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誰是中國歷史上的有名的十大草包將軍盤點
導讀:在中國歷史上,總有那麼些人,佔著高位但是乾的事卻讓人們看的十分的嘀笑皆非,而接下來小編要介紹的以下十位呢就是史上著名的草包將軍。
1,李廣利(西漢)
俗話說,一個將軍打敗仗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打敗仗,李廣利身為漢武帝統治後半段的最高軍事統帥,居然能夠完成這個高難度的技術動作,實在讓人"佩服萬分"。
李廣利,漢武帝寵妃李夫人之兄,是昌邑哀王(劉髆)的舅舅。雖然同為外戚,可李廣利比起之前的衛青霍去病卻差了十萬八千里。衛青和霍去病兩位外戚統帥橫掃漠北,打得草原悍狼匈奴嗷嗷狂逃,大概是受了衛霍二將軍橫掃千里的鼓舞,漢武帝在其晚年似乎患上了"外戚依賴症。"似乎認為只有外戚才是最好的統兵大員,同為漢武帝大舅子的李廣利就這樣平步青雲,在衛青去世後接替了大將軍的職務,而他面臨的是比衛青好的多的形勢:強大的匈奴早已經威風不再,西域的小國更實力有限,以漢朝強大的軍力和國力,放在他手上不是指哪打哪嗎?可問題是:李廣利實在不是這塊料。在這個歷史時刻,李廣利這位庸才粉墨登場,差點把漢匈戰爭的大好格局都賠進去。
二征大宛,李廣利率六萬大軍出塞,屢戰屢敗,雖最後勉強迫使大宛投降,可漢軍的損失居然高達六分之五,這樣的"勝仗"居然還未讓漢武帝清醒。之後三征匈奴之戰,漢武帝壯志滿懷,一心要把匈奴趕盡殺絕,可李廣利實在讓他失望了。第一次征匈奴,李廣利率三萬大軍在天山大戰右賢王,先勝後敗,被匈奴人重重圍困,險些腦袋搬家。比起霍去病一萬鐵騎橫掃河西的壯舉,李廣利真該慚愧到家。不過這次畢竟面對匈奴優勢兵力,還算情有可原,第二次征匈奴,漢武帝動了血本,把二十一萬大軍交給李廣利,與匈奴單于10萬大軍在蒙古土拉河血戰,久戰不下後匆忙撤軍,靠著漢朝斷後部隊的殊死奮戰總算全身而退,可這次畢竟還算把部隊完整的帶回來,不算太丟人。第三次征匈奴卻真讓漢朝血本無歸,李廣利率七萬精銳,在內蒙古杭愛山與匈奴決戰,先是打了個開門紅,迫使匈奴撤軍,可之後又被匈奴來了個反包圍,七萬大軍全軍覆沒,連李廣利本人也投降匈奴。此戰使漢朝精銳幾乎損失殆盡,漢武帝不得不下輪台詔,暫時停止了對匈奴的戰爭。可幸的是,漢朝瘦死的駱駝畢竟比馬大,匈奴雖然三次挫敗李廣利,卻始終沒有改變漢匈戰爭的大格局。
不但打仗不行,李廣利的人品也著實有問題,此人打仗無謀,為官卻陰狠奸詐,實在是聰明用錯了地方。他在任大將軍期間,勾結丞相劉屈髦,結黨營私,陷害太子,直接造成了漢武帝末年的巫蠱之禍。作為將軍,他更是忌賢妒能,排斥異己,征匈奴期間,坐視李陵孤軍被圍而不救,斷送了一個名將的前程,而自己最後也兵敗投降,可悲的是當漢奸也沒當好,投降沒多久就被匈奴重臣衛律陷害身死,真個是幹啥啥不行。如此無德無能之人,竟然把持西漢軍權數十年,實在是漢武帝統治後期的一大敗筆。可沒有辦法,誰讓人家是皇帝的大舅子呢,真個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不服不行。
2, 鮮於仲通(唐朝)
把鮮於仲通列入十大草包將軍的名錄裡,別人都感覺有些不好意思,說實話,他是個草包不假,可把他算做將軍,實在真是勉強的很。不是因為他級別不夠,而是他能力真的有限的可以。
鮮於仲通,名向,漁陽縣人,寄籍新政(今四川東南部)。說起來,鮮於仲通本人和帶兵打仗原本是沒什麼緣分的,他家是四川當地的富豪,從小就勤攻詩書,還在科舉裡中了進士。不過鮮於仲通讀書有專攻,救世濟民的本事沒讀出來,帶兵打仗的道道也一竅不通,卻從滿冊書卷裡學來了不少溜鬚拍馬的本事,並很快學以致用。早在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在四川窮困潦倒的時候,鮮於仲通就認定他是個"奇貨",經常資助他,後來楊國忠憑著妹妹楊貴妃的關係平步青雲,自然下死力的報答鮮於仲通,鮮於仲通因此平步青雲,終於成了手握四川軍政大權的劍南節度使。本來這樣的事也不可厚非,身在官場,誰沒有點鑽營的手段,可打仗實在不是鬧著玩的事,加上鮮於仲通此人人品實在太濫,他拚命巴結楊國忠,橫徵暴斂,將四川禍害的民不聊生。任用酷吏壓迫臨近的南詔等國。結果,他所信任的酷吏張須陀強暴了南詔王妃,使南詔與唐朝幾十年的友好關係徹底告吹,闖下了塌天大禍。
