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先秦百萬大軍會戰 到了明清卻縮水成十幾萬?
這個問題問得好,為什麼明清時的社會生產力比先秦更高,戰爭規模反而變小?
實際上,先秦時代令人熱血沸騰的大規模會戰,只是普通規模的戰役,參戰的幾十萬「軍隊」大部分是民夫,實際兵力只有幾萬,與古代各時期的戰役規模相比沒有太大差距。長平之戰也不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大戰役,只是殺戰俘最多的戰役。
本文將通過圖文和數據,盡可能還原先秦時代的本來面貌,用定量分析和社會分析的手段,來分辨官方歷史數據的虛實,在後勤生產、後勤物流、人口結構、糧食生產和統計口徑五個方面,給出一個可信服的合理性解釋。
一、先秦的後勤生產有那些內容?
很多人把古代的軍事後勤簡化為民夫運輸糧草、輜重,其實這只是軍事物流,是狹義的後勤。
完整的後勤系統包括軍事物資的採購、生產、調配和運輸等。而且因為很多軍事物資是民間百姓用不到的,也不能在戰場就地取材。到了戰爭爆發時,就必須額外動員百姓大批量生產。
下圖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對兵馬俑的部分復原圖
從圖中可以看到戰爭所需要的軍事物資不是只有糧食和草料,還需要:
武器:例如弓、箭、弩機、短劍、戈、矛、盾……
軍服:例如皮甲、鎧甲、袍、鞋、帽、各種保暖衣物……
另外還有兵馬俑裡看不見,但戰場上必須的:
軍事物資:營帳、馬具、麻繩、麻袋、漆器、舟、車、戰車、攻城機械……
各種工具:斧頭、鏟子、木鋸、鑿子、量尺……
工程修建:橋、路、大量軍營設施和防禦設施……
等等……
從圖中可以看到戰爭所需要的軍事物資不是只有糧食和草料,還需要:
武器:例如弓、箭、弩機、短劍、戈、矛、盾……
軍服:例如皮甲、鎧甲、袍、鞋、帽、各種保暖衣物……
另外還有兵馬俑裡看不見,但戰場上必須的:
軍事物資:營帳、馬具、麻繩、麻袋、漆器、舟、車、戰車、攻城機械……
各種工具:斧頭、鏟子、木鋸、鑿子、量尺……
工程修建:橋、路、大量軍營設施和防禦設施……
等等……
軍事物資的生產過程
這裡以武器中損耗最大的弓箭為例,為了簡化,不說弓,只說箭。
箭簇需要青銅,劍身是木材、箭尾是羽毛。
箭的生產過程:
青銅需要銅和錫,這兩種礦藏不伴生,相隔百里甚至千里,需要分別運輸、採購。
山西中條山出產銅,可以在礦坑邊上進行精選和冶煉,製成銅錠運輸。
錫則需要大量從千里之外採購,通過與楚國貿易從江南進口錫錠。
青銅的冶煉需要木炭,而生產木炭則需要另外一套生產體系。
青銅融化按比例加入錫,混合均勻澆入事先批量造好鑄造模具裡。
秦國的武器是高度標準化的,規格要求非常嚴格。
批量鑄造的箭頭並不能馬上用,需要繼續磨製精加工。
下圖是兵馬俑出土的秦箭。
圖片來自《博物》雜誌
箭身不是普通樹枝可以替代,而是曲直、材質、大小、輕重都要嚴格符合規格。
注意箭身最後的凹槽和羽毛的插槽,這都需要木材深加工。
箭尾的羽毛也是需要挑選和標準化剪裁,不能有瑕疵。
很多青銅器還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不符合標準會制罪。
《呂氏春秋·孟冬》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
這些後勤人員的主體大部分是老百姓,被迫停止農業生產,專注於滿足戰爭的需要。
除了上面說的後勤生產,他們的後勤工作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下方面:
糧食、草料的收集、加工和運輸
武器的製造和裝配
木材的砍伐、加工和運輸、木炭的燒製、礦石的開採和冶煉
布匹的紡織和染色、衣物的剪裁和縫製
車輛的製造和修理、軍用牲畜的飼養
舟橋的修建、道路的維護、營地的修建
傷病的醫護
下圖是兵馬俑出土的秦箭。
圖片來自《博物》雜誌
箭身不是普通樹枝可以替代,而是曲直、材質、大小、輕重都要嚴格符合規格。
注意箭身最後的凹槽和羽毛的插槽,這都需要木材深加工。
箭尾的羽毛也是需要挑選和標準化剪裁,不能有瑕疵。
很多青銅器還要刻上工匠的名字,如果不符合標準會制罪。
《呂氏春秋·孟冬》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窮其情。
這些後勤人員的主體大部分是老百姓,被迫停止農業生產,專注於滿足戰爭的需要。
除了上面說的後勤生產,他們的後勤工作包括、但不僅限於以下方面:
糧食、草料的收集、加工和運輸
武器的製造和裝配
木材的砍伐、加工和運輸、木炭的燒製、礦石的開採和冶煉
布匹的紡織和染色、衣物的剪裁和縫製
車輛的製造和修理、軍用牲畜的飼養
舟橋的修建、道路的維護、營地的修建
傷病的醫護
先秦時代的後勤生產和運輸是否有規模經濟效應?
