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慈禧為什麼與光緒決裂:不能讓皇帝抓軍權 | 陽光歷史

 

A-A+

戊戌變法慈禧為什麼與光緒決裂:不能讓皇帝抓軍權

2016年05月03日 慈禧, 歷史解密, 清朝皇帝, 皇帝的女人們 暫無評論 閱讀 272 次

  戊戌變法慈禧為什麼與光緒決裂?最讓慈禧不能容忍的是,光緒召見新軍統帥袁世凱,試圖抓軍權。而慈禧也沒有閒著,6月15日,也就是戊戌變法進入到第5日,慈禧要求光緒連下三道上諭:一、下令免去帝師翁同龢的協辦大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職務,逐回原籍;二、凡授任新職的二品以上大臣,須到皇太后面前謝恩;三、任命慈禧親信榮祿出任直隸總督,掌握大權。

  6月11日為戊戌變法115週年為國而謀者為何難敵為權而爭者——

  公元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將光緒帝軟禁於中南海涵元殿,然後下詔太后訓政。自此,自6月11日始,歷時103天的維新運動以失敗告終。史稱戊戌變法,也叫百日維新。歷代史家多認為是保守派,特別是其代表人物的慈禧太后反對新法,武力反撲,導致的戊戌變法的失敗。維新運動的主要發起者之一的梁啟超先生編寫的《戊戌政變記》即把變法失敗歸咎於保守派與慈禧太后的阻力。這種說法固然沒錯,但深究歷史細節,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同:都能接受洋務

  異:光緒膽小懦弱卻無父親的謹慎,慈禧洞悉人性、工於心計

  慈禧太后與清德宗光緒皇帝有三重個人關係:他們是名義上的母子;血緣關係上的姨甥;傳統親戚關係上的叔母與侄兒。光緒的生身父親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就是慈禧丈夫咸豐皇帝的弟弟。而奕譞又娶了當時的懿貴妃慈禧的妹妹做福晉,生下了載湉,也就是後來的光緒帝。


  歷史記下了這樣一幕,在慈禧的親生兒子同治皇帝去世的當天晚上,在決定皇位繼承人的會議上,慈禧一錘定音,過繼時年只有四歲的載湉給咸豐皇帝和自己做兒子,並立為帝。而作為父親的奕譞當場「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一生歷經宦海沉浮的奕譞非常瞭解慈禧,更瞭解慈禧這樣做的真正目的是緊抓皇權,讓自己的兒子做一個有名無實的傀儡。而自己非但不能父以子貴,反而會因為與皇帝的關係而很有可能成為慈禧打擊的對象。

  奕譞一生謹小慎微,對慈禧始終恭敬有加。從得知兒子繼位而暈厥這件事,可以看出奕譞的膽小懦弱,光緒則繼承了他的性格;但長於深宮,未經政治歷練的光緒卻沒有父親的謹慎。

  與之對照的是他的這位名義上的母親,歷經宮廷權斗而不倒的慈禧太后。正如哈爾濱師範大學的隋麗娟教授在《正說慈禧》系列講座中所指出的:「慈禧具有自己所獨有的能力,那就是洞悉人性、工於心計、個人至上、臨危不懼、敢作敢為。這正是專制帝王所應具備的素質!」

  清王朝吸取朱明王朝的教訓,對皇子的教育十分嚴格,刻苦讀書是每個皇子從童年起的必有之義。光緒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公元1876年5月14日)尚不滿5週歲的光緒皇帝正式上學讀書。在光緒長達近二十年的讀書生活中,對他影響最大的當屬他的老師翁同龢。翁同龢來自世宦家族,翰林出身,學富五車,是同治帝和光緒帝的兩代帝師。他對光緒的教育沒有拘泥於四書五經之類的封建綱常名教,而是結合急劇變化的世界大勢,引入了新鮮的中外史地和激進的早期啟蒙思想家的著作方面的課程。當時清政府正積極推進洋務運動,翁同龢把相關的事務和實物都納入了皇帝的教育課程。

  需要指出的是,翁同龢添加這些課程,事先徵得了慈禧的同意。在光緒的教育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慈禧務實開明的一面。

  慈禧沒有曾國藩等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但具有政治家天生的趨利避害的本能。在其長達半個世紀的執政生涯中,較少頑固的守舊,更多的是實用主義的態度。這深刻影響了晚清的時局。

  同:不違祖宗大法,無損滿洲權勢

  異:光緒親政,慈禧訓政

  光緒十二年,當慈禧為了符合祖制和照顧輿論,假意主動提出光緒親政的問題時,對慈禧真實意圖心領神會的奕譞,隨即領銜王公大臣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懇請慈禧訓政的請願行動,最終制定了一個被史書稱為《訓政細則》的「約法三章」,將訓政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來。這個細則規定光緒親政後,慈禧的聽政權、國家政務的最後決定權,全部保留。