天寶十年,為報張須陀辱妻之仇,南詔發兵攻唐,將姦污南詔王妃的張須陀大卸八塊,由此,也拉開了鮮於仲通這位邊鎮大將一系列草包式軍事指揮的序幕。戰事打響後,鮮於仲通急於搶功,率8萬精兵殺入南詔境內,別說,唐軍的浩大氣勢一開始還真把南詔嚇住了,鮮於仲通很快兵逼西洱河,南詔國王閣羅鳳慌忙派使者求和,並一再表示,只要唐朝能夠退兵,南詔願接受唐朝的一切條件。其實事情到了這一步,唐朝已經有台階下了,更何況此時唐朝最大的對手是吐蕃,南詔的存在更可以被當做防禦吐蕃的屏障。然而短視的鮮於仲通乾脆利落的拒絕了南詔的求和要求。為求自保的南詔只好背水一戰了,唐朝喪失了本可不戰屈人之兵的最好機會,但七萬唐軍獲勝的機會還是很大的。然而鮮於仲通馬上又走出了另一步臭棋:他拒絕部將提出的穩進的建議,派大軍饒到蒼山背後,很想演一出前後夾擊全殲強敵的好戲,想法是不錯,可太不切實際了,唐軍的西面,正有吐蕃的邊軍在虎視眈眈,值此危機時刻,南詔不可能想不到向吐蕃求援的一招,可鮮於仲通長著豬腦子,硬是對吐蕃的威脅視而不見,事實果然如此,唐朝派大軍企圖饒蒼山發動進攻,卻正好讓部隊的側面暴露在吐蕃人的眼皮底下,南詔和吐蕃合軍從兩線發動襲擊,將唐軍攔腰斬斷,於是一場原本勢如破竹的勝利很快變成了脆敗,六萬唐軍被殺,屍首堆滿了山谷,鮮於仲通想給敵人來個前後夾擊,最後卻被人家來了個前後夾擊。可恨的是,唐軍全軍覆沒,卻只跑了這個無能統帥鮮於仲通,在楊國忠的庇護下,他不但逃過了兵敗的懲罰,反而平級調動為京兆尹,然而幾年後,他因小事得罪了後台楊國忠,最終被貶官,小人枉做了小人,但下場還不算太壞,因為他去世於安史之亂的前夜,壞人得善終,真是老天無眼。
鮮於仲通一輩子就打了這一仗,說他是個草包,原因自然不僅僅於此,身為邊鎮大將,他生性貪婪,只知道橫徵暴斂迎合權貴,卻全無一個將領應有的戰略眼光,唐朝與南詔一百多年的友好關係毀在了他手裡,直接把原來的朋友推向了敵人吐蕃的懷抱。更要命的是,西洱河之敗讓唐朝把四川地區的精兵幾乎賠光,使四川防務能力大為削弱,。南詔堅決投靠吐蕃,配合吐蕃連年禍害唐朝邊境,給四川百姓帶來了無盡的災難。其為禍一直延續到中唐時期。這樣一個品行低劣的小人,僅僅因為投靠了楊國忠就得到重用提拔,政治環境如此糟糕,就算沒有安史之亂,盛唐黃金時代的結束,恐怕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3,王玄謨(南北朝-宋)
大詞人辛棄疾在南宋國破山河在的時代裡曾悲哀的賦詞感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說的正是南朝宋國北伐中原的典故,在南北朝分裂的大格局下,宋國本來是最有希望締造南方統一北方奇跡的王朝。在經過劉裕和劉義隆兩代帝王勵精圖治以後,南朝宋國國力富庶,兵強馬壯,出現了南北朝時代最好的政治局面---元嘉之治。而北方的鮮卑北魏初步完成了統一,正是立足未穩之時,南朝原本迎來了他們一統中國的最好時機,連南朝當政的宋文帝也憧憬起"封狼居胥"的偉業了,只可惜將熊熊一窩,一個叫王玄謨的庸將橫空出世,最終締造了"贏得倉皇北顧"的滑稽結局。
王玄謨出身南朝世家大族,字彥德,太原祁人,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北朝鮮卑燕國的大將,可謂是將門之後了。說起來,王玄謨的優點也是不少的,比如說他善談吐,能說會道,宋武帝劉裕就是在與他交談後大為讚賞,從此大加提拔。而且他的人品也不壞,甚至剛直敢言,在後來劉宋暴君亂政,大殺宗室的時候,正是他直言抗爭,才避免了更多的流血事件。更重要的是,他還是個有理想的人,在南朝世族滿足偏安的情況下,他是堅定的主戰派,就是他鼓動宋文帝"封狼居胥",終於激起這位君王熱血滿腔的夢想。只可惜,能說的未必會做事,品德好未必能力強,志大更有可能才疏,王玄謨在劉宋北伐時候的拙劣表現就是證明。
公元450年,剛剛結束了對北朝漢族世家大清洗的北魏太武帝舉兵南征,宋軍在彭城嚴防死守,硬是擋住了魏軍的鐵騎。大好形勢下,宋朝終於在七月舉兵北伐,兵分兩路殺入北方大地,當時,北魏因持續的民族壓迫,已經民怨沸騰,中原百姓紛紛起兵,組成義師聲援南朝北伐軍。王玄謨作為大將隨東路軍經黃河入山東,一路連下數城,可謂勢如破竹。然而就在大好形勢下,王玄謨的拙劣表現開始了,先是他對歸附過來的中原義軍非常不信任,不但肆意拆散,更在佔領區橫徵暴斂,使宋軍大失民心。然後在事關北伐戰局的滑台之戰中,面對這個本可輕易攻克的小城,王玄謨卻因貪圖城中財物而禁止使用各種攻城器械,結果圍城200多天卻始終不能拿下,反而給北魏贏得了集結兵力反撲的時間。事情到了這步還不算太壞,如果宋軍穩打穩扎,即使不能擊敗魏軍,做到全身而退也不困難,可王玄謨在迎戰北魏增援部隊的時候,被北魏軍浩大的聲勢嚇破了膽,直接發揮了其另一大特長---跑。丟下前線的數萬軍民倉皇南逃。導致喪失主將的宋軍即刻陷入到北魏鐵騎的包圍中,最終被打得全軍覆沒。此戰也成為元嘉北伐的轉折點,本來之前宋朝西路軍在河南連戰連捷,東路軍雖面臨北魏增援部隊,可依然是個相持局面,北伐形勢原本大好,可滑台一敗,東路軍全玩完,西路軍獨木難支被迫撤退,北魏居然趁勢殺入南朝境內,兵逼長江,若非藏質,沈璞等一批名將殊死奮戰,阻擋北魏騎兵南下,劉宋王朝估計也得落個二世而亡的結局,這一切的一切,竟全因王玄謨一而在再再而三的愚蠢表現而造成的連鎖反應。若不是日後王玄謨對劉宋王朝忠心耿耿,真懷疑他是北魏派過來的內應。在劉宋北伐失敗後,鮮卑人漸漸穩固了他們在北方的統治,後任的鮮卑帝王以漸進式的漢化政策,逐漸贏得了中原百姓的民心,南朝統一中國的最好機會,就這樣失去了。
不過話說回來,元嘉敗後,王玄謨在劉宋朝廷裡的表現還是不錯的。他整治南方僑置郡縣,減輕百姓負擔,更阻止了劉宋末代暴君的一些暴行,著實還是幹了不少好事,史書上說他剛直嚴正,還是個堅持原則的能臣,只可惜術業有專攻,統兵打仗實在不是他的所長。最終讓南朝喪失的最好的收復中原的機會。不過或許因為滑台之敗是王家抹不去的恥辱,之後王玄謨的家族肯定是加強了子女的教育工作,出了不少能人,後代裡不僅有王維這樣的大詩人,還出了一位在盛唐時代打遍吐蕃突厥無敵手的常勝將軍---王忠嗣。
