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高宗李治將武則天送入感業寺有何苦衷 | 陽光歷史

 

A-A+

揭秘:唐高宗李治將武則天送入感業寺有何苦衷

2017年11月24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76 次

  李世民閉上了眼睛後,長孫無忌立即安排禁軍護送李治先回宮穩定局勢,然後他親率大隊人馬護送李世民的靈柩回京。兩路人馬都抵達長安後,才昭告天下皇帝駕崩。五天之後,李治在太極殿即位,他就是歷史上的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忙得像打仗似的。一方面,他要辦理父親的喪事;另一方面,他要處理一大堆軍國大事。這些事情,他都很陌生,需要緊忙學習,緊急處置。對於軍國大事,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和放鬆,因為父親留給他的是一個舉世無雙的超級大國,他必須高舉父親治國理論的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父親「仁政愛民」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實以德治國觀,把大唐建設成為一個高度富強、文明、發達的封建主義國家。

  這是一個宏偉而美好的願景,李治對此充滿信心,但他的壓力比誰都大。他決心做像父親那樣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於是每天都風雨無阻地上朝理政。處理完朝政大事後,他又走街串巷,遍訪民情。李治的這些表現值得肯定,他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不像後人評價得那麼昏庸。李治一頭扎進繁忙繁重的政務事務中,就把武則天忘到了九霄雲外,更忘記了他當初對武則天的承諾。這可苦了武則天,李世民死後這些天來,她簡直是度日如年。以前,她期待這一天,因為這一天就是她的出頭之日;但她也害怕這一天,因為她擔心李治到關鍵時刻不信守諾言,那麼她一切的一切,都將隨著進入寺院的那一天起化為烏有。

  現在,她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通過這段時間的等待和觀察,她發現李治變了,變得很理性。過去,他把愛情看得比事業重要,現在他卻把事業放在第一位。什麼愛情呀,承諾呀,在他看來,都是過去很傻很天真的事。男人啊,永遠都是這樣。在他們心裡,女人和愛情永遠都比不上事業。且說這個李治,他原來迷戀我到了癡狂的程度,現在當上一把手忙起來,連看我都不來看一眼,更別說兌現承諾的事了。他太絕情了,太傷我自尊了!傷心歸傷心,但武則天仍對李治抱有一絲幻想。因為按照慣例,皇帝去世後,那些未育的嬪妃並非全部入寺為尼,個別才智德行卓越的,是可以破例繼續留在宮廷的。比如像那位把李治養大的薛婕妤,她其實是唐高祖李淵的婕妤,李淵死後,她並沒有入寺為尼,而是被李世民返聘回來當太子的奶娘。李世民之所以返聘她回宮工作,就是看中了她卓越的才智德行。這也很好地說明了「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的道理,薛婕妤是個人才,她混得不錯。

2.jpg

  有薛婕妤這樣的例子,武則天堅信自己也能被李治返聘。且不說她才智過人,品貌出眾,僅憑她和李治之間的私情,李治也一定會把她留下。更何況,李治曾向她作出過承諾。武則天的如意算盤打得很有理由,但她還是失算了,因為李治整天除了忙還是忙,在他的記憶中,過去的那段情,那個承諾,似乎沒有過。這年八月,眼看著李世民就要下葬昭陵了,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武則天,還是沒能等到李治的任何消息,她不禁絕望起來。

  隨著李世民的下葬,武則天也迎來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歲月。因為她沒有被李治留下來,而是隨著李世民其他未育嬪妃進入了位於長安西南的感業寺為尼。換句話說,她被大唐帝國單方面解聘了,臨走時不僅沒有拿到違約賠償金,還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更別說是申請勞動仲裁了,她到哪兒去講理啊?入寺那天,武則天心灰意冷到了極點,她內心極不平衡,她甚至覺得李治是個偽君子。