為了提高武器的生產效率,秦國已經有了標準化和流水線作業,武器生產效率遠高於單人作業,但另一方面,這也說明生產效率已經發揮到了先秦時代的極限。在沒有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先秦時代,要想增加產量只能靠增加人手的方式。
在生產率一定的情況下,要想滿足戰時猛增的生產需求,只能靠徵調百姓、增加人手的方式來增加產量。而人的成本主要是消耗的糧食,這是剛性的,不會因為人數增加,每人消耗的糧食就會減少。所以武器生產成本不會隨著生產規模的增加而遞減,而是出現等比例的增長。
後勤運輸成本也同樣如此。現代運輸因為有大型運輸交通工具,隨著運輸里程的增加,每公里分攤的交通工具成本會下降。但是先秦時代的陸地交通是沒有大型運輸工具的,戰時猛增的運輸需求,也只能靠增加民夫的數量來增加,不會出現規模效應。
儘管先秦時代已經有了車輛,但因為路況極差,車輛損耗嚴重,導致壽命很短。
《孫子兵法·軍爭篇》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破車罷馬,……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出師遠征,即使運輸車輛能走到戰場也基本報廢,更不會出現規模效應。
在古代,真正能出現規模效應的是水上運輸,關於水運會在後面後勤運輸部分中介紹。
小結
綜上來看,士兵日常的吃、穿、住、行、用,都需要靠大量的後勤人員來滿足。
隨著戰時需求的急劇增加,後勤生產和運輸人員的數量會成比例的急劇增加。
二、古代的後勤物流如何實現?
出師和常備軍的後勤模式完全不同
有人說,戰國時各國實行軍民一體的政策,可以戰時為軍、平時為民,這樣不就解決軍隊糧草的供應問題了嗎?
其實這種模式只適合防守的軍隊。只有那些基本不移動,或近距離、小範圍移動的部隊才適用。
《孫子兵法·軍爭篇》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破車罷馬,……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出師遠征,即使運輸車輛能走到戰場也基本報廢,更不會出現規模效應。
在古代,真正能出現規模效應的是水上運輸,關於水運會在後面後勤運輸部分中介紹。
小結
綜上來看,士兵日常的吃、穿、住、行、用,都需要靠大量的後勤人員來滿足。
隨著戰時需求的急劇增加,後勤生產和運輸人員的數量會成比例的急劇增加。
二、古代的後勤物流如何實現?
出師和常備軍的後勤模式完全不同
有人說,戰國時各國實行軍民一體的政策,可以戰時為軍、平時為民,這樣不就解決軍隊糧草的供應問題了嗎?
其實這種模式只適合防守的軍隊。只有那些基本不移動,或近距離、小範圍移動的部隊才適用。
例 如戍邊軍隊、地方常備軍、守城守關的軍隊,這些可以軍民一體,靠自耕來解決基本口糧問題,大大降低了後勤運輸的成本。不過武器等軍用物資他們是沒法自力更 生的,還是需要靠後勤運輸來解決。例如明朝後期向全國徵收遼餉,那時的遼東軍隊就擁有大量屯田,大部分糧食可以靠自耕解決,但還是需要舉國支持。
一個國家擁有50萬軍隊,不代表這個國家能遠距離投放50萬軍隊。因為遠距離作戰都需要大規模後勤運輸系統的支持,後勤運輸至少要包括
兵力的投放
物資的運輸
我們可以把後勤比作自來水網。
在家裡,水龍頭和現成的自來水網連接,打開水龍頭就能獲得水。這是國內常備軍的後勤支撐模式,有現成的補給網絡,補給成本較低。
在野外,水龍頭插在土裡是不會獲得水的,因為沒有現成的水網。要長期飲水,必須鋪設新的供水管網,這個成本是巨大的。這也是投放到遠方的軍隊面臨的問題,需要建設一條龐大的後勤補給線。
兵力的投放:士兵是否可以自帶乾糧外出打仗?
