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張鈔票看懂中國100元大鈔進化史 99%人不知
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一百元紙幣將在11月發行,雖然外觀與現在的百元鈔差別不大,但也讓不少人喜滋滋地研究起了未來錢包裡的新住客。
不管百元大鈔變成什麼樣,最重要的還是這張薄薄的紙能換回來什麼東西。
今天小編準備揣上幾張百元鈔,帶大家去近百年的時間裡大(sui)肆(bian)揮(kan)霍(kan)。
1、1935年:100塊可以買4千斤大米
民國初期紙幣發行中的無政府狀態相當明顯,國家銀行、商業銀行、特種銀行、外國和中外合辦銀行、省市銀行,甚至店舖商號都可以發行紙幣,國家貨幣和地方貨幣並存,直到政府下令改革,終於開始統一發行紙幣。
抗戰前的百元大鈔能買多少東西?在重慶可以買四千斤大米,在漢口可以買三百多斤豬肉。當時上海公安局的巡警一個月收入大概十塊錢,如果放開吃喝的話,生活差不多可以達到這個樣子:
很多人應該都記得《情深深雨濛濛》第一集裡,依萍心一橫到陸家要母女倆的生活費,「兩百塊!好大的口氣!」官太太雪姨的嘲諷在當時確讓小編費解了一陣子,不過也就是小時候壓歲錢那麼點兒,現在想來,在購買力爆棚的三十年代,兩百塊確實不是小數目。
2、抗戰到內戰時期……天知道能買啥
戰爭是最燒錢的。抗日戰爭之後又是內戰,軍費吃緊的民國政府大量印刷統一流通的法幣。從1945年到1948年,民國政府發行法幣5500多億,比戰前多了近400倍。
法幣自然迅速貶值,1927年還能用百元大鈔買回兩頭牛,十年後只能買到一個煤球。
3、金圓券,我就呵呵了
為了扭轉情況平穩物價,政府在1948年決定實行幣制改革,法幣、黃金、白銀、外國貨幣都被要求強制兌換成金圓券。不到一年後,一百元金圓券就只能買千分之二點四五粒米了。
當時上海發工資的場景是這樣的↓
有趣的是1949年五月新疆出現了面值為60億的紙幣,折合金圓券是一萬元,以當時上海的物價來算大概可以買77粒大米。
5、這時候中國人民銀行很行
1950年前後第一套人民幣逐漸被推廣到全國並成為唯一合法貨幣。
到建國初期,一百元人民幣可以買到八百斤大米或者一百三十多斤豬肉,對於月收入二十多元的普通城市工人來說已經可以過上不錯的生活了。
6、百元大鈔江湖上失傳了……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後期到六十年代初,各種物資、尤其是食物因為你懂得的原因而奇缺,一百元僅僅能買到五十個油餅(壹讀君吐槽:和今天差不多)。不過那時並沒有什麼百元人民幣,因為第二套人民幣在最初髮型時的最大金額也不過五元而已。
三年自然災害後不久開始流通第三套人民幣,最大面額大了點兒,十塊。拿十張最大面額的第三套人民幣能買到一百多斤的豬肉或雞蛋、近七百斤的大米,或者兩千斤的蔬菜。
△請拿好
7、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100元可以買70斤豬肉
改革春風吹滿地,百元大鈔要爭氣。1987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陸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百元大鈔又復活了。
當時的物價,百元大概可以換成70斤豬肉。
不過後來經過通貨膨脹,100塊就只能買20斤了。好在人民的收入一直在增長,比通貨膨脹跑得快。
8、第五套人民幣,100元只夠一個人吃?
雖然網上流傳一個段子,大意是之前的百元大鈔夠4個人一頓飯,現在只夠一個人吃。但是只要不放棄艱苦奮鬥的作風,第五套人民幣100元吃一個禮拜也是可以的。
小編要給大家的好消息是,泡麵在近年的價格漲幅不算大,5年前你可以用100元買66包泡麵,現在還可以買58包。
不要總盯著生活的灰暗面,多看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