  光緒親政了,但歸政後的慈禧仍然牢掌大權。翁同龢看在眼裡,也只能怨在心裡,他的日記中一句「現在國事一切照舊」透露出了他對慈禧攬權的不滿和無可奈何!這種一國兩主的局面必然導致一種結果,那就是帝后兩黨的形成。

  1895年,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

  清朝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幾乎同時開啟。在經濟軍事成就上,洋務運動並不輸於明治維新。但是號稱「天朝大國」人口土地面積遠超對手的清王朝,敗於維新變法不足三十年的東洋彈丸小國日本,這極大地震撼了中國的有識之士。甲午戰敗意味著清政府推行了三十餘年的「徐圖自強,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的徹底破產。士大夫階層中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意識到政治體制改革是繞不過去的,必須變法維新方能真正圖強。

  1895年5月2日,也就是光緒批准《馬關條約》的同一天,在京參加會試的舉子以廣東人康有為為首,發動了著名的「公車上書」,敦請光緒皇帝倣傚日本與西方,推行變法。


  雖然「公車上書」在當時沒有得到直接實質的效果,但是卻形成了國民問政的風氣,之後亦催生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議政團體。

  雖然其間經過波折,但康有為並未氣餒,堅持五次上書言變法。在翁同龢的斡旋下,光緒閱讀了康有為自撰並呈送的《日本變政考》與《彼得大帝變政紀》,內心被其主張所打動,感到必須下決心變法挽救社稷。

  那麼慈禧對變法是什麼態度呢?據英國人濮蘭德、白克好司所著《慈禧外紀》記載,慈禧對請示的光緒皇帝表明了她的態度:「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違祖宗大法,無損滿洲權勢,即不阻止。」慈禧這個表態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她贊成變法,二是她主張在不違背祖制的情況下,有限度有節制地變法。

  可見帝后兩黨在變法問題上初步達成了一致。正是由於歷史上支持洋務運動思想的延續以及現實威脅的兩重因素作用,讓慈禧同意了光緒的嘗試變法的主張。

  1898年6月10日,光緒令翁同龢起草《明定國是詔》,送呈慈禧審查,得到批准。光緒便於6月11日予以頒布,表明變革決心,百日維新由此開始。

  既然慈禧支持光緒的變法,那麼後來的戊戌政變又是怎麼發生的呢?

  同:變法方向上有共識

  異:光緒為國而謀,慈禧為權而爭

  戊戌維新的主要內容有:廢八股、辦新學、鼓勵私人工商資本、建新軍、解除報禁。康有為還有好些未發表的新政,如尊孔聖為國教、制訂憲法、開國會、君民合治、滿漢平等、皇帝親自統帥陸海軍、改年號為維新、斷髮易服及遷都上海等。

  帝后兩黨雖然在變法方向上達成了共識,但隨著變法的深入,他們在思想觀念上的差異逐漸顯現,更致命的是現實利益的碰撞在所難免。

  為搬開擋路的守舊派,光緒下令將懷塔布等阻礙變法的禮部六堂官革職。任用譚嗣同等為軍機章京,架空守舊的軍機大臣。最讓慈禧不能容忍的是,光緒召見新軍統帥袁世凱,試圖抓軍權。而慈禧也沒有閒著,6月15日,也就是戊戌變法進入到第5日,慈禧要求光緒連下三道上諭:一、下令免去帝師翁同龢的協辦大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職務,逐回原籍;二、凡授任新職的二品以上大臣,須到皇太后面前謝恩;三、任命慈禧親信榮祿出任直隸總督,掌握大權。

  帝后兩黨的權力爭奪漸趨白熱化,過於急躁的維新措施直接把矛頭指向了慈禧,威脅到了慈禧苦心數十年所建立起來的權力架構,動搖了後黨的權力基礎。皇權最大的特點是它的不可觸碰性,慈禧可以為了圖強而容忍維新派的很多變法措施,但她絕對不會容忍帝黨和維新分子架空她的權力。

  9月21日,慈禧從頤和園回到宮中,發動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大肆抓捕維新黨人。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領袖逃亡,譚嗣同等拒絕逃走,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今日看來,譚嗣同的話隱含深意,一方面它表明了維新失敗意味著從上至下的政治改良之路被堵死,中國的大規模流血已無可避免,另一方面它表明了改革者的高尚——不是躲在後面讓別人去死的陰謀家。戊戌變法的失敗同時揭示了一點:既得利益集團一旦形成,必定頑固對抗社會變革的力量。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