4, 范雍(宋朝)
法國皇帝拿破侖曾經有句名言:"不要做你的敵人期待你做的事,因為你的敵人正盼望你這樣做。"從這個意義講,對於西夏開國君主元昊來說,曾擔負北宋西線防務的范雍一定是元昊最喜歡的敵國將領,在西夏由弱變強崛起河西的過程裡,元昊想讓范雍幹什麼,范雍就幹什麼,真比元昊的親兒子還聽話。 說起來,從人品角度看,范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他為官清廉,勤於政事,百分之百的好幹部形象。更可貴的是,他性格剛正不阿,在皇帝面前敢於堅持自己的原則,比如在北宋"天書封禪"鬧劇中,他堅持真理,堅決反對皇帝搞"封建迷信",終於使國家不用再勞民傷財。而且他為人也非常正直,善於選拔推薦人才,在北宋朝廷裡名聲實在不錯。可人品好歸人品好,范雍打仗卻是個外行,加上身上文人特有的認死理的倔勁,使他不斷在宋夏戰爭裡屢出昏招,最終搞得半生英名盡毀。說起來,范雍的兵敗,只能算是北宋文官帶兵制度的悲劇了。
范雍鎮守西部邊陲的時日,正好是西夏王元昊在歷經兩代人蟄伏修煉,終於破繭而出的關鍵時代。結果,范雍任延州知州時,元昊終於扯旗自立,拉開了宋夏戰爭的大幕,並將攻擊的首要目標選在了范雍鎮守的延州上。由於宋朝在這條防線上守衛甚嚴,於是元昊便首先致書范雍,提出要去宋朝議和,此時宋夏雙方已經劍拔弩張,這種詐和伎倆恐怕只能哄小孩子了,可范雍偏偏信了,接著,元昊派遣大批部下,假意向范雍投降,按照范雍部將們的意見,這些黨項降兵降意真假未知,即使接受其投降,也該將其遷居到別處安置,偏偏范雍書讀的糊塗了,很想"懷仁四方",反而把這些降兵安置在延州軍事要地金明寨周圍。至此,范雍的前兩步回應全落到了元昊的陷阱裡。結果某日夜晚元昊一聲炮響,詐降的黨項人群起而出,與元昊大軍裡應外合,率先偷襲了金明寨,將金明寨的宋軍來了個一網打盡,直接兵臨延州城下。面對危機局面,范雍再出昏招,在元昊對延州圍而不急攻,圍點打援企圖已經極其明確的情況下,依然派人送信死催周邊宋軍來援,結果,元昊在好水川設伏,將來援數萬宋軍全數包了餃子。好水川之戰,是西夏對宋朝第一次大規模的殲滅戰,也是西夏從一個臣服於宋朝的部落走向"主權國家"的開始。若此戰西夏失敗,之後縱橫河西走廊的西夏帝國,只怕只能是一場空夢了。
而恰是范雍在好水川之戰裡一系列愚蠢的應對成全了元昊,在元昊並不高明的誘騙手段面前,他就像一個聽話的三歲小孩一樣,一次又一次做出讓元昊歡喜的事,拿出文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豪氣,一次次勇敢的往陷阱裡跳,最終讓幾萬宋軍成為元昊口袋裡的美餐。這箇中的原因,一方面范雍文人無謀,確非統兵之才,另一方面,正是由於他人品好,腦袋裡總有種"以德服人"的念頭,卻殊不知戰爭是你死我活的遊戲,絕非書本裡刻板的道德,這般的迂腐,怕是只有春秋時代的宋襄公才能與之相比了。而這也恰恰是北宋許多統兵文臣的悲劇。還好宋軍中還有明白人,幾路宋軍在延州被圍的危局下,猛攻西夏後方,才最終使延州平安解圍,范雍拾回了一條命。但是西夏的坐大與崛起,已經隨著好水川會戰的勝利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了,澶淵之盟後太平了沒多少日子的北宋朝廷,又一次被拖入到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裡。追溯起來,好水川一戰指揮無能的范雍難辭其咎。
不過帶兵無能的范雍,在鎮守西線的日子裡卻還是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好事,正是這件好事,幾乎最終改變了北宋抗擊西夏被動的戰局。在他剛剛到任延州時,有個小兵觸犯軍法,論罪當死,而范雍因愛惜這個小兵是條熱血好漢,破例赦免了他。多年以後,正是這個小兵率軍在戰場上屢屢重創西夏鐵騎,成為了西夏軍隊最恐懼的宋朝戰神,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狄青。
5, 範文虎(南宋---元)
一個敗將禍害一個朝代並不稀罕,禍害兩個朝代才叫稀罕中的稀罕,由宋入元的大將範文虎正是這樣的稀罕貨。橫掃天下的元太祖忽必烈恐怕做夢也想不到,這位火線叛變的南宋高級將領,居然是一個放哪哪不行的敗事精。
南宋末年是一個朝政敗壞的時代,南宋的軍事將領們自然是良莠不齊,有忠義卻無能的,也有有能耐卻道德敗壞的,但是能夠將無能無恥無膽等諸多字號加諸於一身的,恐怕這范大將軍認第二,沒有人敢論第一了,真個是文虎一出,天下小人誰與爭鋒。