我們以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作為參考,宋代的運輸條件應該比先秦好一些,就作為最優策略吧。
注意沈括在《夢溪筆談》裡只計算了兵力投放的糧食消耗,沒有計算物資運輸部分。
沈括曾任管理全國財政的三司使,也曾為了抵禦西夏,任延安知府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他的數據也很可信。
他指出,出兵打仗最關鍵的是糧草,這是出兵數量和距離都受到糧食消耗的制約。下面的文字比較燒腦,看後面的圖片吧。
凡師行,因糧於敵,最為急務。運糧不但多費。而勢難行遠。余嘗計之,人負米六斗,卒自攜五日乾糧,人餉一卒,一去可十八日:米六斗,人食日二升。二人食之, 十八日盡。若計復回,只可進九日。二人餉一卒,一去可二十六日;米一石二鬥,三人食,日六升,八日,則一夫所負已盡,給六日糧遣回。後十八日,二人食,日 四升並糧。若計復回,止可進十三日。前八日,日食六升。後五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三人餉一卒,一去可三十一日;米一石八斗,前六日半,四人食,日八 升。減一夫,給四日糧。十七日,三人食,日六升。又減一夫,給九日糧。後十八日,二人食,日四升並糧。計復回,止可進十六日。前六日半,日食八升。中七 日,日食六升,後十一日並回程,日食四升並糧。
沈括根據單程和往返兩種情況進行計算,得出了兵力投放和所需民夫之間的數量關係。
可以看到,隨著民夫的增加,出現了新增天數卻在減少的現象。也就是行進的距離越遠,每個里程單位的運輸成本會增加,而不是減少。
三人餉一卒,極矣,若興師十萬,輜重三之一,止得駐戰之卒七萬人,已用三十萬人運糧,此外難復加矣。
如果要遠距離投放10萬軍隊,輜重佔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7萬人,就要用30萬民夫運糧。再要擴大規模就很困難了。
如果讓士兵自己帶糧食打仗會怎麼樣?
宋代單位:1石 = 10斗 = 100升
按照上面所說,每人每天吃2升糧食,出兵一年365天,就是7.3石糧食
沈括說,一頭驢可以背負1石糧食,駱駝可以背負3石。
無論如何,人也背負不了7.3石糧食!
即使士兵背負0.5石糧食,加上武器等裝備行軍,走不了幾天就會筋疲力盡!更何況這些糧食還不夠他吃1個月。
物資的運輸:糧草對長平戰局的決定性影響
長 平之戰後期,秦王聽說趙軍被圍在山谷裡、糧草被斷,為了支援秦軍長期圍困趙軍,必須增加糧草供應。戰場形勢多變,以當時的通訊和交通手段,來不及在全國大 範圍的徵兵。既然遠水解不了近渴,秦王乾脆親自跑到離長平戰場最近的河內郡,給該郡的百姓封爵一級,徵調該郡15歲以上男子全部去運送糧草。因為就近解決 比全國徵調更及時、損耗更小。
為了應急,秦王居然連全郡封爵的辦法都用上了,全郡封爵意味著整個郡所有人,不但將來不需要繳糧納稅,而且終生享受國家俸祿。
這也說明到了戰爭後期,秦國的後勤已經透支到了極限。儘管秦國的狀態非常狼狽,但趙國卻更慘,可以說是人間煉獄了。
人如果不吃飯,只喝水,只能生存40~50天,高度壓力下挺不過30天。
沒了後勤,被圍困的趙軍很快陷入絕境,到第46天,餓急了眼的趙軍出現自相殘殺、吃人肉的恐怖景象。
後來趙軍的投降、以及被坑殺,其實都和後勤補給有直接的聯繫,後勤糧草才是決定長平之戰各方決策的關鍵。
戰場上的軍隊就像一隻風箏,沒有後勤生命線的支持,戰爭局勢馬上急轉直下。
物資的運輸:糧草對長平戰局的決定性影響
長 平之戰後期,秦王聽說趙軍被圍在山谷裡、糧草被斷,為了支援秦軍長期圍困趙軍,必須增加糧草供應。戰場形勢多變,以當時的通訊和交通手段,來不及在全國大 範圍的徵兵。既然遠水解不了近渴,秦王乾脆親自跑到離長平戰場最近的河內郡,給該郡的百姓封爵一級,徵調該郡15歲以上男子全部去運送糧草。因為就近解決 比全國徵調更及時、損耗更小。
