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為何殺輔佐自己的功臣李巖?李巖怎麼死的
李自成為什麼要殺李巖?
明末爆發了李自成農民起義。在李自成的起義隊伍中,有一位著名的謀士李巖,他提出「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為起義部隊贏得了民心。
對李巖的結局,《綏寇紀略》中作了記載:定州失敗後,有人說河南全境都向明朝軍隊投降了。李自成大驚失色,同部下商議對策。李巖主動請纓,願意親率兩萬精兵,趕到中州,附近的郡縣一定不敢再輕舉妄動,就是有敢暴亂者,也能及早收拾它。另一謀士牛金星要闖王答應李巖的請求,闖王當時沒有回答。不久,闖王恐怕李巖另有所圖,這時牛金星向闖王進言,要尋找機會除掉李巖,得到闖王首肯。第二天,牛金星以李自成的名義召李巖到軍營中飲酒,安排伏兵在營中隱蔽處,李巖和他的弟弟李年同時被擒殺。
宋太祖趙匡胤有句名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李自成帶領農民軍進入北京後,對內憂外患視若無睹,君臣上下耽於享樂。各營將士以搜刮為能,完全不把民心得失當作回事,充分暴露出農民軍的短視和不足。在此情形之下,唯有李巖弟兄能約束所部,不事擄掠,因此而受到百姓的歡迎。但卻受到了那些混跡於革命隊伍中的野心家和貪贓無度者的敵視和仇恨。
當時民間有「十八子,得天下」的童謠,而李巖向以精明幹練著稱,自然不能不引起李自成的猜忌,擔心自已的龍椅有失,而「十八子」合起來就是一個「李」字,因此在李自成的眼睛裡,李巖就成了首要的威脅,只不過是隱忍待發而已,一當以「謀略出眾』的牛金星進讒,李自成就更認為自己所見甚明,禍患當及早清除,李巖的悲劇便難以倖免了。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歷來帝王登基以後,屠戮大臣是古今通例。只是像李自成這樣位子還不是很穩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殺掉「造反篡位」影響自己帝位的,恐怕也是太急功近利了。歷史證明,李的身旁能打戰的不少,而能「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的唯李巖一人而已,況且他還那麼忠心。
實際上李巖的死跟袁崇煥的死是一樣的,理論上均可避免,歷史發展到了明末,這般儒將難道還不知道回去必死的道理,你說愚忠也好,不懂歷史規律也好反正他們不怕: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大丈夫也!只是古今忠臣如崇煥死的這般慘烈,這般奇冤的也是罕見至極! 照此分析,似乎李巖還可不死。 實際上我認為李巖必死,只是死的時間段不同而已。牛金星的誹謗只是一個借口,真正令李巖死的理由是李闖自己。前朝人說的明明白白: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此話乃范蠡實際經驗的總結啊。
范蠡說「越王勾踐這個人是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的」的時候,文種還死不信,說道:我替大王打下這大好江山(你再牛還牛的過范?由此可見范絕對是勾踐的第一謀臣),現在正是摘桃子的時候,怎麼能走。結果勾踐找個理由把文種殺了,范蠡帶著西施小蜜泛舟湖上去了。
古往今來功勞巨大卻又能全身而退,安度餘生的不過范蠡、張良、郭子儀、姚廣孝等等寥寥數人。劉基本來差不多了,還是被藍玉案牽了出來,落的個晚節不保。
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幾個人都有點「出世」情結,有點神叨(不管是不是裝出來的)。 什麼意思?
意思是陛下啊,雖然天下我是跟您打下來了,但是其實我是喜歡修道、修佛、寫寫書,種花養草,玩玩女人的,沒什麼大志氣。拿起武器殺人這事也是迫於無奈才「替天行道「的,現在天下既定,我該逍遙去了,我最擅長的還是吃喝玩樂啊。 只要火候拿捏得準確,皇帝畢竟也是人,對於昔日戰友,在登位(不排除怕悠悠眾口和百代丹青)之初那麼一點香火情還是有的。
懂這個的是大智慧! 懂的人其實也不少,可是保命的卻鮮見!當然完全不懂(如文種)被幹掉的沒啥可討論的。 兩個原因:一是懂是懂了,可是慾望難平啊,辛辛苦苦打了天下,等著出將入相、封王封侯的哪能輕易放棄啊?二是明知道必死無疑還是無懼,送死型,縱然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蠻崇高的!