作為南宋統兵大將,範文虎的後台硬的很,老丈人正是把南宋禍害得烏煙瘴氣的奸相賈似道,所謂上粱不正下粱歪,從宋蒙戰爭一開始,範文虎就屢屢在蒙古大軍面前表現出飯桶本色。1269年襄樊爭奪戰,范大將軍率南宋主力水軍馳援襄樊,水陸軍隊列陣幾十里,真個是威風凜凜,結果蒙古人拿回回炮一轟,范大將軍嗷的一聲拔馬狂逃,把幾萬大軍扔下任蒙古人宰割。還好有老丈人護著,范大將軍不但沒被"問責",反而官升一級,兩年後,襄樊爭奪戰,範文虎妒忌名將李庭芝的指揮大權,居然給老丈人誇口說自己單獨帶軍就能平滅蒙古人,有理想是好事,沒能耐可就別吹牛了,在老丈人的支持下,范大將軍獨立統兵進軍襄陽,一路上慢慢騰騰,帶兵打仗還帶著妓女小妾,整日尋歡做樂,十足的沒出息樣。果不其然,範文虎的大軍在湍灘與元朝名將阿術大戰,又是一觸即潰,宋朝一百多名軍官和數萬官兵當了蒙古人的俘虜,兩個月後,範文虎不幸在鹿門又撞上阿術,這次他連打的膽子都沒有了,連夜撒丫子就跑,數百艘精良戰艦和上萬官兵再次成了蒙古人的戰利品。四年以後,蒙古人兵逼安慶,鎮守安慶的範文虎嚇的腿發軟,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居然不放一槍便開城投降,看在給自己當了多少年"運輸大隊長"的份上,蒙古人欣然接受了範文虎的投降,並命其成為滅宋的急先鋒。還別說,叛變後的範文虎還真威風了一段時間,他打蒙古人沒本事,掉轉槍口打宋朝卻似出了籠的"猛虎",率先攻下了臨安,俘虜了宋朝太后君臣,至此,當了多少年長腿將軍的范大人,總算過了把"氣吞萬里如虎"的癮。
南宋滅亡後,元朝對這位滅宋的"功臣"禮遇有加,加上范大將軍確實屬於會來事的主,於是沒多少年就混到了尚書右丞的崗位上。要是日子就這麼過下去,範文虎估計也能在史書上留下個"元朝名臣"的美名,可惜好景不長,天下一統的忽必烈又惦記上東邊島國日本了,而此時元朝的兩位水戰名將史天澤與張弘范已相繼去世,於是同樣水戰將領出身的范大將軍只好趕鴨子上架了。按說當時的日本實力真不強,不能和中原政權相比,忽必烈也給了範文虎足夠的信任以及10萬水軍,共計3500多艘戰船,浩浩蕩蕩直向東洋殺去。可事實證明,草包終究是草包。範文虎的大軍到了日本沒多久,遍趕上了颱風。雖說天災不可避免,范大將軍對颱風的應對措施也愚鈍之級,眼睜睜看著幾千艘戰船在海上被風暴狂虐。不過元軍雖然損失巨大,但實力尚存,並非到了不能打的一步,元朝軍將們更是士氣高漲,紛紛請戰,表示要背水一搏,和敵人決一死戰,范大將軍很高興的表揚了戰士們的奮勇精神,一轉眼便跳上一艘戰船跑回了國,把數萬元軍扔在了日本島上。結果群龍無首的元軍很快在日軍的反擊下崩潰,上萬元軍成了日本人的俘虜。這個意外的勝利讓日本人欣喜若狂,他們紛紛把勝因歸結到"神風"上,不過說實話,就算是沒有颱風,面對這樣的長腿將軍,日本人想敗都難。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戰敗的範文虎竟然在蒙古權臣的庇護上隱瞞了失利的真相,直到一年後才被追查,一度遭到罷官,可沒過多久便被重新啟用,從這個角度看,范大將軍打仗草包,混官場的本事卻真不是蓋的。1301年,享盡了富貴的範文虎以尚書丞相的身份病逝於家,留在歷史的是他無數次草包式的戰場表演與長腿將軍的美名。而重用如此無能鼠輩的元王朝,從立國開始便注定了不能長久。
6, 也先帖木兒(元朝)
光聽這個名字就讓人感到足夠的霸氣,前兩個字是"也先",是蒙古瓦刺頂峰時代的卓越沙場領袖,曾上演過活捉明朝皇帝的好戲。後兩個字是"帖木兒",乃15世紀大遍中亞無敵手的百勝帝王。把兩位沙場牛人的名字合在一起,當做自己的名字,如此"強強聯合"的仁兄該是位怎樣的牛人,答案是:戰場草包一個。
也先帖木兒,元末名臣,其兄長就是元朝末年的名臣脫脫,說起來,這哥倆還算是元朝末年統治階層難得的名臣,哥哥脫脫當丞相期間,整肅朝綱,尊儒崇孔,編修宋史,著實做了不少好事,也讓末世元帝國迎來了其政治相對清明的一段時期。弟弟也先帖木兒也不賴,久歷監察御史的他整頓吏治,打擊貪官。幫了哥哥不少忙。可是,當時的元帝國,在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的積壓中,早已似一個膨脹的火藥桶,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終於,因不堪忍受元朝治河官吏的壓搾,數千河工在穎州起義,"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點起了轟轟烈烈元末農民戰爭的燎原烈火。
戰事突起,元朝政府促不及防,久疏戰陣的元朝地方軍隊在起義軍的打擊下一觸即潰,穎州一地的起義很快演變為席捲全國的抗暴鬥爭。河南,山東,蘇北大部分地區盡成起義軍的勢力範圍。元朝連續派去鎮壓的幾支部隊相繼被起義軍全殲,事以至此,脫脫倒是很有大政治家的氣魄,打算集中全國精銳兵力,畢其功與一役,徹底消滅起義軍。想法確是不賴,可選將卻選錯了人,也先貼木兒順理成章的成了平亂的總指揮,總督元帝國精銳部隊,浩浩蕩蕩殺奔中原。雖說打虎親兄弟這話沒錯,可關鍵問題是這兄弟得有打虎的本事。也先貼木兒反腐敗工作搞的不錯,上陣殺敵就不是強項了。
