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論弓矢:李世民征高麗兵力十足卻何還失敗?
隋朝在楊廣的倒行逆施之下終於亡了,亡得很悲慘,起而代之的便是至今依然為人所稱頌不已的大唐帝國。龍虎濟,風雲會,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唐初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後,平南掃北,中國四周的邊患幾乎一一掃平,國家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的道路,此時高麗問題便又一次橫亙了在中國的面前。
隋朝幾度在高麗的慘重失敗,前後幾十萬中國士兵倒在了遼東大地上,唐朝上至太宗文皇帝,下至普通軍民,誰不想把這筆帳討回來呢?當時李世民說了這麼一段話:「遼東舊中國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師者四,喪律而還,殺中國良善不可勝數。……朕長夜思之而輟寢。將為中國復子弟之仇!」而後來征高麗的詔令一下,立刻有數以千計不預征名,自願以私裝從軍的志願者要求參軍報國,這些人都說:「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可見唐朝自上而下都沒有忘記收復故土報仇雪恨,遼東永遠只能是中國人的遼東,這土地上的每一寸上都浸滿了中國人的鮮血!
隋朝三次征高麗失敗,高麗將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骨築成了一座京觀。「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河山。」寒風吹來,京觀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所謂屍山血海並不僅僅是一個形容詞而已。幾十萬烈士的忠魂便在此不斷地嘶喊,召喚。而國人並沒有讓他們長久的等待,李世民上台不久,在貞觀五年(公元六三一年),立刻派廣州司馬長孫師進入高麗,毀掉這個京觀,將中國將士的屍骨一一收殮安葬。這次的行動是一個明顯的訊號,他預示著遠在長安的唐帝國並沒有忘記高麗這塊最後的領土。高麗方面自然也收到了這個訊號,於是高麗榮留王高建武開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工程,他用了十六年的時間在東北自扶余城(今吉林四平),
南至大海修了一條長達千餘里的長城作為屏障,以此作為對抗唐軍的本錢,兩國之間的火藥味再次濃厚起來。
當然摧毀京觀只是表明唐朝的一個態度,關中本位的唐朝注意力依然重點放在西邊和北邊的遊牧民族身上,等到了貞觀十五年消滅掉高昌國之後,高麗問題就被提上了日程表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太宗皇帝心裡雖然有這個念頭,但是也不是說想打就打,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在戰爭之前的外交政治行為總要進行一番動作,畢竟強隋可以說就是亡在征高麗上面,這樣就對後來者造成了一個陰影,甚至這個陰影會被無限誇大乃至神化。後世元朝兩征日本不果,反而因為颱風損兵折將,就給了朱元璋很大的心理壓力,導致明朝也因為畏懼「天命」而沒有向日本下手也是同樣的例子。當然大唐此時英雄輩出,靠自己的力量終於打破了這種所謂的「天命」,而終明朝一世只能被動的防禦倭寇這更是體現了開放進取與閉關自守之間的巨大差異。
當時唐帝國準備的第一步就是派使臣進入高麗偵查地形地貌,天氣水文,風土人情等等情報,為大軍開進做好一切前期偵查工作。於是在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七月,派遣職方郎中陳大德利用出使高麗之機,偵察其「山川風俗」。大德進入高麗境內後,先以絲綢綾綺賄賂當地官員,並告說:「吾雅好山水,此有勝處.吾欲觀之」於是,各地官員便甘為嚮導,帶其遊歷,「無所不至」。所到之處,大德又遇到了很多留居高麗的華人,即向這些華人講述了中國國內的變化及其「親戚存沒」消息。臨別之時,華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經過一個多月的偵察探聽,於八月十日回到長安,向太宗全面而又詳盡地匯報了高麗境內的山川地理形勢。
唐朝的心思高麗王高建武心裡一清二楚,這個高健武其實還是頗有謀略的,他一面修建「長城」作軍備,一面加緊進攻百濟和新羅,意圖將唐朝在朝鮮半島上的盟國全部掃平,以解後顧之憂,一面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四年(公元621年),七年(公元624年)頻繁地遣使朝貢,並且和唐朝互相遣返國人,擺出一幅友好的姿態。到了太宗時代他更是在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獻上封域圖,在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派遣太子桓權入朝,並貢獻方物。這樣的幾手動作下來,唐朝雖然有心發兵但是卻找不到什麼借口,當時打仗尤其講究一個弔民伐罪,所謂以有道伐無道,高麗的姿態擺得如此之低,這樣就阻止了唐朝要發兵的可能。
我們要說,高健武如此動作,在當時其實是對唐朝最好的應對方式。高健武在年輕的時候曾經率五百死士擊退殺入平壤城的來護兒大軍,他並不是一個懦弱的人,可是他清楚的認識到,太宗時代的中國已經不是隋煬帝時代的中國了,唐太宗的軍事才能即使縱觀整個中國史也是最為卓越的軍事家之一,更何況現在的唐朝名臣良將如雲,邊患基本被掃平,高麗此時要是再繼續桀驁不馴,那麼全中國在隋代伐高麗時累積的怒火就將會一古腦降臨在高麗的頭上,那時再後悔就晚了。
可是雖然高健武這邊的如意算盤打得辟啪響,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對國際局勢確實是瞭如指掌,算無遺策,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場宮廷政變將高健武及其手下的大臣們殺了個乾乾淨淨,政變成功的高麗東部大人泉蓋蘇文正式上台。
隋朝在楊廣的倒行逆施之下終於亡了,亡得很悲慘,起而代之的便是至今依然為人所稱頌不已的大唐帝國。龍虎濟,風雲會,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唐初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後,平南掃北,中國四周的邊患幾乎一一掃平,國家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的道路,此時高麗問題便又一次橫亙了在中國的面前。
隋朝幾度在高麗的慘重失敗,前後幾十萬中國士兵倒在了遼東大地上,唐朝上至太宗文皇帝,下至普通軍民,誰不想把這筆帳討回來呢?當時李世民說了這麼一段話:「遼東舊中國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師者四,喪律而還,殺中國良善不可勝數。……朕長夜思之而輟寢。將為中國復子弟之仇!」而後來征高麗的詔令一下,立刻有數以千計不預征名,自願以私裝從軍的志願者要求參軍報國,這些人都說:「不求縣官勳賞,惟願效死遼東!」可見唐朝自上而下都沒有忘記收復故土報仇雪恨,遼東永遠只能是中國人的遼東,這土地上的每一寸上都浸滿了中國人的鮮血!
