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被不斷發展的形勢所逼的嗎? | 陽光歷史

 

A-A+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是被不斷發展的形勢所逼的嗎?

2017年10月22日 唐朝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97 次

  如果說李世民自李淵登基之始,就開始苦心積慮地爭權奪利妄想爬上皇帝寶座,那可真有點冤枉了他。是不斷發展的形勢、環境與現實迫使他不得不鋌而走險、奮起反擊,導演了一出唐朝歷史上最富戲劇性的「玄武門之變」。

  如果沒有李淵在群雄割據、天下紛爭、局勢不甚明朗的情況下匆匆稱帝,也許就不會出現李世民在統一戰爭中「一枝獨秀」的局面。李淵登基為皇,長子李建成立為太子,特殊身份使得他們不由自主地受到某種束縛與制約,個人才能難以充分施展。這才有了李世民在蕩平群雄中出現在中華大地上那勇往直前、無堅不摧、英姿勃勃的動人身影。

  他在長達七年之久的統一戰爭中,獲得了無人匹及的軍事業績與政治聲望,擁有一支能征善戰、效忠個人的強大私人武裝及久經考驗的「幹部隊伍」,形成了足與李建成為首的太子東宮集團抗衡的秦王府集團。

7bd626a46fa5ebd59152ee21.jpg

  然而,太子李建成也非等閒之輩,並不是像某些史料記載的那樣「荒色嗜酒,畋獵無度」,而是有著相當出色的治軍與治國才能。太原起兵時,他雖然遠在河東沒有參與密謀組織,但很快就在李淵的「密召」下以左領軍大都督的身份參加了建唐鬥爭,並在合圍長安的戰鬥中立下頭功。立為太子後,不便輕出,也就遠離衝鋒陷陣的戰爭前線而入住東宮,學習當一名皇帝必備的各種禮儀及馭臣治國之術。論個人功績,他自然居於李世民之下;若論才華,兩人孰高孰低,實難分伯仲。

33e20ded684bce5178f0550c.jpg

  也許,李世民在統一戰爭中確實沒有篡奪太子之位的野心,或者說強大的敵人與嚴酷的現實使他無暇顧及,但他在戰爭中的日益坐大及採取的一系列行為卻在事實上侵害了太子李建成的利益,並對他構成了一種極大的潛在威脅。

  李世民打敗王世充、竇建德之後,「加號天策上將,陝東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之上」,地位僅次於太子;他設置了龐大的官僚機構,網羅私人親信;又以設「文學館」收羅文學士為名,網羅政治人才……就連父親李淵也對此頗為不滿地說道:「此兒典兵既久,在外專制,為讀書漢所教,非復我昔日子也。」也就難怪身受威脅的太子李建成戒備警惕、枕戈以待了。在這場唐王朝內部的爭權奪利之中,優勢明顯傾向於太子李建成一方。

  唐高祖李淵對李世民的才能與功績自然愛護有加,但對他那日漸強盛的政治勢力卻不無擔憂,李淵可不想看見自己的親身兒子相互內訌拚殺。因此,他對李世民懷著一股深重的戒心,在一些事關重大的政治問題上總是站在太子李建成一方。至於小弟齊王李元吉,他與李世民並無隔閡,且勢力弱小,難以形成獨立於李淵、李世民、李建成之外的第四股政治勢力。但從個人利益與前途出發,李元吉以「一邊倒」的態度堅定不移地站在了名正言順的太子李建成一方,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明確勸說李建成及早除掉李世民,並自告奮勇地表示「當為兄刃之」。

  一場兄弟相煎、同室操戈的鬥爭迫在眉睫、勢不可免。

  李世民力量雖然強大,但面對父親、兄長、弟弟的多方聯合,不免勢單力薄。況且,他的內心深處,也一直陷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困擾與衝突之中。儒家經過董仲舒的高抬與獨尊之後,那一套經義與學說早已積澱在國民的遺傳基因之中,李世民也不能例外。在那慾壑難填的人心底裡,只要具備實力,機會來臨,誰個不想獲取皇位?

cc967a54f7c13d013a29350c.jpg

  然而,李世民一時間又難以掙脫儒家綱常倫理的束縛。父親是高高在上的開國皇帝,兄長是名正言順的太子,有著兒子與弟弟身份的李世民若是覬覦皇位,哪怕想想都是罪過。當初南征北討,想著的只是如何打贏戰爭,蕩平群雄。他在不斷取得的勝利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實力、威望與資本,「樹大招風」,不知怎麼一下子就成了眾矢之的。他真的不想危及父兄與他們爭權奪利,但是,他能退回到太原起兵之前的那個年輕單純的李世民嗎?即使抽身引退,可他手下的部眾——那些既得利益者也不會答應。

  那麼,就保持現狀好啦!可現實與發展也不允許,當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一旦將他視為不共戴天的頭號敵人後,即使他沒有半點行動,也難以立身保命。

