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英國批准人獸混合胚胎研究
半獸人電腦合成圖
-多數國家進行此項研究沒有嚴密監管,主要靠科學家自律 -本報記者中英兩國多方採訪,試圖揭開人獸胚胎研究的幕後
1月17日,無論對於地球上人還是獸,或許都是一個重要日子。
當天從英國傳來消息,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及紐卡斯爾大學科學家們申請的人獸混合胚胎研究獲得該國人工授精與胚胎學管理局(HFEA)批准。
就在去年9月5日,HFEA發表聲明,稱「原則上」批准這一人獸混合胚胎研究,就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不少人指責英國政府的做法「大膽冒進」。
然而,接下來的幾個消息「沖淡」了人們對此事的關注,2007年11月20日,美國和日本兩個獨立研究小組分別宣佈,成功將人體皮膚細胞改造成了幾乎可以和胚胎干細胞相媲美的干細胞。
這一成果號稱生物學領域誕生「萊特兄弟的第一架飛機」,其關鍵就在於突破以前「取材」動物細胞的方式,有望使胚胎干細胞研究避開一直以來面臨的倫理爭議。
就在十幾天前,美國科學家塞繆爾·伍德宣佈創造了自己的克隆胚胎,並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克隆自己的科學家。
在這些突破性的技術面前,英國此項研究更顯「不夠先進」,然而被認為「保守古板」的英國人,在人獸混合胚胎研究法律程序上的突破,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通過嚴格的立法程序來決定是否批准這項研究,英國人走出堅實的一步。其意義在於,對存在風險性的技術研究並不一味放任或禁止,而是通過立法使其「陽光化」,使科學家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光明正大地去研究。
事實上,世界上只有英國等極少數國家有像HFEA那樣的專門管理機構和專門的監管法律,作為研究大國的美國,「胚胎研究沒有以透明方式得到監管」,而大多數國家進行的人獸胚胎研究,並沒有受到法律意義上的嚴密監管,更多的是靠科學家的自律。
從技術上講,人獸胚胎研究是不是未來方向有待觀察,但是此項研究的合法性確認,民眾、學界、政府和政府機構之間的博弈和互動,是一個更大的「科學—社會試驗項目」,對我們也更有啟示意義。
胚胎之外的爭奪戰
在批准原文裡,HFEA聲明,其成員先後在去年11月28日與今年1月9日的會議上探討了這兩項申請,並認為這兩項申請「完全滿足法律上的要求」,現決定給兩組申請人均頒發為期一年的研究許可執照,但要求申請人在做研究時必須遵循嚴格管制。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干細胞生物實驗室有理由為此歡呼。因為,該實驗室的研究申請在被英國當局判了「死緩」一年多後,終於「勝訴」。
前年年底,一向對干細胞研究不太干預的英國政府發表了白皮書,提議將幾乎所有人和動物胚胎的研究定為違法。
這一做法引起了英國科學界很多人的不滿,國王學院干細胞生物實驗室的主任斯蒂芬·明爾(Stephen Minger)教授就是其中一個。他的一項研究計畫也在被禁之列:從人的細胞中提取細胞核,植入剔除了細胞核的牛或兔子等動物的卵細胞中,將其培育成胚胎後,再從中提取胚胎干細胞。
「政府大廳和議會裡並沒有這方面的專家,於是他們為了『負起責任』,就總是在尚未搞清楚狀況之前,禁掉每一項有爭議性的研究。」斯蒂芬教授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獨家採訪時抱怨。
用中國話說,這叫「一刀切」,這便是科學家們的「敵人」。
按照斯蒂芬教授的說法,如果實驗成功,將對醫學上攻克老年癡呆症、帕金森病等疾病非常關鍵。
英國政府之前「鐵腕政策」的參照,主要是來自民間人士及一些團體的反對意見。這是科學家們更大的「對手」。
其中,實驗是否會造出一個「半獸人」,是人們最為擔憂的問題。 科學和偏見展開了堅韌的戰鬥。
為了尋求大眾和反對人士的理解,英國科學家們和HFEA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全英舉辦了12場討論會。一場公眾會議以及一個公眾與專家見面會。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們將大部分時間花在造訪議會以及和大臣們的爭論探討上。邀請一些組織和社團參加討論會、嘗試給公眾傳授有關的知識、參與咨詢和問卷調查……」斯蒂芬教授說,「這真是一個非常冗長的過程。」
