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戛爾尼使團來華:跪與不跪引發對滿清的思考
馬戛爾尼使團來華並沒有達到和當時的滿清通商的目的,而馬戛爾尼並沒有無功而返,他真實地瞭解了中國,探明了中國的虛實,知道了中國幾斤幾兩,最為重要的是他們知道了中國軍隊的真實情況。
正當沒有完成使命的馬戛爾尼準備從通州登船離岸的時候,清政府傳來消息,說是特意歡送一下,而且是用清朝特別能戰鬥的八旗兵,估計是乾隆老人家想向「紅毛英吉利」展示一下肌肉。這正合馬戛爾尼的胃口,正愁回去無法交代呢,正好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探探大清朝的軍事實力。
就這樣,一支八旗子弟兵開始在一座廟宇前進行表演,八旗子弟兵表演得很是賣力,贏得了不少喝彩聲。不過,這喝彩不是讚揚他們的威武,而是他們太像一個馬戲團了。在馬戛爾尼他們看來,這些身穿五顏六色制服的清朝兵,哪裡是打仗的戰士,簡直就是舞台上的演員。副特使斯當東揶揄道:「他們穿的是打襉的短衣和短裙,腳上穿一雙厚底的緞靴,既笨重又女裡女氣,沒有一點軍人氣概。」隨即挖苦道,「好在這座廟宇有貼在大門上的神像來保護,外面鬼怪不得進來,這比這些士兵似乎還更可靠些。」
儘管我們今天讀這段文字仍然有些心酸,但這確實戳中了問題的要害,只是那時候我們自己沒有人看到這些,或許是看到的人也無法改變什麼。
乾隆皇帝沒有答應馬戛爾尼的要求,但對馬戛爾尼這種不遠萬里前來給他祝壽的人還是很照顧的,為了保證馬戛爾尼的安全,乾隆專門派一個皇室宗親帶兵一路護送他們到廣州。
關於這次中國之行,馬戛爾尼的《紀事》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的許多書本裡都把漢族和韃靼族混淆了,好像他們是一個民族。可是清君卻在時刻關注著這個權力的誕生地。」他還調侃道:「在熱河,韃靼皇帝從他們祖先的傳統中汲取營養。這時他們並不是完全在中國,也不僅僅只是在中國……兩個世紀過去了,換了8個或10個君主,但蒙古人還是沒有變成印度人;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也沒有把乾隆變成一個中國人。」毫無疑問,馬戛爾尼看清楚了清政府的死穴,大清朝的皇族僅僅在意自己的統治地位,而沒有絲毫的國際視野。在那個地理大發現與資本原始積累的時代,一個把自己本國臣民視為最大敵人的皇帝與國家,哪裡是志在稱霸地球的女王與國家的對手,所以當大英帝國成為「日不落帝國」的時候,大清朝正在夕陽西下。
馬戛爾尼在《紀事》中還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負有關,它很想凌駕各國,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進步。滿洲韃靼征服整個中國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一個專制帝國,幾百年都沒有什麼進步,一個國家不進則退,最終它將重新墮落到野蠻和貧困狀態。『清朝』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只要輕輕一抵就可以把他打倒在地。」
這些話很刻薄,掃盡中國人的面子,卻句句擊中大清國要害,使「乾隆盛世」在世界面前變得暗淡無光。
接下來的情況,誰都能想像出來,那就是收拾大清朝。
十年後,即嘉慶七年(1802年),英國兵船以防止法國侵佔澳門為由,開進伶仃洋面,準備登陸,被兩廣總督勸阻。嘉慶十三年(1808年),英軍又借口對抗法國,恣意侵入我國領海,並強行登陸,佔領澳門的東望洋、娘媽閣、伽思蘭三炮台。兩廣總督吳熊光要求英國兵船撤離,並用停止貿易手段來逼迫英國兵船撤離。英軍不吃這一套,不僅不撤,反而派兵船三艘闖入虎門,停泊黃埔。同時,英印總督續派艦船,有13艘先後抵達澳門,登陸上岸的士兵也增至760名。
