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空餉最早出現在秦代:唐代「有籍無人」占一半 | 陽光歷史

 

A-A+

吃空餉最早出現在秦代:唐代「有籍無人」占一半

2018年02月08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03 次

  何炅被喬木舉報"吃空餉"後,5月17日,北京外國語大學發出聲明,稱已同意何炅辭職。"吃空餉"一事,如家常便飯,古今都不鮮見。作為一個古老而又頑固的腐敗病症,中國從封建統治時期到民國始終沒能完全擺脫它。

  吃空餉最早出現在秦代 唐代軍隊"有籍無人"占一半以上

  "吃空餉"是一種古今中外皆有之的盜竊國庫現象,並非今人發明。在古代,"吃空餉"分為兩塊,一塊是在軍隊,另一塊則在官場。但是追究"吃空餉"的語源我們可以發現,最早的"吃空餉"現象出現在軍隊。"餉"本意指軍糧,引申為軍人的俸給。所以,"吃空餉"本意是指軍官虛報兵員冒領軍餉。

  中國古代吃空餉的最早源頭大致出現在秦代,據1975年湖北雲夢出土的《睡虎地秦簡》中,就出現有"不當稟軍中而稟者,皆貲二甲"律文,即是專門針對冒領軍糧的處罰,說明到了秦代,軍中已經出現了虛報名額冒領軍糧的現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隋唐時期軍隊吃空餉現象也就十分普遍。唐代宗時期的大詩人白居易,形容當時軍隊吃空餉的亂象時說:天下各地統兵之將,無不捏浮報軍籍以冒領糧餉,按實核計,真正實存的兵數不到十之六七,如果出現戰死、逃亡情況,則十年之內實際兵數又將減少十之二三。全國軍隊"有籍無人"的比例竟然已達到了一半以上,足見其時吃空餉問題之嚴重。

  延至宋代,軍隊吃空餉的現象更是激增。據《宋史》《續資治通鑒長編》等史書記載,宋仁宗時期的中央禁軍,按照正常編製,應該是以馬軍四百、步軍五百為一指揮,但是"額存而兵闕"、不滿編的情況比比皆是,大多數指揮僅有馬軍數十騎、步軍也不過二百餘,虛報兵額超過半數。禁軍"吃空餉"加重了北宋的財政負擔,造成軍隊的貪瀆腐敗,致使官有虛費而軍無實用。在金兵進攻、外患加劇之際,禁軍"吃空餉"使北宋統治雪上加霜,以致政局日亂而無法自救,加速了北宋的衰亡。

  明清時期,軍隊"吃空餉"現象可謂花樣翻新、變本加厲。從袁崇煥誅殺毛文龍後,向朝廷報告毛文龍的罪狀書中,我們可以略窺其大致情形:按照袁崇煥的報告,毛文龍任左都督、平遼總兵,所轄東江(皮島)加上老幼平民總數不過四萬七千餘人,其中實際士兵數額不足兩萬,但是虛報朝廷其兵數為"十萬",私設領兵將領多達千人。以不足兩萬之數,虛報十萬之眾支取糧餉,其中將近八萬之"空餉",自然是落入了毛文龍以下各級將領的私囊。按照史書記載,毛文龍在被袁崇煥誅殺之前,因為"上事多浮誇,索餉又過多,歲百二十萬,兵二十萬,朝論多疑而厭之", 可見其部隊"吃空餉"早已不是什麼秘密。明末軍隊"吃空餉"之害,僅此就可見一斑。

  此風在清朝仍盛,清代入關之後,軍隊編制有八旗與綠營之分,兩者差別很大,但都普遍存在有"吃空餉"的嚴重問題。八旗軍屬於職業兵,旗人除了當兵吃糧之外被禁止從事其他各業,因此未當兵的旗人實際上可以合法地"吃空餉"。清乾隆皇帝曾一度核查雲南綠營駐軍糧餉情況,結果發現綠營上下"吃空餉"早已是不成文的規矩,如開化鎮額定駐軍應該有一百八十五人,但實際兵丁數僅七十一人,有一百一十四人是在"吃空餉",有營官甚至將自己不滿十歲的親屬編入冊籍支領錢糧。至於嘉慶、道光之後,清代各地八旗、綠營駐軍"吃空餉"蔚然成風且花樣翻新,軍隊"不事操防,以空名冒錢糧,專事肥己",而且還出現了軍隊裡的空餉名額不僅可花錢賄買,還可以父子相傳,並且美其名曰"蔭糧"、"蔭德","吃空餉"儼然已經走向了公開化、合法化。

  直到鴉片戰爭爆發之前的1838年,禁煙派官員黃爵滋在奏折中說,"糧多冒領,則有餉無兵"。1853年,吏部右侍郎愛仁則向皇帝奏稱,京師"步軍營額設甲兵共兩萬一千餘名,風聞現在空額過半",可見吃空餉現象之嚴重。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