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最早提出「和親」建議的人是誰? | 陽光歷史

 

A-A+

揭秘:歷史上最早提出「和親」建議的人是誰?

2015年04月02日 人物簡介 暫無評論 閱讀 334 次

  導讀:縱觀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歷史,從漢唐到明清,很多王朝的統治階級都採取了「和親」政策,把皇家公主、郡主甚至妃子,遠嫁到千里之外的其他藩國,藉以緩和同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關係,維護和鞏固國家政權,並在一段時期內保持國內的發展和穩定。漢朝昭君出西塞、唐朝文成入吐蕃、清朝和碩嫁准葛爾,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和親」事件。儘管這些「和親」大多出於被迫,有的成功,有的失敗,但「和親」作為一種處理民族關係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往往被統治者不斷使用,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大多數「和親」都會有一定成果,或可以暫時推遲戰爭的爆發,或可以表示對對方的友好和籠絡,客觀上又能促進和親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互動和交流。

  所謂「和親」,是指兩個對立民族停止戰爭,捐棄仇怨,轉而建立和平、友好、親睦的關係。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態,而是經由兩個民族的政治、軍事當局協商並用正式條約(口頭或文字)規定了的一種民族關係形態。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襄王(公元前651年——619年)時期,襄王欲伐鄭,故娶狄女為王后,與戎狄兵共伐鄭。這是歷史上較早出現的「和親」事件。但這次「和親」事件,是國與國之間的一種婚姻聯盟,不是兩國之間為了停止戰爭、捐棄仇怨而不得不採取的不情願的政治交易,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算不上真正的「和親」。


  中國歷史上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和親」出現在西漢劉邦時代。自秦朝以來,匈奴一直困擾著華夏的西北邊關。

      到了西漢初期匈奴問題更是西漢民族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大問題。公元前200年,韓王信(不是韓信)反叛,投靠匈奴,聯合攻漢。漢高祖劉邦一怒之下,想通過武力解決,結果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多虧了陳平用奇計才解了圍。面對異常嚴峻的戰爭形勢和咄咄逼人的匈奴軍隊,兵敗後的劉邦無計可施,只得向大臣們徵求意見。鑒於當時的實際情況,關內侯劉敬向劉邦提出了與匈奴「和親」的意見,並陳述了理由。他說:「漢朝天下剛剛平定,士兵們疲憊不堪,對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匈奴單于冒頓殺了他的父親自己做了君主,他憑武力樹威勢,是不能用仁義道德說服的,只能夠從長計議,讓他的子孫後代臣服漢朝。陛下如果能把皇后生的大公主嫁給冒頓作妻子,給他送上豐厚的禮物,粗野的外族人一定愛慕而把大公主作正妻,生下的兒子必定是太子,將來接替君位。冒頓在位,當然是漢朝的女婿;他死了,他漢朝外孫就是君主。哪曾聽說外孫子敢同外祖父分庭抗禮的呢?這樣軍隊可以不出戰便使匈奴逐漸臣服了。」

  劉邦接受了劉敬提出的關於「和親」的長遠之計,便要送大公主去匈奴。呂後得知後日夜哭哭啼啼,對劉邦說:「我這一輩子只有太子和一個女兒,怎麼忍心把她拋掉遠嫁匈奴去!」於是劉邦便找了個宮女冒名大公主嫁給冒頓君主作妻子,同時派遣劉敬前往與匈奴訂立議和聯姻盟約。「和親」政策由此得行。

  劉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和親匈奴」的倡導者,也是第一份《漢匈和約》的簽訂者。這在當時雖然是權宜之計,但卻具有深遠的戰略歷史意義。「和親」政策開創了一條華夏中原對周邊少數民族和平友好的新渠道,對民族之間的和平交往、民族融合、生產發展、文化交流等,其意義是極為深遠的,不僅漢代,後世也多採用。從整個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來看,劉敬提出的「和親」政策是具有歷史性貢獻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