洋夷來到家門口撒野,嘉慶知道後很生氣,明確指示:「邊疆重地,外夷敢心存覬覦,飾詞嘗試,不可稍示以弱。」有了皇帝聖諭,吳熊光立即調動軍隊,先封鎖澳門,同時在黃埔等地佈防。一看大清朝來硬的,英國軍隊知難而退,撤離黃埔。
英軍強佔澳門,進駐黃埔,引起清廷極大震動。為了抵制英軍入侵,朝廷除了調派有能力的大員到廣東加強領導,同時加強防範,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嘉慶十四年(1809年),朝廷批准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擬定的《民夷交易章程》,章程進一步加強對在澳葡人的管理,嚴禁各國護貨兵船擅自進入十字門及虎門各海口,否則即行驅逐;外商銷貨歸本後,要按照規定期限回國,確實有行欠情況的,止准留司事一二名在澳過冬清理,並將姓名造冊申報。嘉慶十九年(1814年),兩廣總督又議定《酌籌整飭洋行事宜》(《整飭夷商貿易九事》),進一步強調各國護貨兵船不許駛入內洋,護貨出口亦不許逗留,「如敢闌入禁地,即嚴加驅逐,倘敢抵抗,即行施放槍炮,懾以兵威。」
軍事試探失敗之後,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英國政府再次派出了以阿美士德為首的使團出使中國。主要任務是:給英國商人爭取更大的權益;保障東印度公司的權益;英商有權自由與當地商人交易;中國官吏不得任意闖入公司商館;英人有權僱用華僕;允許讓一個英國人駐在北京,或者以中文繕陳意見;商館人員有權以中文向中國官府陳述意見;等等。
由於嘉慶帝已經知道了英國人上次來訪的目的,加上目睹了近年來英國人的一系列挑釁行為,因此很是懷疑阿美士德的目的,所以從一開始就對阿美士德採取了防範措施。嘉慶令直隸總督:「一聞貢船抵津之信,即行馳往照料,如該貢使向該督言及有懇請賞給口岸貿易,如上次請於寧波互市等事,該督即先行正詞駁斥,以天朝法度森嚴,不敢冒昧奏請,絕其妄念。」
使團剛到天津,覲見清朝皇帝的禮節又成了爭執的焦點。由於對英國人有成見,嘉慶要求英國人見自己的時候,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有了前車之鑒,英國政府在出發前曾指示阿美士德根據情況可以便宜行事,但副使斯當東卻態度強硬,堅決反對給嘉慶行跪拜之禮。記住,這次的斯當東不是上次那個斯當東,他是馬戛爾尼使團副使斯當東之子,那一次他曾隨馬戛爾尼覲見乾隆帝,那時候他還是個孩子。不能不說,這孩子有點自作聰明,而阿美士德不明就裡,於是聽從了斯當東的意見。
英國人不願意跪拜,接待使臣的人擔心把事情辦砸了,只得謊稱英國人同意跪拜。聽說英國人同意,嘉慶甚是興奮,穿好衣服,擺好陣勢,準備在圓明園接見英國人。清朝官員原以為在英國人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行事,英國人就會跪拜,不料,英國人也不傻,看破了大清朝官員的小把戲,堅決不進殿行跪拜之禮,而這時候,嘉慶在大殿裡正等著接受英國人的跪拜。這下子,耍心眼的清朝官員十分狼狽,嘉慶更尷尬,一怒之下,嘉慶下令把英國使團遣送出境。
阿美士德的訪華仍然以失敗告終,比馬戛爾尼還失敗。不論怎麼樣,馬戛爾尼還見到了皇帝,而阿美士德雖然到了北京甚至進了圓明園,卻連皇帝都沒見到。不要說完成自己的使命了,連提出要求的機會也沒有得到。都是面子惹的禍,兩個好面子的國家,從此為了面子而撕下了面子,中英兩國的關係進一步惡化,進一步加深了清廷對英人的戒備心理與敵對情緒,同時英國政府也認為大炮才是和中國對話的最好方式,14年後,英國人用大炮轟開了清朝的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