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是誰將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送上了絕路?
顏真卿,字清臣,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在唐代,顏真卿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開元間進士,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世稱顏魯公。他是繼王羲之、王獻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法,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美譽。如果說在中國書壇上還有誰能和書聖王羲之並肩而立的話,也只有顏真卿有這個聲望和影響力了。
北宋的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是怎樣走向生命終點的?換句話說,將顏真卿送上絕路的這個人是誰呢?這是人就是被《新、舊唐書》歸納在奸臣系列的盧杞。
盧杞本是名門之後,其祖盧懷慎曾任宰相,雖無大政績,卻清廉簡樸,以至去世後,唐玄宗含著熱淚為其書寫碑文。其父盧奕,天寶末任東台御史中丞,洛陽被安祿山攻陷後,盧奕堅守衙司,拒絕投敵,終而遇害。有了這樣的家庭背景,盧杞從小就很受人重視。
盧杞相貌醜陋,面如藍靛,如同青面鬼,這讓他從小產生了自卑心理,就怕被人瞧不起,否則,必予以報復。雖然唐朝選官要看相貌,但醜陋的盧杞憑借紅色後代的家庭背景,還是順利地步入了仕途。據史料記載,盧杞陰險狠毒,卻口才出眾。別人都不喜歡他,但唐德宗卻喜歡他。唐德宗曾與大臣李泌討論將來宰相之位時說:「盧杞清忠強介,人言其奸,朕殊不覺。」李泌回答:「人言而陛下不覺。此杞之所以為奸也。倘陛下覺之,豈有建中之亂乎?」
就這樣,盧杞憑著家世祖蔭和能言善辯,從清道率府兵曹參軍的低位,在唐德宗的賞識下,一步步爬到了宰相的高位。在盧杞鞏固相權獨攬朝政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踏著其他宰相和大臣的鮮血。他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陷害、排擠、傾軋、報復。宰相楊炎、張鎰、御史大夫嚴郢等人,都先後死在他的手上。盧杞除掉政敵後,又主動向唐德宗推薦了時任吏部侍郎的關播。但是他給關播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坐在那裡當擺擺樣子的木偶。有一次唐德宗召集宰相議事,盧杞侃侃而談,關播忍不住也想發言,剛剛要站起來,就看到了盧杞那令人不寒而慄的目光,只好硬生生把話吞進了肚子裡。會後,盧杞立刻向關播提出嚴重警告:正因為你這個人恭謹少言,我才引薦你當宰相,剛才你怎麼可以想發言呢?從此關播再也不敢多說一句。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十二月,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唐,攻陷汝州。當李希烈威脅洛陽的消息傳來,德宗皇帝第一個反應就是問計於盧杞。盧杞用一種舉重若輕的口吻說:「李希烈年輕氣盛、居功自傲,部將們肯定都不敢勸他。如果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攜帶陛下詔書,前去向李希烈當面剖析禍福利害,李希烈定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中央可以不發一兵一卒而把他降服。顏真卿是四朝元老,忠貞正直、剛毅果決,名重海內、人所信服,實在是此行的不二人選。」唐德宗頻頻點頭,覺得盧杞講得很有道理。詔書頒下,滿朝文武盡皆失色。所有人都覺得,盧杞這麼做無異於是讓年過古稀的太子太師顏真卿去送死。
沒錯。盧杞就是要讓他去送死。從當上宰相的那一天起,盧杞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如何把朝中有威望、有資歷、有水平、有魄力的人一個一個搞掉,好讓自己永遠待在宰相的位子上。很不幸,四朝元老顏真卿就是這麼一個有威望、有資歷、有水平、有魄力的人,而且還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之一。此人不除,盧杞寢食難安。所以盧杞發自內心地感謝李希烈給了他一個天賜良機。
