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女子比唐朝女子如何?敢愛敢恨令人感動欽佩 | 陽光歷史

 

A-A+

漢朝女子比唐朝女子如何?敢愛敢恨令人感動欽佩

2018年01月05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68 次

  都說唐朝女子最幸福,其實有點誤解。除了幾個身在政治漩渦中的公主后妃,留名千古的唐朝女子並不多,那幾個標明女詩人的徐惠、上官婉兒、薛濤、李冶無論文名還是影響力都遠不如前世後代的女子,實在有點辜負了那個輝煌盛世。相形之下,還是漢朝女子的幸福指數更高。檢點正史野史演義傳奇,種種記載都毫無疑問的表明:在漢朝,無論貴族婦女還是平民女性,都有著更多的自由和更為寬鬆的生活空間,她們精神更加獨立,言行更加率性,感情也更加熱烈奔放。

  漢朝時還沒有那麼多女性節烈觀,有著對愛情婚姻相當自主權。社會對女性極為寬容,女子再嫁三嫁那是極為平常而自然的事情。不僅平民之女卓文君可以「夜奔」司馬相如,演繹出千古佳話,至高無上的皇后太后公主都可以再嫁乃至三嫁四嫁。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漢景帝的王皇后也都是再嫁之身,大臣百姓既無人非議,也沒有人沒完沒了的拿來說事兒。漢武帝為了讓母親開心,竟然親自接來了他同母異父的姐姐,並賜爵封邑,等於向全天下公開了太后入宮之前的再嫁之身。赫赫有名的開國大臣陳平的妻子在嫁給陳平之前居然嫁了五次,放之當下,都是讓人目瞪口呆,歎為觀止的。

  每次讀那首傳誦千古的漢樂府詩《上邪》,總是無比震撼。「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是怎樣的深情,這是怎樣勇敢的表白,後世也有能寫詩作賦的女子,可誰能無拘無束的喊出「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樣震撼人心的愛情誓詞?愛是真愛,是地老天荒生死不悔的愛;恨也是真恨,是決絕不顧返的恨。《有所思》中的女子,「聞君有他心,拉雜催燒之。催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雖然不幸被辜負,卻不是淒慘悲痛,唯有流淚歎息的棄婦,將曾經的愛情徹底埋葬,不留一份糾纏與猶疑。

2.jpg

  還有《陌上桑》中的羅敷,《羽林郎》中的胡姬,《白頭吟》中的女主人公,無論是愛是恨,都是一樣的勇敢果決。胡姬面對勢力熏天的霍家奴表示「不惜紅羅裂,何論輕賤軀」(《羽林郎》)與白頭吟中的女子對深愛的丈夫是說出「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都是同樣的令人感動欽佩。漢朝女子,真是當得起「自尊自愛、敢愛敢恨」的考語了。

  漢朝的時代,距離封建理學的誕生還很遙遠,且保存了母系社會的一點餘韻,因此比之後代,漢朝女子有著後世女子無法想像的社會地位,其參與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都是其它朝代難以比擬的。從西漢到東漢,臨朝執政的太后很多,堪稱是中國歷史上女性掌權執政的最高峰。從呂雉開始,西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東漢章帝的竇太后,和帝鄧太后,安帝閻太后等等,達到七八位之多。不僅如此,即使那些沒有執政名義的太后也擁有極大的權勢,給國家和政局造成深刻影響,女子封侯更比比皆是。

  漢時對女性也十分寬容尊重。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都是出身歌妓,身世卑微,卻也一樣的母儀天下,無論是大臣還是民間,全都認可。歷史學家班昭,秉筆蘭台,續寫《漢書》,並使馬融等當朝大儒在她的門下跪聽教喻。解憂公主奉命和親烏孫,先後妻祖孫四代烏孫王,這有違倫理的婚俗對於一個漢家女子來說是比生死更艱難的抉擇和犧牲。解憂公主的侍女馮繚也掛印封官,周旋於西域各國之間,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

  漢朝女子不僅襟懷磊落,敢愛敢恨,果敢自信,更有一份心靈的舒展與意態的從容。王昭君主動請嫁,朱買臣妻自請離異,那是對女性自我價值的充分認識,以及改變自身命運的抗爭。班昭續史,文姬著詩,提縈救父,文君夜奔,一個個美麗熱情、自信勇敢的女子,用智慧與執著寫出自己的幸福人生,演繹出漢代女子的非凡傳奇。

  畫圖省識春風面,佩環空歸月夜魂。兩千年的距離實在太過遙遠,更多漢代女子的絕代風華早已不可見。可僅憑那史書上的幾頁書幾行字依然能讓後人窺見她們曾經的非凡神采和奪目光華。千載之下,餘韻悠悠,真是讓人無限神往。做一個漢朝女子,真是幸福無比。