最終使英國當局的「鐵腕政策」發生鬆動的,也是民意。
HFEA歷時3個月、耗資15萬英鎊,在英國公眾中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61%的受調查者表示:在嚴格監管並有益於治癒疾病的前提下,不反對這項研究的實施。
公眾的態度,促使HFEA2007年9月對「人獸胚胎」干細胞研究做出了「原則上可以,但必須逐個審查」的決議。然而,來自民間的阻擊仍未停止。
事實上,這一法律上的突破,遭遇的正是法律上的反擊。反對人士認為,生命胚胎研究的最高話語權並不應該被掌握在HFEA手中,而且英國現行的法律並沒有明確賦予HFEA這一權力。他們宣稱,會將此案件告到高級法院,並希望法院駁回HFEA所做的決定。
英國移民事務署資深律師馬曉林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說:「反對者可以通過『司法覆核』的程序來對HFEA提出控告,任何審判結果都有可能發生。」
科學家們繼續著他們的辯護。卡迪夫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專家Nick Allen博士對南方日報堅稱,只要胚胎研究遵守HFEA的規定,法院沒有權力去阻止。
HFEA則表示了他們的審慎,其新聞部門官員保拉·伍德拉女士在接受南方日報採訪時說:「HFEA做出的決定,並不意味著給這一胚胎研究項目『完全開亮了綠燈』。只能說,這個決定肯定了我們在十分謹慎的前提下,可以開始嘗試讓胚胎研究進一步向前發展。」
令科學家欣慰的是,這場爭論終於以研究的被批准為最終結局。
曖昧的法律現實下 科學與倫理的博弈 這起自英國刮起的人獸混合胚胎「倫理爭論風暴」不可避免地刮到中國。
半獸人電腦合成圖
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等媒體紛紛以《如何消除人獸雜交恐懼症》、《人獸胚胎:我們需要恐懼嗎?》等為標題報道了這一事件。在一些網站的「人獸恐慌」炒作中,中國媒體並沒有缺少理性分析。
這種理性或許可以從南方週末報的一篇報道中得到答案。該報報道《中國最早進行人獸混合胚胎實驗 現已中斷》透露,2003年,時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科學家盛慧珍領導的研究小組就做過此類人獸混合胚胎研究。後有報道證實,其實研究並未「中斷」。
中國也早就經歷過類似的倫理爭論,其中以2001年中山醫科大學教授的「人兔異種克隆」風波尤為著名。(見本版相關報道)
中國當下的倫理環境也讓外國同行艷羨。去年10月初,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中英研究倫理小組在中國進行了10天的訪問後,成員傑克·普林斯表示對「中國政府的積極參與和遠見」印象深刻。
而在澳洲和許多歐洲國家,特別是一些宗教色彩濃厚的國家,這項研究均是被禁止的。在其他國家,關於胚胎研究問題的倫理之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美國是最早進行該項研究的國家之一,技術也很先進。但關於這一問題的倫理爭論從未停止過。
美國總統布希日前否決了國會提交的一項擴大聯邦政府對胚胎干細胞研究資金支持的法案,這是自去年以來布希第二次否決干細胞法案。
在布希和他的支持者看來,胚胎也是生命,為研究而去殺害無辜的生命是不道德的行為。
而對於美國關於這一問題的倫理爭論,著名科學評論家方舟子甚至在部落格上說:「全世界都在看美國的笑話。這是其他國家在這一研究領域趕上美國的良機,美國科學界對此痛心疾首。」
然而風雲突變,上文所述美國教授「克隆自己」的報道,令人再次感到震驚。
甚至可以說,比干細胞技術難以把握的前路更令人擔心的,或許就是這種世界範圍內參差不齊的倫理現狀。 技術上確實可能造出「半獸人」
斯蒂芬教授表示:「據我們瞭解,除了政府支持的科研項目外,還有一小部分私人公司也在從事此類科研活動,在原則上他們是不受直接束縛的,那麼這些小公司就確實有可能製造出『半獸人』。」
