江闊水深,可通行3000~10000噸級船隻,屬一級航道。黃浦江由此成為上海市的母親河,上海市主要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的水源主要來自這條江,並承擔著航運、排洪、灌溉、漁業、旅遊、調節氣候等重要作用。2300年前春申君帶領民眾改良土壤,荒灘變良田,開發治理江東,為吳越帶去了先進的冶鐵技術,製造農業生產器械,先進的紡織技術,與江南的蠶線結合,為日後這裡成為全國農業發達魚米之鄉、絲綢之鄉、紡織之鄉,以及中國資本主義最早在江南蘇杭地區的萌芽,奠定了良好生產基礎。

  其次,在上海及其周邊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留下了與春申君黃歇有關的歷史文化遺存。如黃浦江、申江、春申江、黃浦區、春申路、春申村等地名遺跡,均為紀念這位開「申」之祖而命名。在上海的老城隍廟,曾經供奉著春申君的神像(後在日軍侵華時被毀)。現在,在上海松江區新橋鎮春申村,於2003年重新擴建的春申君祠堂,相傳這裡曾是春申君治理黃浦江的「指揮所」。一組巨大的銅浮雕,栩栩如生地再現了當年黃歇領著當地居民治理、疏通黃浦江的情景。重建的祠堂佔地500平方米,為仿古民居建築。室內陳列著春申君的相關史料及松江古跡、歷史名人名作。祠堂裡的匾額,分別為著名松江籍學者和書法家施蟄存、程十發、鄭為題寫。

  第三,春申文化反映了上海的根文化特徵。黃浦江疏浚後,當地水系分明起來,澤國變成良田,經濟長足發展,地位日彰,上海地區的行政建制和歷史沿革從此開始。隋代,當地開始設鎮,名曰華亭鎮。唐時開始設縣。北宋淳化年間(990年~994年),這裡開始稱上海,為上海鎮。到了明代,中國資本主義萌芽,這裡日益興盛。1553年,朝廷為抵抗倭寇,築上海城,當地經濟進一步發展,逐漸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清代,上海屬松江府。1843年,上海被迫開埠,成為外國列強在華的租界,使上海逐漸由一個東南名邑變成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城市。同時,上海也成為中國重要的國際通商口岸之一。

  民國時期,上海屬江蘇省。1928年,政府設上海特別市。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成為直轄市,也是中國最大的都市。在上海文化的演進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海派文化」風格,而這種海派文化之根,在文明開啟之時的戰國時期就有了自己的萌芽。黃歇在江東領地上開創的先秦地方文化,具有吳文化、越文化、楚文化、中原文化等多元文化相融合的顯著特徵,而近代上海興起的海派文化的典型特徵就是,兼容並蓄、多元互補、不拘一格、靈活創新,融多元文化熔於一爐,在包容一切中創造一切。上海一向以「海派文化」著稱,「海派」一詞肇始於晚清時期中國畫中的「海上畫派」。

  鴉片戰爭後,上海出現了「華洋雜處」的租界,當時一大批畫家來上海,受新風氣的影響,他們在中國畫的傳統基礎之上,借鑒西洋畫的技法,逐漸形成了貫通古今、融合中外的畫派,「海派」只是這種「海上畫派」的簡稱。這種的文化風格,逐漸由畫壇擴展到戲曲、電影、小說乃至社會風尚、生活方式等方面,「海派文化」的概念由此產生。

  上海學者張汝皋認為,「海上畫派」只是「海派文化」的起端而非源頭,黃歇開創的領地文化應為「海派文化」的「文化源頭」。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