戰鬥在河南打響了,也先貼木兒運氣不錯,他身邊的先鋒大將鞏不班是個能打的狠角色,連戰連捷,接連收復上蔡等重鎮。誰料農民軍趁夜打了次斬首行動,殺掉鞏不班,嚇的也先貼木兒拔腿就跑,接連後退幾十里,連辛苦打下的城池都放棄了。如果元朝政府因此敗臨陣換將,估計損失還不大,可是脫脫賭博似的把寶押在了弟弟身上,又加派幾十萬大軍增援,至此,也先貼木兒手握元朝三十萬精銳部隊,幾乎已把元帝國的安危繫於一身了。不過此後,戰爭史上最搞笑的一幕發生了,這位肩負平叛重任的大元帥因忌憚前此失敗,帶兵跑到沙河就不敢走了。不走就不走吧,或許還能以靜制動,找出破敵的良策來,可這位大將既沒見有什麼"運籌帷幄"的具體行動,反而天天在帳篷裡搞起了"封建迷信"活動,整天求神問卜,把勝負的希望寄托在"神靈"的指示上。整整一個月,三十萬蒙古軍不打不撤又不走,成天裡看主帥燒香拜佛跳大神,搞起了中國戰爭史上最啼笑皆非的"靜坐戰爭"。如此下來,兵疲人乏,士氣低落,"神靈"的指示沒等到,起義軍先行動起來了,某日夜裡,起義軍搞了次夜襲活動,估計也就是個試探性進攻,三十萬元軍當場炸了營。也先貼木兒蠢材一個,以為是發生了軍變,二話不說拔馬就逃,跑的比南宋長腿將軍範文虎還快。三十萬元軍不明就裡,自相踐踏攻殺,至天亮時已經潰散的一個不剩,最後也先貼木兒帶回來的只有一萬殘兵,一次深夜炸營便報銷了二十九萬大軍,實為中國戰爭史上的不二奇跡。如此"赫赫奇功",正是由也先貼木兒這位奇將"締造"。
兵敗後,雖然也先貼木兒在哥哥脫脫的袒護下逃過了懲罰,但元政府卻虧大了,也先貼木兒損失的三十萬大軍,是集中了元朝中央直屬最精銳的部隊,包括阿速軍等"王牌軍",可稱是最厚實的老班底,皆在沙河之戰中一次性賠光。自此以後,雖說也先帖木兒的哥哥脫脫親自出馬,鎮壓起義軍,一度連戰連捷,卻也不得不倚重於蒙古貴族的私家軍隊和中原地主團練武裝,元朝中央政府已經漸漸被架空了,至脫脫被元朝皇帝冤殺後,失去了中央強臣控制的元朝地方勢力紛紛擁兵自立,起義軍沒平掉,元朝倒多了一大批尾大不掉的土軍閥,搞笑的是,到朱元璋舉兵北伐時,元朝的地方軍閥們卻還在相互攻戰不休,直接導致了明朝兵不血刃攻陷元大都的結局。說起來,元朝之敗亡,正是由沙河之戰這個人為締造的奇特戰役所肇始。至於也先貼木兒,在脫脫遭陷害罷官後隨兄長流放到雲南,他的後代,恐怕今天還在滇南某地的湖光山色裡唱山歌罷。
7,李景隆(明朝)
俗話說:將門出虎子。在元末明初橫掃漠北,拔除元帝國上都開平,打到蒙古騎兵嗷嗷北逃的明朝大將李文忠絕對想不到,虎父生狗兒的鬧劇竟然會被他趕上。作為李文忠的兒子,自小錦衣玉食的李文忠飽讀詩書,條件比草根出身的老爹李文忠好太多,本事卻比老爹差了十萬八千里。若不是相貌與李文忠相似,真懷疑李夫人生孩子的時候被接生婆抱錯了。
在政治穩定全國大一統的背景下,李文忠的表弟---燕王朱棣以靖難名義起兵,於公元1399年悍然造反,並最終奪位成功,首開大一統條件下地方王爺造反成功的先例,說實話,這樣後無來者的奇跡,多半要拜李景隆這位草包將軍所賜。
朱元璋四子朱棣於1399年起兵造反,率所屬北軍首先在真定戰役中擊敗耿炳文的30萬大軍,但老將耿炳文很快穩住了陣腳,用頑強的防守將戰役拖入了相持戰。而這時,明朝建文皇帝做出了一個愚蠢的決定,派李景隆替換耿炳文,主持討伐燕王的戰事。消息傳來,朱棣竟然高興的手舞足蹈,當場向身邊將領們做了以論證李景隆是草包為主題的長篇報告,事實也正如朱棣所料,李景隆首戰先拿朱棣的老窩北平開練,以五十萬大軍強攻只有幾萬守軍的北平,居然猛攻一個月毫無收穫,反而被城裡守軍反扑打退了幾十里。其實此戰明軍曾有數次機會破城,明軍先鋒翟能幾度攻破北平城牆,可李景隆卻妒忌翟能將得大功,慌忙鳴金收兵,以至戰機稍縱即逝,終使明軍困頓於北平堅城下。由此,也可以看出這位老"高幹子弟"心胸何其狹隘。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李景隆的無能表現給了朱棣集合主力部隊反撲的時間,朱棣集結主力部隊向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發動猛攻,本來明軍打的不錯,多次打退朱棣的騎兵衝鋒,可初上戰陣的李景隆竟被戰場上的血腥情景嚇破了膽,連夜拔馬狂逃,害得五十萬大軍全做了北軍的刀下鬼。可笑的是,敗報傳來,建文皇帝居然赦免了李景隆的罪過,反而又給了他六十萬大軍,與朱棣的十萬精騎在白溝河展開會戰,結果李景隆又一次在關鍵時刻上演逃跑大戲,導致六十萬大軍再次落得全軍覆沒的結局,朱棣乘勝追擊,相繼佔領山東多個重鎮,若非明朝將領盛庸等人浴血奮戰,阻擊住朱棣南下,恐怕"靖難之役"在當時就提前結束了。兩場大戰,報銷明朝一百一十萬精兵,李景隆的草包之名傳遍大江南北。可笑的是,事情到了這一步,建文皇帝依舊對李景隆"赦而不究"。足見這位被不少人稱讚為"仁君"的年輕皇帝,本質是何等的無能無知。
如果說三場大敗只能說明李景隆的無能的話,那麼後面發生的事情就足夠說明他的無恥了,自盛庸擊敗朱棣後,靖難之役形成了拉鋸戰的形勢,相持之下,朱棣兵行險招,饒過山東千里大奔襲,直接兵臨南京城下。其實此時還不能算建文帝的末路,只要明軍守住南京,待到援兵到來,依然有擊敗朱棣的可能,而李景隆卻表現出他無恥的一面,他居然勾結朱棣,主動打開了城門,放北軍破城而入,至此,歷時三年的靖難之役徹底結束,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皇位,號永樂皇帝。仔細想來,正是李景隆以其無能式的指揮和無恥的叛變,成就了永樂大帝的赫赫功業,論起朱棣"靖難第一功臣",李景隆實在是"當之無愧。"不過李景隆最終還是小人枉做了小人,他的無恥行為連獲利的朱棣本人都看不起,登位沒幾年就剝奪了他的爵位,並以謀反為名將其家產抄沒,全家軟禁。至此,大英雄李文忠一門的赫赫榮光,全被這位不肖兒糟踐完了。