HFEA新聞部門官員保拉·伍德沃女士認為:人們擔心這項研究會「越軌」,而HFEA存在的作用正是要明確劃分出一條「邊界線」,這條「邊界線」以外的地方,就是不能去的地方。單憑科學家們的意願,並不能決定這個項目是否可以繼續下去;合法性、必要性和價值性才是決定問題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世界上只有英國等極少數國家有像HFEA那樣的專門管理機構,大多數國家進行的人獸胚胎研究並沒有受到嚴密監管,而更多的是靠科學家的自律。
有人擔心,這種自律一旦失控,人獸混合胚胎技術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最終會給人類帶來不可預知的災難。
即使在中國,雖然科學家進行該類實驗也需要向國家衛生部門或科技部門提出申請,走審批程序,但主要是資金申請。在技術監管方面,中國並沒有HFEA那樣的專門機構。
在制度方面,國家衛生部只是在三年前制定了一個生物安全和倫理道德方面的指導原則,並沒有像英國那樣上升到法律層面。 廣東教授的「人兔異種克隆」風波
其實,早在2001年,中國就鬧過一場「人兔異種克隆」風波。掀起風波的人就在廣東,時任中山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的陳系古。當年的風波以陳系古主動「隱退」收場,很快在公眾視野中消失,留下些許神秘。這次英國引起的爭論,不禁又讓人們記起陳系古和7年前的那場風波。
出位他因成功培育出人兔異種克隆胚胎細胞而揚名世界
2001年,這位在廣東「土生土長」的科學家做的事,讓大家嚇了一跳:把人的皮膚細胞和兔子的卵母細胞進行融合,克隆出100多個人類的早期胚胎。他的名字也因此上了《NATURE 》雜誌。
陳的創意來自英國。1997年2月27日,英國科學家宣佈在世界上首次用體細胞成功克隆出一頭母綿羊——多利。
當時很多科學家都在忙著克隆動物,一直研究轉基因動物的他就將主意打到了人身上:想通過克隆的方法獲取人的胚胎干細胞系。
實施克隆的人類皮膚細胞來自一名7歲小男孩的包皮細胞,這是陳系古從外科醫生那裡要過來的。他把這塊皮膚處理後保存在液氮瓶裡。以後的每次實驗都是用這塊皮膚的細胞,這樣可以保證實驗結果的穩定性。而用來克隆的卵母細胞則來自一種專門的實驗兔——紐西蘭兔。
從當年中央電視台攝制的節目中,可以看到詳細的實驗過程:利用顯微鏡和一旁的監視器,研究人員用一根持卵針找到一個兔卵,把卵內的細胞核吸出來,然後用注射針把人類皮膚的細胞核注射進去。
這樣,克隆出來的新細胞經過培養,就可以像受精卵一樣分裂生長。在陳系古的實驗中,克隆細胞最多分裂成了32個細胞,專家稱之為桑葚胚(人類早期胚胎的一種形態)。
這個分裂過程大概需3天半。而為實現這一過程,陳用了3年。 經過近2000次實驗,陳系古成功克隆出了100多枚桑葚胚。
2001年9月初,他認為時機已成熟,便通過媒體公佈了研究成果。
消息一經公佈,在科學界馬上引起強烈反響。陳接到不少國內外的同行的祝賀電話。不少人都很佩服他「大膽出位」。
人和動物之間的異種克隆研究是富有爭議的敏感地帶,在陳系古之前,只有美國的一家私人公司宣稱進行過類似的實驗,不同的是,美國人用的是牛的卵母細胞。
爭論 反對者認為這項研究可能打破人畜界限,褻瀆了人類尊嚴 陳的「出位」,惹來不少非議。
半獸人電腦合成圖
當年質疑派的代表是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陳的成果公佈後第三天,該中心的4位專家聯合致電上海文匯報,認為「該成果褻瀆了人類尊嚴,是對生命倫理的突襲」。
大量的研究顯示,胚胎干細胞是一種未分化的、全能型的細胞。生物體的每一項組織和器官都是由胚胎肝細胞發育而來。
若他的克隆實驗真的可以獲取胚胎干細胞,這種細胞既可以放回人體治療帕金森和糖尿病等疾病,也可以在體外通過誘導培育成各種人體組織和器官,以供於移植。
可反對者們認為,雖然把動物細胞內的細胞核抽掉,但細胞質裡仍然有遺傳物質(線粒體DNA),這種物質可能會與人的細胞核發生相互作用。再者,某些在兔子身上潛伏的未知病毒可能會傳染給人類。
中國醫學科學院前院長巴德年當時在媒體上指責道:「這項研究很可能打破人畜的界限,傷害社會倫理,並使動物體內的某些病毒像艾滋病一樣在人類社會傳播。」
還有人擔心,這項技術若被某些「居心叵測」的人利用,後果不堪設想。
對於質疑,陳系古並不否認。但他認為這是「超前的擔憂」,「我們現在連胚胎干細胞都沒提取出來,怎麼去研究如何避免這些問題呢?」
為什麼不用人卵做實驗呢?那就沒有這麼多麻煩。陳不是沒試過,可人卵太稀缺。那年陳只獲得了12枚人卵,還都是他的學生從醫院做試管嬰兒的廢棄物中淘出來的。可要做這種研究,一天就要消耗五六枚卵子,怎麼夠用?
