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舅舅神道碑修復完成:有185字被人為鑿毀
唐玄宗李隆基舅舅——竇希瓘墓前神道上的一尊石碑(又稱神道碑)近日完成修復工作,專家研究發現,其碑文為唐代著名書法評論家、書法家竇臮(音:ji)書寫,這是竇臮目前存世的唯一作品,其碑額篆書更是竇臮目前存世的唯一篆書手跡,對研究唐代歷史和中國古代書法史價值彌足珍貴。專家發現,現存的1357字中,有185字被人為鑿毀。
該石碑是五年前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工地上發現的,當時碑身已經斷裂,考古專家發掘後運回實驗室進行拼接修復。根據碑文記載,石碑於唐代宗大歷七年(公元772年),立於唐玄宗李隆基舅舅竇希瓘墓的南側神道上,書寫者為竇臮,出資人則是唐玄宗的女兒昌樂長公主。
該神道碑為青石質,經過修復拼接後通高3.66米,寬1米餘。碑額上用篆書寫著「大唐贈司徒畢國公扶風竇府君神道碑」,碑文30行,滿行60字,據推算約有碑文1590字,現存的1357字中,有185個被鑿損。其碑文缺失,一方面與石碑折斷有關,此外系人為破壞所致。專家研究發現,被鑿損的185字大多位於碑的下半部,伸手可及。神道碑第26列的高度,達到1.77米略高於普通人身高的平視高度。根據鑿損字跡多在下半部的高度來看,神道碑在直立時曾經多次拓印。在唐代,中國書法藝術發展進入了高峰期,拓片成為熱門商品,許多商家為讓自己的拓片成為獨家,就對原碑拓後故意鑿損。根據鑿損字數來看,當時存世的拓本當以百計,但因時間久遠,無一傳世。
研究發現,該神道碑的碑主竇希瓘,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昭成皇后之弟,也就是唐玄宗的親舅舅,官至太子少師、畢國公,贈司徒,身份顯貴。該石碑的發現,對研究唐代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據碑文和史書記載,唐玄宗的生母竇氏早亡,全賴姨母撫養成人,因此玄宗即位後尤其厚待外公家人。竇希瓘和兩個兄弟竇希瑊、竇希球仗勢欺人名聲極差,其中尤以竇希瓘最為跋扈,但仍受玄宗青睞三人都曾被封爵國公,獲得豐厚的賞賜。玄宗女兒昌樂公主就下嫁了竇希瓘的兒子,竇希瓘墓前的這塊神道碑就是昌樂公主出資樹立的。
據史料記載,三人死後皆葬於竇氏家族墓地,其神道碑皆為名家撰寫。專家介紹,竇希瓘的兩個兄弟竇希瑊和竇希球的神道碑不知去向,但有拓片流出被收錄在宋人編寫的金石資料中。竇希瓘這塊的拓片卻未有流出和記載,專家推斷北宋以前就已遺失了。這塊石碑從北宋開始就已經埋入地下,此次意外發現,讓這塊石碑在千年之後重見天日。
據悉,碑在唐代發展達到頂峰。唐碑的碑主多系名人,且大多文、書、刻俱佳,為後世碑刻所無法企及,因此歷來為世所珍重。
唐玄宗李隆基舅舅——竇希瓘墓前神道上的一尊石碑(又稱神道碑)近日完成修復工作,專家研究發現,其碑文為唐代著名書法評論家、書法家竇臮(音:ji)書寫,這是竇臮目前存世的唯一作品,其碑額篆書更是竇臮目前存世的唯一篆書手跡,對研究唐代歷史和中國古代書法史價值彌足珍貴。專家發現,現存的1357字中,有185字被人為鑿毀。
該石碑是五年前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工地上發現的,當時碑身已經斷裂,考古專家發掘後運回實驗室進行拼接修復。根據碑文記載,石碑於唐代宗大歷七年(公元772年),立於唐玄宗李隆基舅舅竇希瓘墓的南側神道上,書寫者為竇臮,出資人則是唐玄宗的女兒昌樂長公主。
該神道碑為青石質,經過修復拼接後通高3.66米,寬1米餘。碑額上用篆書寫著「大唐贈司徒畢國公扶風竇府君神道碑」,碑文30行,滿行60字,據推算約有碑文1590字,現存的1357字中,有185個被鑿損。其碑文缺失,一方面與石碑折斷有關,此外系人為破壞所致。專家研究發現,被鑿損的185字大多位於碑的下半部,伸手可及。神道碑第26列的高度,達到1.77米略高於普通人身高的平視高度。根據鑿損字跡多在下半部的高度來看,神道碑在直立時曾經多次拓印。在唐代,中國書法藝術發展進入了高峰期,拓片成為熱門商品,許多商家為讓自己的拓片成為獨家,就對原碑拓後故意鑿損。根據鑿損字數來看,當時存世的拓本當以百計,但因時間久遠,無一傳世。
研究發現,該神道碑的碑主竇希瓘,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昭成皇后之弟,也就是唐玄宗的親舅舅,官至太子少師、畢國公,贈司徒,身份顯貴。該石碑的發現,對研究唐代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據碑文和史書記載,唐玄宗的生母竇氏早亡,全賴姨母撫養成人,因此玄宗即位後尤其厚待外公家人。竇希瓘和兩個兄弟竇希瑊、竇希球仗勢欺人名聲極差,其中尤以竇希瓘最為跋扈,但仍受玄宗青睞三人都曾被封爵國公,獲得豐厚的賞賜。玄宗女兒昌樂公主就下嫁了竇希瓘的兒子,竇希瓘墓前的這塊神道碑就是昌樂公主出資樹立的。
據史料記載,三人死後皆葬於竇氏家族墓地,其神道碑皆為名家撰寫。專家介紹,竇希瓘的兩個兄弟竇希瑊和竇希球的神道碑不知去向,但有拓片流出被收錄在宋人編寫的金石資料中。竇希瓘這塊的拓片卻未有流出和記載,專家推斷北宋以前就已遺失了。這塊石碑從北宋開始就已經埋入地下,此次意外發現,讓這塊石碑在千年之後重見天日。
據悉,碑在唐代發展達到頂峰。唐碑的碑主多系名人,且大多文、書、刻俱佳,為後世碑刻所無法企及,因此歷來為世所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