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庫車兩地考古有新發現 唐代造磚還帶“質量二維碼”
將手掌壓在青磚上,如果出現質量問題,將追查到個人,這樣帶有「質量二維碼」的製作流程,在唐代就已實行。
8日,記者從庫車縣文物局瞭解到,近日庫車老城區一建築工地裡發現帶掌紋的地磚,文物部門隨後清理出一條長13米的唐代磚路。
庫車縣文物局局長王志疆在電話中說,9月1日晚,庫車縣文物局接到電話,稱一工地在施工過程中發現帶掌紋地磚,工地位於龜茲故城範圍內,工作人員在地表以下約5-6米處,發現一條由青磚鋪設而成的道路。
隨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文保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推測,該路鋪設年代約為唐代。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漢唐部主任吳勇介紹,古代官方製造青磚會在上面標有官方信息,可以追查責任。民間製造青磚,會印上掌紋為這批磚的質量負責。
相關專家初步推測,這條青磚路應該不是當時普通人使用,很有可能是當時的有錢人,或者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留下的生活遺跡。
同樣在阿克蘇地區庫車縣境內,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冉萬里在對蘇巴什佛寺遺址西寺大殿進行測量過程中,在大殿北部發現了一塊佛足殘塊,根據人體比例推測,該佛像應高約3-5米,恰好與蘇巴什佛寺遺址西寺大殿高度相適應。
冉萬里說,該佛足殘塊的發現,有力證明了龜茲是西域重要的佛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