顏真卿義無反顧地上路了。行前給兒子留了封遺書,只寫了六個字:「奉家廟、撫諸孤。」走到洛陽時,東都留守鄭叔勸他拖延一點時間,看天子會不會改變主意。顏真卿說:「這是聖旨,豈能逃避?」
到了許州(今河南許昌),李希烈聽到顏真卿來了,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在見面的時候,他將部將和養子一千多人聚集在廳堂內外。顏真卿剛開始勸說李希烈停止叛亂,那些部將和養子就衝了上來,個個手裡拿著明晃晃的尖刀,圍住顏真卿又是謾罵,又是威脅。但顏真卿卻面不改色,朝著他們冷笑。李希烈命令部屬退下。接著把顏真卿送到驛館裡,企圖慢慢軟化他。
叛鎮的頭目都派使者來跟李希烈聯絡,勸李希烈即位稱帝。李希烈大擺筵席招待他們,也請顏真卿參加。使者見到顏真卿來了,都向李希烈祝賀說:「早就聽到顏太師德高望重,現在元帥要稱帝,正好太師來到這裡,不是有了現成的宰相嗎?」顏真卿揚起眉毛,朝著叛鎮使者罵道:「什麼宰相不宰相!我年紀快八十了,要殺要剮都不怕,難道會受你們的誘惑,怕你們的威脅嗎?」
李希烈拿顏真卿沒辦法,只好把他關起來,派士兵監視。士兵們在院子裡掘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土坑,揚言要把顏真卿活埋在坑裡。第二天,當李希烈來看他時,顏真卿義正詞嚴地說:「我的死活已經定了,何必玩弄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豈不痛快!」
過了一年,李希烈自稱楚帝,又派部將逼顏真卿投降。士兵們在關禁顏真卿的院子裡,堆起柴火,澆足了油,威脅他說:「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裡燒!」顏真卿二話沒說,縱身就往火裡跳去,叛將們只得把他攔住。在被囚禁了一年零七個月後,即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八月,李希烈想盡辦法,終沒能使顏真卿屈服,遂派人將其縊殺於蔡州(今河南汝南縣),終年七十七歲。
一個偉大的書法家,一個大忠臣,就這樣被一個陰險的小人送上了不歸路。由此可見,一個集體,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在人才的選用上是何等重要。用對了,能興邦;用錯了,可亡國。
顏真卿,字清臣,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在唐代,顏真卿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是開元間進士,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世稱顏魯公。他是繼王羲之、王獻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法,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他的書法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美譽。如果說在中國書壇上還有誰能和書聖王羲之並肩而立的話,也只有顏真卿有這個聲望和影響力了。
北宋的歐陽修曾說:「顏公書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人初見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愛也。其見寶於世者有必多,然雖多而不厭也。」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是怎樣走向生命終點的?換句話說,將顏真卿送上絕路的這個人是誰呢?這是人就是被《新、舊唐書》歸納在奸臣系列的盧杞。
盧杞本是名門之後,其祖盧懷慎曾任宰相,雖無大政績,卻清廉簡樸,以至去世後,唐玄宗含著熱淚為其書寫碑文。其父盧奕,天寶末任東台御史中丞,洛陽被安祿山攻陷後,盧奕堅守衙司,拒絕投敵,終而遇害。有了這樣的家庭背景,盧杞從小就很受人重視。
盧杞相貌醜陋,面如藍靛,如同青面鬼,這讓他從小產生了自卑心理,就怕被人瞧不起,否則,必予以報復。雖然唐朝選官要看相貌,但醜陋的盧杞憑借紅色後代的家庭背景,還是順利地步入了仕途。據史料記載,盧杞陰險狠毒,卻口才出眾。別人都不喜歡他,但唐德宗卻喜歡他。唐德宗曾與大臣李泌討論將來宰相之位時說:「盧杞清忠強介,人言其奸,朕殊不覺。」李泌回答:「人言而陛下不覺。此杞之所以為奸也。倘陛下覺之,豈有建中之亂乎?」