  李建成曾多次請求李淵誅殺李世民,理由是「謀反」。李淵一因秦王有平定四海之功,二則難捨父子之情,也就未加理睬;利用父親不成,李建成就以宴請為名,直接在酒菜中下藥,或許李世民心存戒備,才中毒不深,沒有危及生命;多次下手不成,李建成就私自招募兩千驍勇屯守東宮左右長林門,又從幽州招來三百突厥兵藏在東宮隨時應變。

  一般而言,京城除了皇帝的御林軍外,是不容許其他軍事力量存在的。李淵雖然知道太子招募部眾是為了對付李世民,可他本人的皇位也明顯受到了威脅,不得不對李建成大罵一通。李建成見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向父親下手,武裝奪權。結果事情敗露,李建成不得不委曲求全,帶十餘隨從向李淵謝罪。李淵雖然將李建成扣留幕下,但終難改變「立嫡以長」的舊傳統,只得下決心出面調解李世民、李建成兄弟倆的矛盾。

  經過一番斡旋,表面看來,兄弟相煎似有所緩和,但內裡卻奔騰著更為洶湧的波濤。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唯有通過流血政變方能達到徹底解決。

  李世民手下雖有一班得力干將,但他在長安能夠直接調動、控制的軍隊遠比李建成、李元吉要少;加之李淵傾向太子,稍有不慎,李世民無異於以卵擊石;而他的奪嫡行為又屬大逆不道之舉,計畫一旦洩露,將處於人皆討之的不利地位。因此,李世民只有計畫周密、主動進擊、一戰而勝,才能達到目的;否則,就是自取滅亡。

  面對太子李建成一而再、再而三的謀害與進擊,李世民即使沒有篡奪之心,也被他逼到了兩難選擇的盡頭——要麼束手待斃,要麼起而反抗置對手於死地。除此而外,他已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長時間的猶豫與彷徨過後,李世民終於下定了消滅太子李建成的決心,並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的政變集團。

  李世民在緊鑼密鼓的準備階段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就是收買了李建成身邊的得力干將及把守玄武門的禁軍將領。

W020140207345489879056.jpg

  如果說李世民以前一直處於「被動挨整」的局面,那麼,在他做出奪嫡的決心之後,便時時處處居於事件的主動地位了。過去,他在戰場上英姿勃勃、叱吒風雲;而今,在複雜的宮廷政治鬥爭中,也能左右局勢舉重若輕。李世民只要拋棄傳統倫理觀念與道德束縛,將那在戰場上曾使強敵聞風喪膽的果敢與謀略施展開來,李建成自然不是他的對手。

  於是,他果斷地選擇了禁軍指揮部——玄武門這一特殊之地,伏擊李建成與李元吉。禁軍將領早就被他收買,李世民親率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等七十餘精騎預先埋伏在玄武門內,單等李建成、李元吉「上鉤」。

  政變的過程與結果讀者早已知曉,無庸筆者在此饒舌。李建成與李元吉被殺,其親信頓作鳥獸散,李世民不必為此擔憂。但是,他將如何面對自己的君王之父,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覆與交代呢?

  「開弓沒有回頭箭」,政變一旦爆發,李世民也就顧不得父子之情,只有將事情做到底,向父皇奪權,才有可能保住「勝利果實」。因此,伏擊李建成、李元吉的戰鬥剛告一段落,李世民就不失時機地派遣尉遲敬德晉見唐高祖李淵,名為「宿衛」,實則逼宮。尉遲敬德「擐甲持矛」,要求李淵「請降手敕,令諸軍並受秦王處分」。李淵無奈,只得書寫「手敕」,交出唐王朝軍政大權。不久,就正式宣佈遜位。如果不是李淵念及李世民的功績與親情而對李建成的誣陷與加害時時為他開脫,李世民也許會讓自己的父親遭受李建成、李元吉同樣的命運與結局。

  政治鬥爭從來就不講究什麼親情,它撕開了一切溫情脈脈的虛偽面紗,只以實力為基礎,以利益為準繩,以鮮血為代價,殘酷無情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

  於是,李世民由秦王而太子,由太子而皇帝,在短短的兩個月之內便完成了這些高貴而複雜的角色之轉換。

  李淵退為太上皇之後,又活了九年才於貞觀九年(635年)鬱鬱而終。

  唐太宗李世民與推翻不久的前朝隋煬帝楊廣比較,這兩位專制君王在某些方面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同出於關隴統治集團,同為次子篡奪政權,都曾數次出兵征討高麗而歸於失敗,都曾做過有悖於傳統倫理道德的行為(隋煬帝佔有父妾,唐太宗據有弟媳)……可是,後代對他們兩人的評價卻截然相反:一為稀世暴君,人皆罵之;一為天下明主,被奉為帝王楷模。此為何也?

  就在於隋煬帝為亡國之君,而唐太宗卻開創了享譽後世的「貞觀之治」,為唐朝的博大與恢宏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原文來自底片的頭條號)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