第一種,韓信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韓信是被呂後殺死的,但是,沒有高祖的支持(至少是默許),呂後敢動他? 韓信幾乎未打過敗戰,這個在打天下的時候自然是最大的資本。但是這個在和平時代對高祖來說簡直是噩夢啊: 從未打過敗戰!那你要是打我,那我怎麼辦? 不錯,這就是個假設,只是這種假設一旦成立,高祖不僅可能皇帝沒得做,性命也會不保,古來皇帝退休或辭工最大的理由就是死了。高祖當然不願意冒這個險。功高蓋主太犯大忌了。
皇帝殺有功大臣一方面是怕自己帝位不保,也有的是怕家天下不保,自己或許還能鎮得住這般人,自己的子孫恐怕未必。明太祖利用藍玉案跟胡惟庸案將有威脅的大臣殺的七七八八,還不是為了那可憐的朱標(命比紙薄,未登上帝位便掛了)。
除了這個現實的原因,我認為還有些文化的基因問題:
斬草除根的帝王術心理,殺就殺掉不能因為功勞大就心軟留下來,難保日後不造反。 文過飾非的虛榮心理,許多皇帝出身卑微,行徑也不見得就符合天子的標準,這些言行都被這些老部下看在眼裡,一旦登上大寶,看著底下跪著的群丞,一方面也確實是怕這些傢伙議論,要是有一兩個著史的就更麻煩。另一方面看著這些人就想起以前的日子,不看見最好,殺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 像宋太祖那樣說:石愛卿啊,朕睡的不好啊,怕黃袍加身之事重演啊。石守信等人馬上明白了:臣等有病啊陛下,想回去玩女人算了。這是最仁慈的做法了。算是格外開恩! 韓信未能像他的同僚張良那樣看的開、真正淡泊名利,實際你不淡泊也行: 死吧!
第二種多是送死型,李巖就是代表。
李巖完全可以逃掉,甚至造反,實力是絕對有的。但是他還是死了,還搭上紅娘子一條命。
我卻要說:在政治智慧上李巖不一定比張良等人差,但是在靈魂救贖上,他比張良勇敢。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比不為之的勇氣肯定是大了些,但是請注意,均是在建立在大智慧上的,即「明知不可為」:
道家跟儒學在這裡分了家。前者是既然不可為,那老子不幹了。儒家卻非要雖死無憾!前者本質上是出世的,入世只是為了修煉,終究為了出世;後者本質是入世的,出世只是為了增加入世的本領。
李巖是那種真正以天下為己任,不計較個人安危禍福的仁人義士。他身上有著儒家「濟世」精神所催生的那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以李的智慧如何不知道其中厲害,前有岳王爺做例子,近的也有袁崇煥擺在那裡。 秦檜壞是壞,但終究是個馬仔。高宗可能更多的是在考慮:你(岳飛)把徽欽都接回來了,我還能幹嗎?半壁江山總比沒有江山坐好吧。所以還是殺了吧。
袁崇煥當然知道岳飛死的冤,自己極有可能步其後塵。可是還是義無返顧的回去受死,如同李巖毫不畏懼的舉起了酒杯一樣! 換成熊廷弼,那肯定是:媽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 問題一下子明瞭了:這些甘心去死的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而是明明白白知道要死還照樣去死。
為什麼? 讀書人啊。 我沒說是那種迂的讀書人,實際上這幾個人均是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大才,一點也不迂。 我以為他們不是什麼忠於朝廷,忠於皇帝。 而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信念已經深入骨髓: 如果連我都逃避,都不管蒼生的話,天下怎麼辦? 所以還是死了吧。 對於個人來說,死了的自然損失巨大,但是對於天下來說就不一定!信念如沒有人踐行,那就是騙人。 為信念而死的人悲壯而崇高,不能簡單的以實用主義衡量之!
一將功成萬骨枯!
既如此,生太珍貴了,還是避世、修道、玩女人算了。在人生的長河中,生太偉大了。
既如此,死太容易了,還是死吧,為自己信念而死,值得了。在歷史的長河中,生能算什麼呢?
不同的信念,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救贖方式。
我只是感歎,一將功成就萬骨枯,成就一個帝王得有多少骨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