8, 袁應泰(明朝)
十七世紀短短的幾十年間,滿清以不足二十萬的兵力和不足百萬的人口,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最終入主中原,滅掉了人口過億的大明王朝。這個神話一般的過程自然包含了從政治到經濟的諸多原因。但僅以軍事而論,除開清朝幾任開國統治者卓越的軍事能力外,明朝軍事指揮階層的草包紮堆也是重要原因,從楊鎬到王化貞,諸多的無能將領以相同的愚蠢程度和不同的愚蠢方式,不斷成就著滿清八旗軍的赫赫武功,而袁應泰,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之所以把袁應泰單獨拿出來說,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最蠢,而是因為他的蠢對滿清影響最大,楊鎬以十萬大軍脆敗於努爾哈赤,但當時明朝遼東的大局面並未完全壞掉。王化貞丟城失地,喪師無數,但繼任的袁崇煥還是很快為明朝穩定了局勢,將滿清拖入了戰略相持階段。相形之下,在滿清崛起之初的遼東爭奪戰中,袁應泰的荒唐指揮,才是真正對滿清遼東戰略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關鍵意義。
袁應泰,字大來,鳳翔人。憑心而論,在明末黑暗的官場政治中,袁應泰是為數不多的異類人物,他為官清正廉潔,體恤百姓。在受命鎮守遼東以前,他在地方上治理河道,賑濟災民,深得民心,後來在工部和兵部工作的時候,更是稟公執法,嚴打貪污。甚至在名將熊廷弼鎮守遼東時,他負責遼東的軍需後勤工作,對熊廷弼幫助頗多。總的來說,這是明末官場上一位難得的好官,如果放到治理河道建設或者是地方文官的位置上,必定大有一番作為。只可惜,命運偏偏把他推到遼東經略這個悲劇性的崗位上。
袁應泰到任的時候,明朝的遼東形勢可以說還不錯。滿清雖然佔有了撫順等城市,但瀋陽等重要堅城還在明朝手裡,加上前任熊廷弼在遼東從嚴治軍,加強防禦,已使明軍漸漸的重新在遼東站穩腳跟。假以時日,明朝的反攻時機也必定漸漸成熟。可袁應泰新官上任三把火,猴急著想幹出點事業來。一切非跟熊廷弼反著來,之後,袁應泰就開始了他昏招迭出的過程,遼沈戰役前,他大體犯了兩個傻。第一,一改熊廷弼治軍從嚴的作風,改為治軍從寬,導致部隊紀律日益敗壞,戰鬥力下降。第二,收容大量與滿洲人勾搭連環的蒙古人,企圖"以夷治夷。"這樣一來,部隊戰鬥力受損不說,遼陽瀋陽兩大堅城更被滿洲人插入了無數顆內應的釘子。這一切自然被雄心勃勃的奴爾哈赤看在眼裡,公元1612年,清軍先發制人,八路大軍出攻瀋陽,揭開了遼沈大戰的序幕。
於是,袁應泰開始了他繼續冒傻氣的鬧劇,一開始袁經略雄心勃勃,很想一戰擊敗清軍,誰料瀋陽一戰,清軍以事前被袁應泰安置在瀋陽的蒙古人為內應,僅用一天時間就攻克了瀋陽堅城。更要命的是,在瀋陽被清軍猛攻的時候,袁應泰腦袋注了水,居然忘記瀋陽城外還有一支由川浙部隊組成的精兵,竟然沒有下令救援瀋陽,結果,川浙軍在瀋陽城陷後主動出擊,在渾河南岸阻擊住了八旗軍主力部隊,戰鬥打的昏天黑地,坐鎮遼陽的袁應泰卻已經被八旗軍的攻擊嚇破了膽,竟然坐視川浙軍被八旗優勢部隊圍困而不救,嚴令各部隊放棄遼陽周邊要塞,集中兵力死守遼陽,浴血奮戰的川浙軍雖殺敵無數,最終寡不敵眾,被數倍於己的八旗鐵騎全殲,也使明軍失去了一支最可為倚重的力量。更嚴重的是,由於袁應泰消極防禦的荒唐指揮,遼陽外圍門戶大開,其實已成為一坐孤城,八旗軍很快將遼陽重重圍困,明軍在野戰不利的情況下依舊死守,關鍵時刻,又是袁應泰收容的蒙古難民發揮了內應作用,突然發動襲擊,不但燒燬了明軍的儲備物資,更幫助八旗軍打開了城門,遼陽重鎮終於落入了滿清的手中,袁應泰見大勢已去,扯了塊白布在城樓上上吊殉國,雖然指揮愚蠢,可其人還算是條漢子。
綜觀滿清早期與明朝的遼東爭奪戰,可以說發生在公元1612年的遼沈戰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之前的滿清雖然屢次擊敗明軍,但因為熊廷弼積極防禦的戰略,始終無法在遼東站穩腳跟,遼沈戰役後,滿清佔領遼陽瀋陽兩大堅城,並定都瀋陽,終於有了最穩固的"根據地"。為其勢力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基礎,而在遼沈爭奪戰的過程裡,正是袁應泰戰前戰後一系列荒唐的部署和指揮成全了滿洲人的勝利。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他壯烈殉國,但對於明亡清興的最後結局來看,他真是死一萬次也不夠。但說起來,這個悲劇還是由明朝文官帶兵的悲劇造成的,把一個為政幹練的文官放在他並不熟悉的崗位上,只能算是明朝決策者的無能了。
9,楊嗣昌(明朝)
