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密:百萬大宋軍為何擺不平10萬西夏兵?
北宋鼎盛時期有120多萬軍隊,西夏雖然一次可以動員30多萬人來犯,但那是廣泛徵兵的結果,真正有戰鬥力的,區區十萬多點。可是西夏這點兵力,把堂堂大宋糾纏的狼狽不堪,這是什麼原因?
戰略戰術總結
簡要地總結西夏和北宋這三大戰役的得失。
一是西夏有個像鷹或狼一樣的領袖,而北宋基本是羊領袖。偶而出息個老虎,還不受到重視,而是被排擠,如小范。
二是西夏能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五根指頭握成拳,力量大得很。而宋朝本來就兵力不強,卻總是分散進行。總喜歡分兵,明朝和滿清的多次較量,總是吃這個苦頭。努爾哈赤的六萬精銳,可以輕鬆打垮明朝13萬軍隊。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三是情報戰術做得好。每次戰役,西夏部隊都能把宋朝軍隊的動向地形位置,摸的清楚。而宋軍對西夏軍的情形,一無所知。不失敗好像沒天理,即使換了諸葛亮也沒招數。
四是西夏有強力領導,有條不紊。而宋軍每次戰鬥總會有那麼個任福小葛那樣的二百五將軍壞事。
五是西夏軍隊發揚遊擊戰術,靈活激動,特像矯健的狼,聲東擊西,忽前忽後,讓你摸不著頭腦。而宋軍戰術單薄,總是被人牽著鼻子走。
主要原因是宋太祖開始實行的限制武將,剝奪兵權的錯誤國策,搞的將軍們對打仗一竅不通,還用愚昧的文官領導他們。而元昊爺們三個,完全是打出來的真功夫。黨項人強悍好武,民風硬,不像宋朝人,被暖風吹軟了骨頭。
西夏將士很像野狼。狼,論力量不如熊豹老虎,但狼有奸詐的心眼。既兇猛又智慧,它們訓練出遊牧民族卓越的軍事才能。暢銷書《狼圖騰》盛讚了狼的習性,說蒙古人就是狼的受益者,學會了狼的戰術和勇猛。確實如此,在那冷兵器時代,他們把狼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到了天下無敵的頂峰。漁獵生活,也熏陶出女真勇士。蒙古草原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個農業民族和遊牧民族,更具備戰鬥力,更加善於戰鬥,具有先天的軍事優勢。女真剛興盛時候,也是勇武善戰,能一舉滅掉大遼和大宋兩個大國。
黨項族雖然沒達到上述二者的高度,但在元昊的整合下,具備超強的戰鬥力,把才子佳人式的大宋收拾得狼狽不堪。不得不又給錢又給禮品地安撫,儘管得到宗主國的虛名。
漢族人研究的孫子兵法,其實只能是紙上談兵,缺乏實踐昇華。所以才被文盲狀態的遊牧民族欺負得眼珠冒火。
遊牧民族與狼群的較量,是勢均力敵的持久戰鬥,延續了數千年。人與狼實踐了軍事學說裡的所有原則和重要理論,真正地把孫子兵法生動深刻地烙印在少數民族戰士的腦海裡。
比如元昊就靈活地應用了狼族很多兵法。
兵不厭詐。
這條從元昊的爺爺繼遷就使用的栩栩如生。形勢一不妙就裝孫子,求和。等形勢好轉起來就充老大。元昊說我不打你,老范就相信了。繼遷派出一些詐降士兵,鐵臂相公就飄飄然了。
聲東擊西,騙出老范的精銳。
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這三次,特別是後兩次的戰役,元昊都是集中十萬精銳,一口吃掉一二萬宋朝軍隊。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繼遷打靈洲不是這樣嗎?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遊擊戰術,更是被西夏人靈活掌握。元昊善於掌握這個尺度。他不會傻乎乎地和宋朝軍隊硬拚,他拼不起。人家是要打合算的仗。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這三次戰役,嚴格地說是小戰鬥,消滅了幾萬宋朝軍隊,但對宋軍造成的打擊卻很慘重。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這十六字遊擊戰術,被遊牧民族掌握得爐火純青,從匈奴到滿清,把漢族大軍拖得叫苦連天。你深入沙漠,必然後勤不足。我先撤退,等你疲憊後,我就反攻擊。在韓戰期間,李奇微將軍就採用這樣戰術,也稱為禮拜天攻勢。
在冷兵器時代,中原人與邊疆遊牧人的爭鬥,太像羊與狼的博弈了。
元昊就像白眼狼一樣無情無義,雖然得到北宋大量好處,但是卻不領情,時常騷擾。
天朝上國要給邊鄙胡人上貢
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號稱北宋對西夏的三大敗,損失精銳數萬,喪師失地,大丟了國人的面子。
元昊有成吉思汗的軍事才能,但卻沒有大汗的雄心壯志,發起這幾場戰役的目的都不是為了吞併宋地,而是想以戰求和,迫使宋廷承認。你們萬歲,我也萬歲。
宋軍遭受這幾次大敗的慘重打擊後,也被迫重新審視對夏策略,軍事上採取守勢,開始採納范仲淹立足防守、穩步推進的堡壘戰術,於政治上同意與元昊議和。元昊提出願意向宋仁宗稱兒子,但拒不稱臣,看來他埋汰祖宗不要緊,就是不能在政治上低人一等。並要求賜歲幣,沒忘記掠奪本性。宋廷則堅決要求元昊稱臣,這是紅線,踩不得。
元昊和遼國大軍作戰前夕,決心讓步,避免兩線作戰,看來希特勒遠不如元昊聰明。1044年10月,宋朝和西夏簽訂和約,內容為:西夏取消帝號,對宋朝稱臣,宋朝冊封元昊為夏國主。宋朝每年賞賜西夏絹13萬匹,銀子5萬兩,茶葉2萬斤。在雙方節日時候,再加賞賜兩萬五千兩銀子絹帛衣兩萬三千匹,茶葉一萬斤。重新開始邊境貿易,恢復民間往來。兩國邊界劃中為界限,不得越界限追捕逃犯。單就數字看,這個協議,宋朝損失不算大,相比皇帝祭奠祖先,一花費就是一千百萬兩銀子來說,損害小小的。但大國尊嚴沒有了,以後讓女真人看透了,帶來滅頂之災。