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重要的城濮之戰影響 城濮之戰的意義 | 陽光歷史

 

A-A+

歷史上重要的城濮之戰影響 城濮之戰的意義

2016年08月03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15 次

  城濮之戰意義:城濮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最早有詳細記載的戰例,也是誘敵深入戰術的典範。據說是先軫的謀劃。前632年,四月初四,楚軍和晉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交戰。楚軍大敗。那麼這場戰爭包含了什麼意義呢?

  城濮之戰後,晉文公在踐土(河南鄭州西北)朝覲周王,會盟諸侯,向周王獻楚國俘虜四馬兵車一百乘及步兵一千名。周襄王正式命晉文公為侯伯。晉國終於實現了「取威定霸」的政治、軍事目標。

  城濮之戰初期,晉軍兵力劣於對手,又渡過黃河在外線作戰,處於不利的地位。但是晉文公能夠善察戰機,虛心採取先軫等人的正確建議,選擇鄰近晉國的曹、衛這兩個楚之與國為突破口,先勝弱敵,取得以後作戰的前進基地。隨後又運用高明的謀略爭取齊、秦兩大國與自己結成統一戰線,爭取了戰爭的主動權。當城濮決戰之時,敢於貫徹後發制人的作戰方針,主動「退避三舍」,避開楚軍的鋒芒,以爭取政治、外交和軍事上的主動,誘敵冒險深入,伺機決戰。同時與齊、秦、宋各國軍隊會合,集中起相對優勢的兵力;並針對敵人的作戰部署,乘隙蹈虛,靈活地選擇主攻方向,先攻打敵人的薄弱環節,予敵各個擊破,從而獲得了這場戰略決戰的輝煌勝利,成就了晉文公中原霸主的地位。

  反觀楚軍方面,則是君臣不睦,將驕兵惰,君主昏庸無能,主帥狂妄輕敵,既不知妥善爭取與國,又不能隨機多謀善斷。加上作戰部署上的失宜,軍情判斷上的錯誤,臨戰指揮上的笨拙,終於導致了戰爭的失敗,將自己在爭霸中原中的優勢地位拱手讓人,給後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教訓。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