很遺憾,在十大草包將軍裡,明朝佔了三位,這實在不是筆者所願,綜觀整個明末衰亡的全過程,明朝在軍事上蠢材層出不窮的情景,實在是歷朝所罕見。如果說李景隆的愚蠢是印證了民間"富家多敗兒"的古訓,那麼其他的兩位蠢材,只能是拜明朝文官書生誤國的鬧劇所賜了。
在明朝的蠢材中,楊嗣昌集中了袁應泰和李景隆二人諸多共同點,比如他也是名門之後,其父乃前任明朝大學士楊鶴,這個和李景隆類似。他也是個頗有才幹的文官,字寫的好,又能言善辯,這個和袁應泰類似,但身為蠢材,楊嗣昌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但行事愚蠢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其為人品德之敗壞,性格之奸詐,也為另外兩為明朝蠢材自歎不如。
實事求是的說,楊嗣昌也不是沒有優點,他能說會道,加上凡事能夠體察皇帝用心,因此很得崇禎寵信。而且,他還是一個不錯的理論家,在鎮壓中原李自成的方略上,他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網"的戰術構想和"攘外必先安內"的外交方略都是解決明末問題的良策。可理論好是一回事,執行又是另一回事了。楊嗣昌偏屬於那種動嘴皮子強動手能力差的人,要是放到個參謀位置上,估計還能發揮大作用,可偏偏坐到明朝國防部長(兵部尚書)的位置上,於是好方略變成了爛方略,直到把大明朝禍害了個乾淨。
先說楊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網",想法確實不錯,要是實行的好,足夠把李自成置於死地,可打仗就得要錢,明朝早就國庫空虛了。楊嗣昌病急亂投醫,居然用起了漢武帝時代的"均輸法"。結果,大筆的軍餉平攤到普通百姓身上,軍費沒籌集多少,反而以火澆油,搞的原本沒造反的地區也叛亂四起。活不下去的農民們更是鐵了心跟隨李自成造反了。楊嗣昌做事不行,用人更是錯,他提拔熊文燦做五省總督,本來此時孫傳庭和洪承疇的官軍連戰連捷,已經幾乎要把農民軍趕盡殺絕,楊嗣昌妒忌二人得大功,死催熊文爛招降農民軍,這下可好,原本走投無路的李自成一下子絕處逢生,得到了難得的喘息之機,熊文燦做事更是迂腐,他僅僅是得到了農民軍口頭投降的承諾,便接納了農民軍投降,結果張獻忠李自成等部就地休整,不但沒有解除武裝,反而得到熊總督大批糧草賑濟,直接幫助了人家休養生息。待到羽毛豐滿,原本已經投降的農民軍們臉皮一翻,重新操刀扯旗造反,搞的中原五省戰火又起。明朝白費了大批糧食軍費,卻最終功虧一簣,成了毫無收穫的瞎折騰。
再說"攘外必先安內",想法很好,明朝絕不能兩線作戰,必須要首先安下一頭,全力對付內患,可自古以來,談判都是要憑實力說話的,否則只能任人宰割。楊嗣昌一心主持求和,卻被關外的滿清當猴耍。公元1638年,滿清皇太級統帥重兵饒過山海關入寇中原,在北京周邊地區大肆殺掠,事情到了這一步,楊嗣昌還傻不拉唧的想著"議和"。馳援京城的宣大總督盧象升只說了一句反對議和的話,就被楊嗣昌懷恨在心,接著公報私仇,先是只分給盧象升幾千老弱兵卒,企圖把盧象升往虎口裡送。滿清也知盧象升是明朝難得的軍事人才,於是集中重兵把盧象升包圍在巨鹿,危機時刻,楊嗣昌坐擁重兵,竟眼看著盧象升身陷重圍而不救。盧象升浴血奮戰,與清軍數倍於己的精銳部隊激戰一整天,在手刃數十清兵後慷慨殉國。事後,楊嗣昌為掩蓋己過,居然誣陷盧象升臨陣脫逃,直到巨鹿當地父老尋到了盧象升的屍身,楊嗣昌竟連扣八十多天,不驗屍,不上報,如此奸詐陰刻,實在是評書《楊家將》裡潘仁美的翻版。可問題是,評書裡的潘仁美畢竟還有軍事才能,楊嗣昌在這方面簡直是膿包。
更可氣的是,滿清大軍肆虐中原,楊嗣昌總督各路援軍,竟然畏敵如虎,不敢與清軍交戰,裝備精良的明軍眼睜睜的看著清軍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燒殺搶掠。此次入寇,清軍攻陷城池八十多坐,殺掠平民二十萬人,明軍不敢與之交戰,只是默默的跟在清軍身後,禮送清軍出境,如此打法,連清軍也感到啼笑皆非,皇太級命令士兵們在樹上寫下"百官莫送"的字樣,嘲諷楊嗣昌,此種羞辱,為中國歷史所罕見。
打仗沒本事,楊嗣昌推卸責任倒是有一手,每次打了敗仗,楊嗣昌總能列出一大堆理由,將罪責推卸到下面的官員身上,比如此次滿清大入寇,事後明朝共有三十六名巡撫總兵被論罪斬首,而最大的責任人楊嗣昌卻絲毫無過。實在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此外,楊嗣昌心胸還極為狹隘,明末幾位難得的名將,如孫傳庭,洪承疇,盧象升,均曾遭其排擠陷害,自壞長城。論起明朝雙線作戰的失敗,品德低劣志大才疏的楊嗣昌實屬敗事第一人。
但報應總會到的,崇禎十三年,楊嗣昌親率大軍南下圍剿張獻忠,明軍初戰得利,將張獻忠打的全軍覆沒,關鍵時刻,楊嗣昌妒忌病又犯,與屬下大將左良玉與賀人龍鬧意見,結果兩位大將罷工撂挑子,虎落平陽的張獻忠終於逃出升天。之後,張獻忠在湖北四川一帶大打遊擊戰,把楊嗣昌耍的團團轉,當地百姓編成民歌嘲諷楊嗣昌"好個楊閣部(指楊嗣昌),離我三尺路。"轉來轉去,張獻忠趁楊嗣昌把主力放在四川的機會,奇襲襄陽,殺了明朝的襄陽王,遠在四川的楊嗣昌如聞青天霹靂,此罪乃是明朝"失藩"大罪,就是神仙也救不了他了,無奈之下,楊嗣昌拿了一瓶毒藥,一仰脖服毒自盡了。