隋朝三次征高麗失敗,高麗將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骨築成了一座京觀。「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河山。」寒風吹來,京觀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所謂屍山血海並不僅僅是一個形容詞而已。幾十萬烈士的忠魂便在此不斷地嘶喊,召喚。而國人並沒有讓他們長久的等待,李世民上台不久,在貞觀五年(公元六三一年),立刻派廣州司馬長孫師進入高麗,毀掉這個京觀,將中國將士的屍骨一一收殮安葬。這次的行動是一個明顯的訊號,他預示著遠在長安的唐帝國並沒有忘記高麗這塊最後的領土。高麗方面自然也收到了這個訊號,於是高麗榮留王高建武開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工程,他用了十六年的時間在東北自扶余城(今吉林四平),
南至大海修了一條長達千餘里的長城作為屏障,以此作為對抗唐軍的本錢,兩國之間的火藥味再次濃厚起來。
當然摧毀京觀只是表明唐朝的一個態度,關中本位的唐朝注意力依然重點放在西邊和北邊的遊牧民族身上,等到了貞觀十五年消滅掉高昌國之後,高麗問題就被提上了日程表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太宗皇帝心裡雖然有這個念頭,但是也不是說想打就打,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在戰爭之前的外交政治行為總要進行一番動作,畢竟強隋可以說就是亡在征高麗上面,這樣就對後來者造成了一個陰影,甚至這個陰影會被無限誇大乃至神化。後世元朝兩征日本不果,反而因為颱風損兵折將,就給了朱元璋很大的心理壓力,導致明朝也因為畏懼「天命」而沒有向日本下手也是同樣的例子。當然大唐此時英雄輩出,靠自己的力量終於打破了這種所謂的「天命」,而終明朝一世只能被動的防禦倭寇這更是體現了開放進取與閉關自守之間的巨大差異。
當時唐帝國準備的第一步就是派使臣進入高麗偵查地形地貌,天氣水文,風土人情等等情報,為大軍開進做好一切前期偵查工作。於是在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七月,派遣職方郎中陳大德利用出使高麗之機,偵察其「山川風俗」。大德進入高麗境內後,先以絲綢綾綺賄賂當地官員,並告說:「吾雅好山水,此有勝處.吾欲觀之」於是,各地官員便甘為嚮導,帶其遊歷,「無所不至」。所到之處,大德又遇到了很多留居高麗的華人,即向這些華人講述了中國國內的變化及其「親戚存沒」消息。臨別之時,華人「望之而哭者,遍於郊野」。經過一個多月的偵察探聽,於八月十日回到長安,向太宗全面而又詳盡地匯報了高麗境內的山川地理形勢。
唐朝的心思高麗王高建武心裡一清二楚,這個高健武其實還是頗有謀略的,他一面修建「長城」作軍備,一面加緊進攻百濟和新羅,意圖將唐朝在朝鮮半島上的盟國全部掃平,以解後顧之憂,一面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四年(公元621年),七年(公元624年)頻繁地遣使朝貢,並且和唐朝互相遣返國人,擺出一幅友好的姿態。到了太宗時代他更是在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獻上封域圖,在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派遣太子桓權入朝,並貢獻方物。這樣的幾手動作下來,唐朝雖然有心發兵但是卻找不到什麼借口,當時打仗尤其講究一個弔民伐罪,所謂以有道伐無道,高麗的姿態擺得如此之低,這樣就阻止了唐朝要發兵的可能。
我們要說,高健武如此動作,在當時其實是對唐朝最好的應對方式。高健武在年輕的時候曾經率五百死士擊退殺入平壤城的來護兒大軍,他並不是一個懦弱的人,可是他清楚的認識到,太宗時代的中國已經不是隋煬帝時代的中國了,唐太宗的軍事才能即使縱觀整個中國史也是最為卓越的軍事家之一,更何況現在的唐朝名臣良將如雲,邊患基本被掃平,高麗此時要是再繼續桀驁不馴,那麼全中國在隋代伐高麗時累積的怒火就將會一古腦降臨在高麗的頭上,那時再後悔就晚了。
可是雖然高健武這邊的如意算盤打得辟啪響,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對國際局勢確實是瞭如指掌,算無遺策,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場宮廷政變將高健武及其手下的大臣們殺了個乾乾淨淨,政變成功的高麗東部大人泉蓋蘇文正式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