  李治的難言苦衷有三個方面。第一,他把武則天留下來,同父親把薛婕妤留下來完全是兩回事。父親把薛婕妤留下來是為了工作,他把武則天留下來卻是為了保持私情,可他們的私情見不得天日,並為傳統倫理道德所不齒,因此他不敢把她留下來。第二,他向來膽小軟弱,而把父親的女人留下來,是需要勇氣和霸氣的。他既缺乏父親那樣的氣魄,又要顧及輿論的影響,因此他還是不敢把武則天留下來。第三,他剛剛即位,皇位不穩,加上性格柔弱,所以一直受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顧命大臣的控制,這些大臣是絕不會允許他胡作非為的,他又頂不過這些大臣,只好夾著尾巴做皇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這也是他不敢把武則天留下來的重要原因。

  如此說來,在當時的情況下,李治真是不敢把武則天留下來。其實,他心裡很痛苦,他知道武則天一定很傷心,但傷心總是難免的,誰讓他們曾一往情深呢?武則天入寺之前,李治一直沒去見她。他不是不想見她,也不是忙得沒有時間見她,而是不敢面對她,只好在心裡安慰她:「先挺過這一段時間吧,有了合適的機會,我就接你回宮。」這又是李治的承諾,但武則天沒有聽見,也沒有感受到。帶著對未來的無限絕望和對李治的無限失望,武則天走進了感業寺,走進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階段……

  武則天進入感業寺後,首先被剃掉了頭髮。可憐那一頭秀美的青絲啊,如今卻被那無情的剃刀整得灰飛煙滅。她頓時失去了昔日的風采,望著那清一色的面無表情的尼姑們,以及那被高牆圍堵的陰森寺院,她的心跌到了谷底。巨大的現實與心理落差,讓武則天許久都沒能緩過神來,畢竟這件事對她打擊太大了。儘管寺院再三要求尼姑「看破紅塵,遠離世俗」,但武則天來自於滾滾紅塵之中,她怎能輕易忘卻紅塵中事呢?但這裡是她當前的歸宿,她只好接受現實。有道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命運如此安排,總有它的道理,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吧。武則天的思想發生了這樣的轉變後,就打算當一天尼姑念一天經。


  李世民閉上了眼睛後,長孫無忌立即安排禁軍護送李治先回宮穩定局勢,然後他親率大隊人馬護送李世民的靈柩回京。兩路人馬都抵達長安後,才昭告天下皇帝駕崩。五天之後,李治在太極殿即位,他就是歷史上的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忙得像打仗似的。一方面,他要辦理父親的喪事;另一方面,他要處理一大堆軍國大事。這些事情,他都很陌生,需要緊忙學習,緊急處置。對於軍國大事,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和放鬆,因為父親留給他的是一個舉世無雙的超級大國,他必須高舉父親治國理論的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父親「仁政愛民」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實以德治國觀,把大唐建設成為一個高度富強、文明、發達的封建主義國家。

  這是一個宏偉而美好的願景,李治對此充滿信心,但他的壓力比誰都大。他決心做像父親那樣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於是每天都風雨無阻地上朝理政。處理完朝政大事後,他又走街串巷,遍訪民情。李治的這些表現值得肯定,他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不像後人評價得那麼昏庸。李治一頭扎進繁忙繁重的政務事務中,就把武則天忘到了九霄雲外,更忘記了他當初對武則天的承諾。這可苦了武則天,李世民死後這些天來,她簡直是度日如年。以前,她期待這一天,因為這一天就是她的出頭之日;但她也害怕這一天,因為她擔心李治到關鍵時刻不信守諾言,那麼她一切的一切,都將隨著進入寺院的那一天起化為烏有。