  都說唐朝女子最幸福,其實有點誤解。除了幾個身在政治漩渦中的公主后妃,留名千古的唐朝女子並不多,那幾個標明女詩人的徐惠、上官婉兒、薛濤、李冶無論文名還是影響力都遠不如前世後代的女子,實在有點辜負了那個輝煌盛世。相形之下,還是漢朝女子的幸福指數更高。檢點正史野史演義傳奇,種種記載都毫無疑問的表明:在漢朝,無論貴族婦女還是平民女性,都有著更多的自由和更為寬鬆的生活空間,她們精神更加獨立,言行更加率性,感情也更加熱烈奔放。

  漢朝時還沒有那麼多女性節烈觀,有著對愛情婚姻相當自主權。社會對女性極為寬容,女子再嫁三嫁那是極為平常而自然的事情。不僅平民之女卓文君可以「夜奔」司馬相如,演繹出千古佳話,至高無上的皇后太后公主都可以再嫁乃至三嫁四嫁。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漢景帝的王皇后也都是再嫁之身,大臣百姓既無人非議,也沒有人沒完沒了的拿來說事兒。漢武帝為了讓母親開心,竟然親自接來了他同母異父的姐姐,並賜爵封邑,等於向全天下公開了太后入宮之前的再嫁之身。赫赫有名的開國大臣陳平的妻子在嫁給陳平之前居然嫁了五次,放之當下,都是讓人目瞪口呆,歎為觀止的。

  每次讀那首傳誦千古的漢樂府詩《上邪》,總是無比震撼。「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是怎樣的深情,這是怎樣勇敢的表白,後世也有能寫詩作賦的女子,可誰能無拘無束的喊出「天地合,乃敢與君絕!」這樣震撼人心的愛情誓詞?愛是真愛,是地老天荒生死不悔的愛;恨也是真恨,是決絕不顧返的恨。《有所思》中的女子,「聞君有他心,拉雜催燒之。催燒之,當風揚其灰。從今以往─勿復相思─相思與君絕!」雖然不幸被辜負,卻不是淒慘悲痛,唯有流淚歎息的棄婦,將曾經的愛情徹底埋葬,不留一份糾纏與猶疑。

2.jpg

  還有《陌上桑》中的羅敷,《羽林郎》中的胡姬,《白頭吟》中的女主人公,無論是愛是恨,都是一樣的勇敢果決。胡姬面對勢力熏天的霍家奴表示「不惜紅羅裂,何論輕賤軀」(《羽林郎》)與白頭吟中的女子對深愛的丈夫是說出「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都是同樣的令人感動欽佩。漢朝女子,真是當得起「自尊自愛、敢愛敢恨」的考語了。

  漢朝的時代,距離封建理學的誕生還很遙遠,且保存了母系社會的一點餘韻,因此比之後代,漢朝女子有著後世女子無法想像的社會地位,其參與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深度都是其它朝代難以比擬的。從西漢到東漢,臨朝執政的太后很多,堪稱是中國歷史上女性掌權執政的最高峰。從呂雉開始,西漢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東漢章帝的竇太后,和帝鄧太后,安帝閻太后等等,達到七八位之多。不僅如此,即使那些沒有執政名義的太后也擁有極大的權勢,給國家和政局造成深刻影響,女子封侯更比比皆是。

  漢時對女性也十分寬容尊重。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都是出身歌妓,身世卑微,卻也一樣的母儀天下,無論是大臣還是民間,全都認可。歷史學家班昭,秉筆蘭台,續寫《漢書》,並使馬融等當朝大儒在她的門下跪聽教喻。解憂公主奉命和親烏孫,先後妻祖孫四代烏孫王,這有違倫理的婚俗對於一個漢家女子來說是比生死更艱難的抉擇和犧牲。解憂公主的侍女馮繚也掛印封官,周旋於西域各國之間,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

  漢朝女子不僅襟懷磊落,敢愛敢恨,果敢自信,更有一份心靈的舒展與意態的從容。王昭君主動請嫁,朱買臣妻自請離異,那是對女性自我價值的充分認識,以及改變自身命運的抗爭。班昭續史,文姬著詩,提縈救父,文君夜奔,一個個美麗熱情、自信勇敢的女子,用智慧與執著寫出自己的幸福人生,演繹出漢代女子的非凡傳奇。

  畫圖省識春風面,佩環空歸月夜魂。兩千年的距離實在太過遙遠,更多漢代女子的絕代風華早已不可見。可僅憑那史書上的幾頁書幾行字依然能讓後人窺見她們曾經的非凡神采和奪目光華。千載之下,餘韻悠悠,真是讓人無限神往。做一個漢朝女子,真是幸福無比。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