陳系古從兔子身上打注意,本來是想繞開人卵稀缺的困境,抄捷徑的。沒想到,卻撞上更大的冰山。
論戰隨著媒體的介入一步步升級。2001年9月27日,《NATURE 》雜誌在「新聞焦點」欄目對陳系古的研究做了詳細報道。
陳系古不想與反對力量對抗,他選擇了放棄。「既然有人怕我刀磨得太快了,會被一些壞人拿去殺人,那我就不磨了。」
退場 他覺得當年做的事和那場爭論算是「拋磚引玉」
「科學需要爭論,因此我感謝那些支持我的人,也感謝那些反對我的人。」當年陳系古以這番話退出了爭論,也結束了自己在人兔異種克隆方面的研究。
半獸人電腦合成圖
現在回想起來,陳系古覺得自己當年做的事和那場爭論算是「拋磚引玉」。
2003年,上海科學家盛慧珍將陳系古沒有做完的事做完了,盛將人類皮膚細胞融合到紐西蘭兔的去核卵細胞中,成功提取出人類胚胎肝細胞。這一次,國內並沒有多大反對的聲音。
南方日報記者日前專訪了人獸混合胚胎研究項目申請人、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干細胞生物實驗室主任斯蒂芬·明爾教授。 記者:怎麼看公眾對這項研究的擔憂?
斯蒂芬:事實上,我們只是取出一個牛的卵細胞,把它的細胞核去掉,再把人的細胞核移植進去。要知道,動物細胞的基因幾乎都存在細胞核中,牛的卵細胞被去掉了,也就意味著這只『牛』不再存在了,自然更不可能出現什麼「半獸人」。
記者:你有什麼依據證明這項研究將創造的「細胞系」就能夠代替人類的細胞系正常運作、以供觀察調研呢?
斯蒂芬:我們對於這類研究完全沒有經驗,當然也就沒有什麼直接依據可言。 記者:你並不確定這些可能被創造出來的「細胞系」就能夠代替人類的細胞系正常運作?
既然人們懷疑它的可靠性,那不妨就將它製造出來,驗證一下它是否能夠正常運作。如果不能,那也沒關係,我們就設法找出它不能正常運作的原因,設法讓它更好的運作。
記者: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是婦女做人流也會惹來爭議,而你們這個研究,聽起來像是要專門培育出一個胚胎,然後再把它「殺死」。
斯蒂芬:雖然這兩件事情聽上去好像有相同之處,但我並不認為應該把它們等同起來。因為,我們做這項研究的本質目的並不是為了製造一個人,我們也決不想製造出一個人獸雜交的「胚胎」;我們所希望的一切,只不過是讓它成為獲取細胞系的一種新工具。因此,我認為,這項研究將培育出的胚胎的道德狀態,與人類胚胎的道德狀態是完全不一樣的。
記者:正式開始研究之後,大約需要多久才能知道研究是否真正達到了預期目的?
斯蒂芬:5年?10年?20年?甚至更久?這都有可能。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可能影響研究的進度,因此我真的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期限。現在我只能說,項目被批准了,我們在未來的5到10年內,任務非常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