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神秘預言七宗最:揭秘中國古代六大預言詩歌
導讀:我們前面已經瞭解到了咒語和童謠了,無需置疑,他們確實都比較的精彩和動人心弦,也很有看頭,但是我們在讀了那些咒語和童謠之後,總會產生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因為童謠和咒語句子簡單、出處分散的短小的預言歌謠,只是一時一地的預言,而且只針對一時一事,無法對於整個的歷史進程進行推測和預料,而我們在這兒提到的預言詩則有所不同。
預言詩的產生與預言的另一種形式讖語的發展有著有著菲比尋常的關係,可以說預言詩發源於讖語,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讖語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慢慢的就開始出現了被稱作「大預言」的篇幅比較長的預言詩。讖語對事物的預言都是比較零散的,而預言詩對世界的預言則是十分系統的,環環相扣。如今天流傳的一種《燒餅歌》本子,預言了從明代經過清代,一直到民國時,甚至再往後的未來的一系列事件。但是,無論如何,這種預言詩是讖語發展的結果,也是讖語的一種延伸表現形式。例如宋元的不少史書和野史之中就著錄了著名的《推背圖》、《藏頭詩》等等,這也說明了預言詩出現最晚在宋元之際就已經出現了。此外預言詩的另一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它往往假托出自名人之手,有著比較明確的署名作者,儘管這些署名的往往並不是預言的真正作者,而讖語和童謠的作者一般都是些無名之輩,它們可能是是山野村夫或者世外高人所作,但是他們的名字早已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例如在今天廣為流傳的《推背圖》的署名作者就是赫赫有名的袁天罡和李淳風,而《萬年歌》署名是姜子牙、而《馬前課》據說是蜀漢丞相諸葛亮所作,根據歷史學家們的考證這些署名幾本上都是偽托。
預言詩在中國宋元以後一直都有流傳,但遺憾的是,在流傳過程之中它們大都失傳。現今流行於民間的八種中國古代預言,大都是民國時人假托的;或者雖為前人所作,但經歷代修改,至民國時才改造完成的。在我國的現存的比較著名的預言詩比較著名的預言詩共有以下幾個:《乾坤萬年歌》、《梅花詩》、《藏頭詩》、《黃蘗禪師詩》,堪稱傳統文化中最具獨特魅力的一部奇書。在第一篇之中我們已經介紹了不少預言詩,這次就談一下著名的《黃蘗禪師詩》吧。顧名思義這首預言詩是由黃蘗禪師所作,據說這個禪師生於隋朝末年,後來他的得道之後一直活到明代初年,在圓寂的時候他作了這十四首詩預言詩,這些預言從明朝滅亡說起說起,以後每一首詩對應著一個清朝的帝王,餘下數首應該即是說至民國以迄今日了。不過有人懷疑,這首預言最早也不過出現於民國年間,並不是黃蘗禪師所為,不過是民國初年好事之徒的所為,卻托名黃蘗禪師。
不論這首詩的來歷到底如何,但是其中預言的不少事情卻倒是非常的真實,與真實的歷史若合符節。例如其第二首詩說:「黑虎當頭運際康,四方戡定靜垂裳。唐虞以後無斯盛,五五還兼六六長。」第一句,指康熙於壬寅年登基,我們已經知道,古代都是用天干地支來紀年月,天干「壬」有黑的意思,而「寅」就是十二生肖之中的虎,壬寅即是「黑虎」的意思。「四方戡定靜垂裳」,康熙在位時,平定台灣,削平三藩之亂,還親征蒙古准喝爾,康熙帝統治時期是一個千古少見的盛世。當時在位六十一年,故第四句稱為「五百還兼六六長」,五五二十五,加上六六三十六,即是六十一也,剛好是康熙在位的時間。
由此,我們不得不佩服《黃蘗禪師詩》驚人的預言能力,當然也有不少人懷疑這首詩的真偽。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對它們加以全盤否定,因為這些預言也是先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財富,他們是記錄了祖先未來的假想,也反映了先人們對於未來進行探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