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天闢地的典故 成語開天闢地的出自於哪裡? | 陽光歷史

 

A-A+

開天闢地的典故 成語開天闢地的出自於哪裡?

2017年12月17日 成語典故 暫無評論 閱讀 143 次

  開天闢地的典故: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地還沒有形成,到處是一片混沌。它無邊無沿,沒有上下左右,也不分東南西北,樣子好像一個渾圓的雞蛋。這渾圓的東西當中,孕育一個人類的祖先——盤古。

  過了一萬八千年,盤古在這渾圓的東西中孕育成熟了。他發現眼前漆黑一團,非常生氣,就用自己製造的斧子劈開了這混混沌沌的圓東西。隨著一聲巨響,圓東西裡的混沌,輕而清的陽氣上升,變成了高高的藍天,重而濁的陰氣下沉,變成了廣闊的大地。從此,宇宙間就有了天地之分。

  盤古出世後,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間。以後,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盤古也每日長高一丈。這樣又經過一萬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盤古自己也變成了九萬里長的頂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樣撐著天和地,使它們不再變成過去的混沌狀態。

  盤古開天闢地後,天地間只有他一個人。因為天地是他開闢出來的,所以他的情緒有什麼變化,天地也跟著發生不同的變化。他高興的時候,天空晴朗;他發怒的時候,天空陰沉;他哭泣的時候,天空下雨,落到地上匯成江河湖海;他歎氣的時候,大地上刮起狂風,他眨眨眼睛,天空出現閃電;他發出鼾聲,空中響起隆隆的雷鳴聲。

  不知經過多少年,盤古還是死了,躺倒在地上。他的頭部隆起,成為東嶽泰山;他的腳朝天,成為西嶽華山;他的肚子高挺,成為中岳嵩山;他的兩個肩胛,一個成為南嶽衡山,另一個成為北嶽恆山。至於他的頭髮和汗毛,全變成了樹木和花草。後來,才有了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

  由於時代久遠,也由於儒家具有「不語怪力亂神」的觀念,上古神話在文獻古籍中載錄甚少,不像古希臘神話那樣能夠系統而完整地保存於史詩當中。中國古代文獻當中,除了《山海經》等書中記載神話比較集中之外,多散見於經、史、子、集各類書中,而且這些神話傳說往往只是片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作品不多。

  具體看來,《詩經》的《商頌·玄鳥》、《大雅·生民》載有商部族與周部族之始祖的神話傳說:商的始祖名契;他的誕生頗為神奇,是由其母簡狄吞食燕卵而生。周部族的始祖名棄,關於他的神話傳說在情節上與契有相似之處:其母姜嫄因踩了巨人腳印而受孕,生下了他。屈原的《離騷》、《天問》等作品熔鑄了一些神話傳說形成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左傳》、《國語》中偶爾提及了一些神話傳說;《穆天子傳》中講述了周穆王與西王母相會的故事;在諸子作品中,《莊子》的神話色彩最為濃厚,鯤化為鵬、望洋興歎、黃帝失玄珠等都是很有名的故事。此外,《孟子》、《墨子》、《韓非子》等也保存了一些神話材料。秦漢時的《呂氏春秋》、《淮南子》由眾人編纂而成,有著較多的神話傳說,尤其是《淮南子》一書,載有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這些廣為人知的故事與典故。《山海經》除了載有異國人奇異形貌、習性、風俗之外,鯀禹治水、精衛填海、誇父逐日、刑天舞干戚、黃帝戰蚩尤等神話傳說更是流傳廣遠,深入人心。

  天地合閉就像個大西瓜,合得團團圓圓的,包羅萬物在內,計一萬零八百年,凡一切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於其內,硬者如瓜子,軟者如瓜瓤,內有青黃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閉已久,若不得開,卻得一個盤古氏,左手執鑿,右手執斧,猶如剖瓜相似,闢為兩半。上半漸高為天,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祥雲;下半漸低為地.亦含青黃赤白黑,為五色石泥。硬者帶去上天,人觀之為星,地下為石,星石總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觀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無積處,流來人間,而注大海。(周遊《開闢衍繹》附錄《乩仙天地判說》)

  昔二氣未分,螟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末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遊乎其中。復經四劫,天形如巨蓋,上無所繫,下無所依,天地之外,遼矚無端,玄玄太空,無響無聲,元氣浩浩,如水之形,下無山嶽,上無列星,積氣堅剛大柔服維天地浮其中,展轉無方。若無此氣,天地不生。天者,如龍旋回雲中,復經四劫,二儀始分,相去三萬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蟲,元蟲生濱牽,生剛須,剛須生龍。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宮殿並金玉飾之,常仰吸天氣,俯飲地泉,復經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澗積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絕妙,當遊厚地之問,仰吸天氣,號曰太元聖母,元始君下遊見之,乃與通氣結精,招還上宮。當此之時,二氣絪縕,覆載氣息,陰陽調和,無熱無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並不復呼吸,宣氣合會相成自然飽滿。大道之興,莫過於此,結積堅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能與天地相畢。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