可笑的是,楊嗣昌死訊傳來,崇禎帝居然還不治其罪,以"剿賊功"追贈其為太子太傅,今天有許多人給崇禎"說好話",認為這位皇帝是有才幹的,事實上,崇禎為人,陰險猜忌,做事偏執,偏偏寵信楊嗣昌這種無能又品德敗壞的小人。識人眼光如此愚蠢,明朝不亡才怪。更可笑的是,清朝立國後編修明史,楊嗣昌的兒子楊三松上竄下跳,企圖給自己老爹"翻案",不過公道自在人心,編修明史的清朝儒生們也沒受他的誤導。最讓人可悲的是,日後張獻忠攻克楊嗣昌老家武陵,將楊嗣昌的祖墳扒了個乾淨。其實他這樣做實在是"恩將仇報",對於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們來說,楊嗣昌算得上屢屢救他們逃生的大"恩公"。
10,賽尚阿(清朝)
橫掃四方的明朝永樂皇帝有個"恩張"。即建文時代的北平指揮使張信,當初正是張信救永樂逃出生天,才有了後來的靖難之役。從這個意義上說,清末的太平天國起義領袖洪秀全也該有個"恩賽",因為正是一個叫賽尚阿的蒙古草包大將的愚蠢表現,才能使本來局於廣西一地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破繭化蝶,終演變成一場席捲中國南方的大起義。
賽尚阿,蒙古正藍旗人,字鶴丁,嘉靖年間中舉,一直做到清朝的軍機大臣,並曾是清朝咸豐皇帝的受業恩師,是一位飽讀詩書的蒙古大儒。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之初,許多清朝高官還不以為然,認為只不過是小股亂匪,賽尚阿卻認定這是大患,力主從速剿滅。此時的洪秀全,已在廣西武宣自稱天王,並設立五軍,正處於羽翼初豐之時。賽尚阿的想法本不錯,趁起義大亂未成,將太平天國的苗頭掐死在搖籃裡。咸豐帝對賽尚阿的見解也大為讚賞,賜賽尚阿"尚方寶刀",命其率領大軍南下平亂。但賽尚阿雖出自蒙古族,可到了他這一代,早已經沒有騎馬打仗的本事了。任命一下來,賽尚阿自己心裡也沒底,表面上志得意滿,臨走時卻拉著好友大學士卓稟恬的手痛哭,還算有點自知之明。
但不管怎麼說,賽大人還是趕鴨子上架了,很不幸,他對面的對手正是太平天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楊秀清,賽尚阿大軍出京,一路走走停停,磨蹭了倆月才到廣西,而此時的太平天國,接連在桂平等地戰勝清軍,並趁勢攻克永安州,太平軍在永安建制,初步確立了其政治制度。說起來,也正是因為賽尚阿進軍緩慢,給了太平軍一展拳腳的空間,不過事情到了這裡還不算壞,因為此時的太平軍實力有限,困守永安孤城,極易被清軍包餃子,應該說局面還是處於危急之中。此時的賽尚阿終於趕到了前線,聽聞永安淪陷,賽尚阿的第一反應就是撤,火速把軍營向北移到了陽朔,很想以靜制動。結果兵勢有限的太平軍得到了最好的休整機會,清軍也喪失了拿下永安一舉殲滅太平軍的最好戰機。
事情到了這一步還是對清軍有利的,清軍大兵壓境,深壕高壘,兵少糧乏的太平軍這麼僵持下去拖也被拖死了。雙方果然相持數月,但賽尚阿文官出身,不懂駕馭武將的方法,搞的兩位大將烏蘭泰和向榮相繼與他鬧意見,出工不出力,這段時間裡,太平軍在永安大搞整頓,封王封官,整個"國家"的制度已成雛形。洪秀全是明白人,深知如此相持必不能持久,於是在1852年4月5日,太平軍以決死一戰的勇氣全線突圍,賽尚阿還算勇猛,硬著頭皮上前線督戰,誰料清朝幾十萬大軍竟然在太平軍的衝鋒下一潰千里,太平軍終於成功衝出永安重圍,至此,原本局於廣西一地的太平軍起義,終於演變成全國性的大起義。
事情到了這一步,如果清軍能夠集中優勢兵力,奮勇追擊,依然有獲勝的機會,畢竟太平軍也同樣傷亡慘重,但經此一戰,賽尚阿徹底的被太平天國的攻勢嚇跑了膽,死躲在陽朔不敢出來,毫無後顧之憂的太平軍轉戰千里,終於衝出廣西,殺向華中腹地,至此,太平天國的燎原烈火,已經徹底無法阻擋了。在太平天國最困難的時期,賽尚阿以其愚蠢的指揮與膽怯的應對,終於成全了太平天國波瀾壯闊的歷史。
更可笑的是,賽尚阿打仗沒本事,文官的小聰明還是有一點的,他抓出某位名叫洪大全的俘虜,硬說這個太平天國的小兵是洪秀全的胞弟,太平天國的"一字並肩王"。偽造了他活捉太平天國重要將領的"英雄事跡",可惜小聰明終歸是小聰明,事情送到北京就穿了幫,賽尚阿數罪並罰,被判了"斬監候"(死緩)。還好咸豐帝念在師生一場的情誼上,對賽尚阿網開一面,這位喪師失地的罪臣最終得以善終於家。不過賽大人的後代還是很為他爭氣,他的兒子崇綺成了清朝歷史上唯一的蒙古族狀元,他的孫女成了同治皇帝的皇后,還算是個終生富貴。總的說來,賽尚阿人品不錯,做文官也是好手,但打仗確非所長,有此一敗實在怪不得他人。從他的身上也可以看到,清朝入關二百年後,原先勃勃尚武的八旗精神,到了賽尚阿這一輩身上早已淪喪殆盡,之後的時日裡,清朝不得不倚重於漢族重臣平亂保國,漢族洋務派勢力乘勢崛起,直接改寫了清王朝最後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