就這樣,盧杞憑著家世祖蔭和能言善辯,從清道率府兵曹參軍的低位,在唐德宗的賞識下,一步步爬到了宰相的高位。在盧杞鞏固相權獨攬朝政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踏著其他宰相和大臣的鮮血。他最擅長的事情就是陷害、排擠、傾軋、報復。宰相楊炎、張鎰、御史大夫嚴郢等人,都先後死在他的手上。盧杞除掉政敵後,又主動向唐德宗推薦了時任吏部侍郎的關播。但是他給關播的定位非常明確,就是坐在那裡當擺擺樣子的木偶。有一次唐德宗召集宰相議事,盧杞侃侃而談,關播忍不住也想發言,剛剛要站起來,就看到了盧杞那令人不寒而慄的目光,只好硬生生把話吞進了肚子裡。會後,盧杞立刻向關播提出嚴重警告:正因為你這個人恭謹少言,我才引薦你當宰相,剛才你怎麼可以想發言呢?從此關播再也不敢多說一句。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十二月,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唐,攻陷汝州。當李希烈威脅洛陽的消息傳來,德宗皇帝第一個反應就是問計於盧杞。盧杞用一種舉重若輕的口吻說:「李希烈年輕氣盛、居功自傲,部將們肯定都不敢勸他。如果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攜帶陛下詔書,前去向李希烈當面剖析禍福利害,李希烈定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中央可以不發一兵一卒而把他降服。顏真卿是四朝元老,忠貞正直、剛毅果決,名重海內、人所信服,實在是此行的不二人選。」唐德宗頻頻點頭,覺得盧杞講得很有道理。詔書頒下,滿朝文武盡皆失色。所有人都覺得,盧杞這麼做無異於是讓年過古稀的太子太師顏真卿去送死。
沒錯。盧杞就是要讓他去送死。從當上宰相的那一天起,盧杞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如何把朝中有威望、有資歷、有水平、有魄力的人一個一個搞掉,好讓自己永遠待在宰相的位子上。很不幸,四朝元老顏真卿就是這麼一個有威望、有資歷、有水平、有魄力的人,而且還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之一。此人不除,盧杞寢食難安。所以盧杞發自內心地感謝李希烈給了他一個天賜良機。
顏真卿義無反顧地上路了。行前給兒子留了封遺書,只寫了六個字:「奉家廟、撫諸孤。」走到洛陽時,東都留守鄭叔勸他拖延一點時間,看天子會不會改變主意。顏真卿說:「這是聖旨,豈能逃避?」
到了許州(今河南許昌),李希烈聽到顏真卿來了,想給他一個下馬威。在見面的時候,他將部將和養子一千多人聚集在廳堂內外。顏真卿剛開始勸說李希烈停止叛亂,那些部將和養子就衝了上來,個個手裡拿著明晃晃的尖刀,圍住顏真卿又是謾罵,又是威脅。但顏真卿卻面不改色,朝著他們冷笑。李希烈命令部屬退下。接著把顏真卿送到驛館裡,企圖慢慢軟化他。
叛鎮的頭目都派使者來跟李希烈聯絡,勸李希烈即位稱帝。李希烈大擺筵席招待他們,也請顏真卿參加。使者見到顏真卿來了,都向李希烈祝賀說:「早就聽到顏太師德高望重,現在元帥要稱帝,正好太師來到這裡,不是有了現成的宰相嗎?」顏真卿揚起眉毛,朝著叛鎮使者罵道:「什麼宰相不宰相!我年紀快八十了,要殺要剮都不怕,難道會受你們的誘惑,怕你們的威脅嗎?」
李希烈拿顏真卿沒辦法,只好把他關起來,派士兵監視。士兵們在院子裡掘了一個一丈見方的土坑,揚言要把顏真卿活埋在坑裡。第二天,當李希烈來看他時,顏真卿義正詞嚴地說:「我的死活已經定了,何必玩弄這些花招。你把我一刀砍了,豈不痛快!」
過了一年,李希烈自稱楚帝,又派部將逼顏真卿投降。士兵們在關禁顏真卿的院子裡,堆起柴火,澆足了油,威脅他說:「再不投降,就把你放在火裡燒!」顏真卿二話沒說,縱身就往火裡跳去,叛將們只得把他攔住。在被囚禁了一年零七個月後,即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八月,李希烈想盡辦法,終沒能使顏真卿屈服,遂派人將其縊殺於蔡州(今河南汝南縣),終年七十七歲。
一個偉大的書法家,一個大忠臣,就這樣被一個陰險的小人送上了不歸路。由此可見,一個集體,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在人才的選用上是何等重要。用對了,能興邦;用錯了,可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