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名日本戰犯初步供認:侵華期間殺害94萬多人
1950年7月18日,中國政府在綏芬河接收了蘇方移交的969名日本戰犯,送至撫順戰犯管理所關押。撫順戰犯管理所原是日本侵華期間修建的「模範監獄」,曾有數以萬計的中國抗日誌士在這裡受到過殘酷對待。也是在這座監獄裡,戰犯得到人道主義的待遇。根據周總理的指示,撫順戰犯管理所突出「改造人、造化人」的政策,實行彰顯人道主義的「三個保障」:一是保障人格不受侮辱;二是保障生活條件,物資供給相當於中等市民生活水平;三是保障身體健康。在此基礎上,國家還在經費緊缺情況下,拿出數百萬元,新建了俱樂部、體育場、圖書館和露天舞台;購買各種樂器,成立了合唱班、樂器班,舉行音樂會;每年春秋兩季各舉行一次運動會。從1956年2月6日開始,分三批組織戰犯到北京、上海、南京和東北等地參觀。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戰犯們在較好的環境中安心學習、自我反思。
早在1945至1947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美國、澳洲等國各自處置了幾百名乙級或丙級日本戰犯,其中許多人被判死刑。撫順管理所的日本戰犯自知在侵華戰爭中罪行嚴重,生還希望渺茫,初來時帶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頑固地堅持反動的侵略立場,有組織地不認罪、不接受改造,並不斷散佈侵略有理的輿論。管理所工作人員耐心地對這些戰犯進行了國際法知識的教育,並依據《海牙公約》和《日內瓦公約》,結合國際軍事法庭的規定,指出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戰犯,都犯有破壞和平罪,或戰爭罪,或違反人道罪,應負個人刑事責任,必須接受審判和處理。經過教育,許多頑固分子開始心服口服地承認自己是戰爭罪犯,為改造工作打下了理論基礎和思想基礎。
1952年開始,管理所對戰犯進行「悔罪教育」,組織願意學習的人學習《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罪行紀實》等材料,並聯繫實際開展討論。管理所向戰犯們嚴正指出,日本侵略中國導致三千多萬人死亡,且公然違反國際法準則和人道主義原則,到處建立「無人區」,使用活人做細菌實驗,把中國人當活靶子「練兵」,燒殺、姦淫,無惡不作;同時又向他們指出只有認罪悔過,才能得到寬大處理。經過教育,絕大部分日本戰犯都交待了自己的罪行,供述了所犯下的駭人聽聞的罪惡事實。僅據900多名戰犯初步供認的數字統計,在侵略我國期間,他們及其下屬共殺死94萬多人,燒燬房屋19000多處(棟、座),約40000多間,搶走糧食3691萬多噸。到1956年審判時,所有受審戰犯無一人否認罪行,無一要求赦免;相反請求法庭對自己嚴懲,並對日本軍國主義進行譴責和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