為了應急,秦王居然連全郡封爵的辦法都用上了,全郡封爵意味著整個郡所有人,不但將來不需要繳糧納稅,而且終生享受國家俸祿。
這也說明到了戰爭後期,秦國的後勤已經透支到了極限。儘管秦國的狀態非常狼狽,但趙國卻更慘,可以說是人間煉獄了。
人如果不吃飯,只喝水,只能生存40~50天,高度壓力下挺不過30天。
沒了後勤,被圍困的趙軍很快陷入絕境,到第46天,餓急了眼的趙軍出現自相殘殺、吃人肉的恐怖景象。
後來趙軍的投降、以及被坑殺,其實都和後勤補給有直接的聯繫,後勤糧草才是決定長平之戰各方決策的關鍵。
戰場上的軍隊就像一隻風箏,沒有後勤生命線的支持,戰爭局勢馬上急轉直下。
後勤運輸中成本最低的方式是水運
早在春秋早期,秦國在渭河和黃河上就有大量船隊。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秦穆公援助晉國幾千噸糧食,從陝西鳳翔,通過渭河、黃河、汾河到達山西翼城。龐大船隊的船帆從秦都雍到晉都絳首尾相連,連綿不絕。這是中國歷史最早的關於大規模航運的記載,史稱泛舟之役。
《史記·秦本紀》記載
晉旱,來請粟。……卒與之粟。以船漕車轉,自雍相望至絳。
但秦國在黃河的航運到三門峽就必須中斷,因為三門峽讓黃河水流突然90度轉向,並有鬼門、神門、人門三島阻隔,是極其危險的航道,無法航行大船。下圖是三門峽水利樞紐修建前的三門峽。
後來人們在三門峽的東側開鑿了元新河(娘娘河),才可以通漕運。圖片來自《三門峽漕運遺跡:黃河水庫考古隊報告之一》
不過在長江上就沒有這個限制了,雖然三峽也很危險,但比三門峽好多了。
後來人們在三門峽的東側開鑿了元新河(娘娘河),才可以通漕運。圖片來自《三門峽漕運遺跡:黃河水庫考古隊報告之一》
不過在長江上就沒有這個限制了,雖然三峽也很危險,但比三門峽好多了。
公元前280年,秦國發動對楚國的黔中之戰,司馬錯從甘肅臨洮進入四川,再徵調巴、蜀兩地10萬軍隊,乘坐萬艘大船,裝載了三個月的糧食,順長江而下,進攻楚國。
《戰國策·楚策一》記載
秦西有巴蜀,方船積粟,起於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餘里。舫船載卒,一舫載五十人,與三月之糧,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裡數雖多,不費馬汗之勞,不至十日而距扞關;扞關驚,則從竟陵已東,盡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舉甲出之武關,南面而攻,則北地絕。秦兵之攻楚也,危難在三月之內。
1935 年在河南省汲縣的山彪鎮出土了戰國時期的青銅鑒。
文物上鏨刻水陸攻戰圖的紋飾,其中就有一種雙層戰船。船的下層是水手划船,船的上層則載著士兵,兩艘戰船在進行激烈的交戰。
下圖是根據紋飾復原的戰船模型
這說明在戰國時,製造雙層船已經不是問題,船的動力不僅可以靠水流和風帆,也可以靠水手划槳來驅動,這樣的話實現逆流而上也不再是問題。
根據前面後勤生產成本的分析,我們知道如果運輸成本要降低,必須依靠大型交通運輸工具,而且運輸工具不能損耗太大很快報廢。而水上的船舶就可以滿足這些要求,水運能隨著運輸里程的增加,出現運輸成本降低的規模經濟效應。
水運大幅度降低了運糧的損耗,其承載能力不僅遠超人力和畜力,而且順流直下速度極快,日行三百餘里,10天可行三千里,所以水運才是古代世界最佳的運輸方式,現在應該能明白京杭大運河和水師在古代的戰略價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