  現在,她害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通過這段時間的等待和觀察,她發現李治變了,變得很理性。過去,他把愛情看得比事業重要,現在他卻把事業放在第一位。什麼愛情呀,承諾呀,在他看來,都是過去很傻很天真的事。男人啊,永遠都是這樣。在他們心裡,女人和愛情永遠都比不上事業。且說這個李治,他原來迷戀我到了癡狂的程度,現在當上一把手忙起來,連看我都不來看一眼,更別說兌現承諾的事了。他太絕情了,太傷我自尊了!傷心歸傷心,但武則天仍對李治抱有一絲幻想。因為按照慣例,皇帝去世後,那些未育的嬪妃並非全部入寺為尼,個別才智德行卓越的,是可以破例繼續留在宮廷的。比如像那位把李治養大的薛婕妤,她其實是唐高祖李淵的婕妤,李淵死後,她並沒有入寺為尼,而是被李世民返聘回來當太子的奶娘。李世民之所以返聘她回宮工作,就是看中了她卓越的才智德行。這也很好地說明了「是金子到哪兒都會發光」的道理,薛婕妤是個人才,她混得不錯。

2.jpg

  有薛婕妤這樣的例子,武則天堅信自己也能被李治返聘。且不說她才智過人,品貌出眾,僅憑她和李治之間的私情,李治也一定會把她留下。更何況,李治曾向她作出過承諾。武則天的如意算盤打得很有理由,但她還是失算了,因為李治整天除了忙還是忙,在他的記憶中,過去的那段情,那個承諾,似乎沒有過。這年八月,眼看著李世民就要下葬昭陵了,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武則天,還是沒能等到李治的任何消息,她不禁絕望起來。

  隨著李世民的下葬,武則天也迎來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歲月。因為她沒有被李治留下來,而是隨著李世民其他未育嬪妃進入了位於長安西南的感業寺為尼。換句話說,她被大唐帝國單方面解聘了,臨走時不僅沒有拿到違約賠償金,還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更別說是申請勞動仲裁了,她到哪兒去講理啊?入寺那天,武則天心灰意冷到了極點,她內心極不平衡,她甚至覺得李治是個偽君子。

  李治的難言苦衷有三個方面。第一,他把武則天留下來,同父親把薛婕妤留下來完全是兩回事。父親把薛婕妤留下來是為了工作,他把武則天留下來卻是為了保持私情,可他們的私情見不得天日,並為傳統倫理道德所不齒,因此他不敢把她留下來。第二,他向來膽小軟弱,而把父親的女人留下來,是需要勇氣和霸氣的。他既缺乏父親那樣的氣魄,又要顧及輿論的影響,因此他還是不敢把武則天留下來。第三,他剛剛即位,皇位不穩,加上性格柔弱,所以一直受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顧命大臣的控制,這些大臣是絕不會允許他胡作非為的,他又頂不過這些大臣,只好夾著尾巴做皇帝,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這也是他不敢把武則天留下來的重要原因。

  如此說來,在當時的情況下,李治真是不敢把武則天留下來。其實,他心裡很痛苦,他知道武則天一定很傷心,但傷心總是難免的,誰讓他們曾一往情深呢?武則天入寺之前,李治一直沒去見她。他不是不想見她,也不是忙得沒有時間見她,而是不敢面對她,只好在心裡安慰她:「先挺過這一段時間吧,有了合適的機會,我就接你回宮。」這又是李治的承諾,但武則天沒有聽見,也沒有感受到。帶著對未來的無限絕望和對李治的無限失望,武則天走進了感業寺,走進了她人生最黑暗、最迷茫的階段……

  武則天進入感業寺後,首先被剃掉了頭髮。可憐那一頭秀美的青絲啊,如今卻被那無情的剃刀整得灰飛煙滅。她頓時失去了昔日的風采,望著那清一色的面無表情的尼姑們,以及那被高牆圍堵的陰森寺院,她的心跌到了谷底。巨大的現實與心理落差,讓武則天許久都沒能緩過神來,畢竟這件事對她打擊太大了。儘管寺院再三要求尼姑「看破紅塵,遠離世俗」,但武則天來自於滾滾紅塵之中,她怎能輕易忘卻紅塵中事呢?但這裡是她當前的歸宿,她只好接受現實。有道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命運如此安排,總有它的道理,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吧。武則天的思想發生了這樣的轉變後,就打算當一天尼姑念一天經。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